案例:
張然(化名)是我新接手的一名高三女生,她成績優秀但性格內向,一向沉默寡言。一天課間操,張然突然暈倒,送到醫院后并未發現任何疾病,醫生稱是由于壓力過大造成的精神性緊張。對于一名正在邁向高考考場大門的學生并且是十分好學的學生來說,這看似是很正常的情況,但還是讓我有些思慮。是不是我開學初與她的一席談話增添了她的心理壓力呢?
但是課間的時候,我和課代表的一席話卻推翻了我的猜想。課代表說:“在高二時,張然開始與咱們班的董坤(化名)談戀愛,已經一年的時間了。自從上次您與張然談過話后,她的內心深受觸動,因此提出與董坤分手。昨天,董坤給了張然一封信,信中說如果張然離開他,他就把張然殺死再自殺。張然非常害怕。”
為了印證課代表說的話,我立即細心觀察了董坤,發現他居然真的攜帶了兩把刀:一把是隨身攜帶,另一把長刀放在書桌里。
董坤是個性格內向的人,不愿與人多交往。我了解到,董坤父親早亡,母親靠打雜工獨自撫養兒子,董坤在缺乏關愛的環境中成長,缺少溫暖,他甚至可能把自己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張然身上。張然的突然離去是他不能接受的。
于是我馬上找到董坤,關心他的生活,關心他的學習,但是“警報”并沒有解除,我安排了兩名膽大心細的男生隨時陪在董坤的身邊,又安排了兩名男生、一名女生隨時陪在張然的身邊以防萬一,但24小時的全方位保護仍不能使我放心。
電話鈴響起,是我安排保護董坤的其中的一名男生,他說:“老師,你快來鳳凰山,出事了。”原來,董坤絕望之下,決定從山頂一處陡峭的地方跳下去,結束他短暫的人生。多虧那兩名男生機智,迅速從后面抱住董坤才避免了慘劇的發生。
一次次的錯誤足以使學校開除董坤,這是最便捷的解決問題的方法。但是,這樣做無疑是把一個尚未成熟的孩子推向火坑,從此他的一生或者破敗不堪,或者走向極端,而任何一種結果對于作為教師的我來說,都是不忍看到的。一次一次的關心不能解決問題,我只好改變戰略。
董坤喜歡打乒乓球,而且技術不錯,在學生中稱得上是個高手,而我也是一名乒乓球運動的忠實擁護者。體育課、大課間、午休前的放松時間我都會來到乒乓球場地,與董坤“較量”。剛開始,我總是讓董坤以微弱的優勢略勝一籌,并稱董坤確實是一名高手,請求經常與他切磋以便進步提高。大概是我發自內心的關懷和誠懇的請求打動了他,他同意了。幾天后,我開始穩勝,董坤不服,拼盡全力和我比拼。逐漸的,我和他談論生活、探討學習。我知道,此時,我已經成為駐扎在董坤內心的一名球友、一個不可或缺的能夠給他溫暖的朋友。張然的事情在他的心中慢慢淡去。董坤和張然心靈上的傷口慢慢愈合。高考的時候,他們都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自己理想的學府。
案例分析:
有情感困惑的學生也就是成人所指的“早戀”學生。與成年人的愛情相比,早戀難以持久,缺乏理智,是不成熟的抉擇,同時充滿了幻想和沖動,因此在遇到波折時,更易產生偏激行為。比如患上憂郁癥、惡性報復、離家出走,甚至是自暴自棄、自殺等。那么作為老師,我們應該如何對待學生的早戀現象呢?
首先,老師和家長都要正視,不要把它視為洪水猛獸;其次要巧妙引導,不能過于簡單處理,更不能不顧及孩子的自尊。
一、董坤是一個性格內向且遇事易于走極端的孩子,形成這一性格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家庭環境影響
如果一個幸福的家庭能夠為董坤帶來一些溫暖,多給他一些關懷,可能他的性格會更加開朗,更加具有包容性。
2.與同學相處不融洽
學生平時相處最多的就是同學,但是由于種種原因,有些學生與同學之間不能正常交往,從而產生沮喪、孤獨、嫉妒、焦慮等消極情緒。
3.自身性格因素
有些學生自尊心強,一旦遇到不順心的事情就可能會意志消沉,甚至做出沖動之舉。
二、要想解決這些存在的問題,應從以下幾點入手
1.善于發現
老師要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對于學生的情況應該了如指掌。
2.尊重人格
尊重學生的人格、情感、隱私,切忌一味指責。心理活動是一個人心靈最深沉、最神秘的一角,遇上矛盾時往往斗爭激烈,有時會因一瞬間的思想變化而影響孩子的一生。在這種情況下,尊重就成為平衡一個人心理的最重要的力量。
3.理解關心
老師要認識到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要設身處地地從學生的角度看待他們所產生的各種言行和情感。老師要真誠地愛護學生,要啟發、引導和保護學生。
4.正確引導
老師要做學生的引路人。正確引導并不是以教師的教育者身份,而是以經歷過類似的問題、體驗過類似困難的長者的身份,幫助學生解決困擾和恢復常態。對于學生所出現的問題要適度疏導,更要注意采取寬容的態度,站在一個愛人者的立場上。
(1)引導學生做好遇挫的準備
在與董坤談話的過程中,我曾說:“在人的一生中,挫折是不可避免的,不可能一帆風順;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不可能天長地久,總會相聚分離。當我們遇到這樣的問題的時候,我們要學會保持鎮靜、坦然正視、冷靜思考、從容應對。”
(2)給予關心和鼓勵
實踐證明,學生的冷漠來源于環境的冷漠,他們在一次次受傷中會封閉自己以保護自己弱不禁風的心靈。心靈的創傷只能用心靈來溫暖。對待像董坤這樣的學生,首先要與他在心靈上搭建一座感情的橋梁,用充分的愛感染他,用火熱的心腸溫暖他,消除他內心的堅冰。
其實,只要我們對學生多一份愛心,對教育事業多一份感恩之心,對社會多一份責任心,生活就會更加美好。
(作者單位 河北省唐山市開灤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