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老師說的”,這句話簡直成了學生的口頭禪,似乎老師的話就是圣旨,不容違背。然而,這句話里包含了多少因畏懼而帶來的服從就不得而知了。老師與學生之間到底應該是一種什么樣的關系呢?
教師熱愛自己的職業,摯愛自己的學生,這應是最基礎的也是最根本的。熱愛學生,始終如一的熱愛是班主任的一種情感體驗,只有這樣,才能縮短與學生的心理距離,才能把自己的全部情感傾注于學生,與學生息息相關,心心相印;只有這樣,才能無微不至地關懷學生的成長,竭盡全力去教育好學生,學生才會親近你、佩服你。
社會在進步,時代在變遷,現在的中學生與20世紀七八十年代的中學生相比,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經常聽一些老師說:“現在的學生是怎么了?沒見過這種學生。”其實,放眼看看我們的生活,我們的周圍,有什么是一成不變的?為什么學生的思想行為發生變化就接受不了,如此大驚小怪呢?也正因為如此,作為班主任,了解當代中學生的心理,理解他們、關心他們、接近他們,是處理好師生關系的一大關鍵。母親是最懂兒女的,可為什么還總能聽見孩子說:“你太不理解我了。”這就是因為母親專注于管理孩子的吃、穿、住、行,不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因而無法理解他們。班主任要關心學生,督促學習,規范紀律,與他們交朋友談心,了解他們的思想動向,這樣學生就會形成強有力的核心集體。班主任還要一如既往地與學生交流,使學生覺得老師是發自內心地與自己交朋友,這樣他們才會敞開心扉,任你春風雨露潤心田。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班主任工作的重點是只抓成績,還是“五育”并舉,這也是處理好師生關系的一個關鍵。一個班級的學生中總有成績好壞的差別,而學習成績好的同學就會沾沾自喜,覺得自己是班主任的寵兒,同學們的楷模,殊不知成績差的同學也有與老師交往的渴望,他們更期盼老師的青睞。
學生心中的一桿秤,那就是對老師教學的評價。如果他們的班主任是一位教學水平較高的老師,學生就會由愿意聽他講課,進而服從他的管理,因此作為班主任更應把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放在重要位置。課堂上,教師不能急于求成,包攬一切,要多給學生機會,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這樣學生就會輕松地與教師交流感情,愉快地完成學習任務,師生之間的感情定會更加融洽。
班主任與學生之間不應是奴隸主與奴隸的關系,不應是上級與下級的關系。作為班主任更應永不停息地去思考如何處理好越來越復雜的師生感情問題。
(作者單位 吉林省通化縣富江鄉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