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隨著計算機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促進了各行各業的變革,我國繼續教育的發展也不例外,網絡繼續教育將會成為其發展的趨勢。然而,網絡技術對繼續教育的管理監督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人們對其進行更深層次的探討。分析了我國網絡繼續教育的現狀,從中找出問題所在,并提出了其未來發展方向。
關鍵字:網絡;繼續教育;現狀;未來發展
自從20世紀末實施“中國教育科研網示范工程”以來,網絡教育開始步入蓬勃發展時期,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時,在政府和教育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各高校和培訓機構加大對網絡教育的投入,并不斷探討制訂適合自己的管理監督體系。與飛速發展的網絡基礎教育和網絡高等教育相比,網絡繼續教育雖然起步較晚,但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然而,目前的網絡繼續教育發展模式與基礎仍難以滿足我國繼續教育的現實需求,其管理監督體系也比較落后,距國外發達的網絡繼續教育有相當的差距。由此可見,進一步探討分析我國網絡繼續教育,分析其發展現狀與未來,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我國網絡繼續教育的現狀分析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和信息技術的速猛發展,網絡繼續教育模式已經出現了巨大的變革,在教育對象、學習資源、教育觀念、管理模式以及教學模式等方面都有了新的發展。網絡繼續教育融合了網絡教育和繼續教育的特點,目前已成為教師專業研修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將面臨著更多的機遇和挑戰。
1.監督不嚴,培養目標不明確
由于繼續教育對象年齡參差不齊,其培養目標并沒有針對特定的人群,從而使得在制訂教學管理計劃時,往往出現缺乏明確的培養目標的現象。同時,網絡繼續教育的遠程控制性質,給其監管添加了難度,從而使得考試監督不嚴,考試水分含量大,不能反映出學員的真實水平。這就需要相關教育部門在授結業證上控制把關,提高學員的學習效果和綜合質量。
2.網絡繼續教育教學管理模式落后
通常情況下,現代遠程繼續教育教學管理模式可概述為:以現代教育思想為指導,根據現有的遠程網絡監控繼續教育條件和教育教學規律,并采用現代先進教育理念,適應自主學習方式,基于多級的管理系統運行、統一的教學質量標準,對教學全過程進行質量監控的教學管理范式。加上偏遠地區無網絡,學校和教師網上培訓有困難且教學平臺不穩定,無形中影響了教育質量。同時,教學管理手段呈現出網絡化和現代化;多功能學習支持服務和教學全過程的質量監控。然而,由于我國網絡繼續教育起步較晚,其教育模式大多是照搬別國的,沒有從地區的實際情況出發,使得目前的網絡繼續教育模式并非針對學員現有的知識層面進行,從而導致教學質量低下,不能培養出滿足當前社會發展所需要的人才。
3.計算機知識缺乏和信息素養不高
我國是教育大國,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追求高水平教育的愿望越來越強烈,終身教育理念的確立更促使人們接受繼續教育的行動由自發、被動走向自覺、主動。同時,網絡技術按照摩爾定律還將繼續高速向前發展,計算機技術和網絡在中國將越來越普及。然而,由于計算機知識更新換代快,面對令人眼花繚亂的信息,要求學員具備較高的計算機知識水平,否則網絡繼續教育的優點很難在他們身上體現出來。目前,有相當一部分學員信息技術水平不高,計算機知識缺乏,甚至有些學員根本沒有接受過正規的信息素養教育,從而出現對新技術的恐懼和濫用新技術的現象,而這些都會使網絡繼續教育步履維艱。
二、我國網絡繼續教育發展的策略
1.強化課程建設的管理
在實際教學中,需要相關教育部門從學員的具體實際出發,逐漸建立和健全課程資源建設的管理、開發和監控機制,強化課程建設的管理,進行課程的最優化設計。設計的基本流程包括:(1)組建網絡課程組;(2)制訂教學大綱,以教學計劃為依據編制課程建設規劃,擴大學員的知識面;(3)編制和審定一體化方案,出臺相應的激勵措施,向優秀的主講、主編頒發聘書、簽訂協議;(4)嚴格按要求開展試卷(題)庫的審查與驗收工作;(5)定期進行課程管理與選優評估,確保網絡課程資源的傳輸與維護工作到位。
2.加強對教師的培訓力度
培養“雙師”素質的教師是我國當前網絡繼續教育發展的要求,也是師資隊伍建設的核心。“雙師”素質教師是指既有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又有較強的實踐操作技能的復合型教師。隨著網絡繼續教育的發展,不僅僅要求教師具有較廣的理論教學知識,還要求教師能較好地將理論知識與生產實際相結合,從而實現教學的最優化。同時,學校應該給教師創設進一步發展的空間,不斷鼓勵并創造條件讓教師獲得與本專業相關的崗位證書和其他系列職稱,并要結合教師的年齡、學歷、特長,結合專業建設需要,為他們制定具體的適合個人的培訓計劃,以便于更好地滿足我國網絡繼續教育發展的要求。
3.加強制度建設與創新
創新,是一個民族不斷發展的動力,我國網絡繼續教育也不例外,必須不斷創新,不斷建設新的制度,才能順應社會發展的基本需求。網絡繼續教育的特色性決定了該行業必須不斷創新才能發展。因為:(1)優化網絡繼續教育管理機制,必須注重制度的開拓性與創新性;(2)遠程繼續教育工作需要注重制度的延續性與發展性;(3)制度建設與創新才能更好地適應學生學習需求,增強制度的適應性與個性化。
三、我國網絡繼續教育的未來
為了更好地促進我國網絡繼續教育的發展,解決我國繼續教育事業的不足,相關教育工作者要抓住當前發展機遇,積極探索和研究我國網絡繼續教育發展模式,將現代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應用到實際的教學課堂中,不斷探討我國網絡繼續教育監管模式,進而為實現遠程教育、視頻教育的新發展奠定基礎。
眾所周知,在我國現有的發展條件下,構建和維護基于P2P流媒體的多功能的網絡繼續教育的學習和管理平臺,是一項長期、復雜、系統的工程。然而,隨著網絡繼續教育規模和資源信息的不斷擴大,開發和使用基于P2P流媒體的遠程網絡繼續教育管理系統將會極大地促進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對于突破現有的教育瓶頸和有效地克服網絡繼續教育教學生源和資源分布不平衡的狀況具有重要意義。因此,網絡繼續教育的未來發展需要進一步對繼續教育的辦學理念和辦學模式進行改革和創新,將繼續教育和網絡教育有機結合起來,不斷加強網絡基礎設施建設,為繼續教育和網絡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奠定良好基礎。與此同時,網絡繼續教育系統管理監控發展越來越具有自己特色,并與其他普通高校教學管理相區別開來。主要表現在:(1)利用信息技術和網絡進行監控和評估;(2)建立內部分級控制系統,以便于遠程教育的管理;(3)網絡繼續教學管理的過程控制將會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4)強化對分布的主持教師教學管理監控力度。
參考文獻:
[1]李長安.充分運用網絡優勢提升教師培訓效益.泉州市中小學教師網絡繼續教育實踐報告[J].中小學教師培訓,2007(1).
[2]呂濱.遠程繼續教育教學管理模式研究[J].繼續教育,2010(Z1)
[3]牛麗.關于繼續教育管理的基本原理的探討[J].繼續教育研究,2009(1).
[4]廖仕湖,栗萬里.我國繼續教育管理體制的研究及對策建議[J].高等函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7).
[5]鄭確輝.略論繼續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內涵及作用[J].繼續教育,2006(3).
(作者單位 山西大同市城區教師進修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