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教學論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都指出:教學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統一,其實質就是師生在平等的基礎上相互之間的交流及共同發展。結合本人多年的教學實際,我認識到:師生間要真正地在平等的基礎上相互交流及共同發展就要善于溝通,而溝通就要從傾聽開始。下面是我在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兩件事,現在寫出來與大家一起分享。
第一件
一天課堂上,我正興致勃勃地講著課,突然發現一個男生用課本擋著臉,扭著頭跟同桌在竊竊私語。我當時就大喊一聲:“××,你知道應該怎樣上課嗎?”全班學生一起轉頭看向那個學生,那個學生則滿臉通紅地站起來,小聲說:“老師,我……”“我不管你什么原因,下課到我辦公室去解釋清楚。”我毫不留情地打斷了他的話。
下課后,在辦公室我又把他批評了一通,沒給他辯解的機會。從那以后的幾天里,我發現那個學生上課總是無精打采的,回答問題和寫作業時也是心不在焉。我心里暗暗生氣:上課說話還有理了!又過了幾天,我忍不住了,把他的同桌找來,想問一問到底是怎么回事,結果他同桌說出了事情的真相。原來那天課上,我講的一個知識點與課本上的不相符,他只是想跟同桌商量一下,是否當時給我指出來。我聽完之后心里沉甸甸的。
第二天課上,我當著全班學生的面把那天的情況說了出來,然后鄭重地向那個學生道了歉,最后我提出,只要是知識上的問題,大家課上隨時可以提出,不用猶豫。我的做法贏得了學生熱烈的掌聲。從那以后,不僅那個男生恢復了認真聽課的狀態,而且全班學生上課都有了積極性,師生關系融洽了,課堂效率也有了極大的提高。
第二件
一節試卷講評課上,我把試卷講完之后,讓學生進行反思,同時還讓不明白的學生再單獨詢問。當我走到一名女生李某旁邊時,她站起來指著一道題問我:“您看這道題……”我截住她的話說:“這道題不是書上的原題嗎?自己看書去。”她愣了一下,趕緊解釋道:“我是想問這道題怎樣表達時,才可以選第二個選項。”我當時覺得很不好意思,把題解釋清楚之后,在課上把這種思考問題的角度提了出來,并對李某進行了表揚。
教學反思
我們總說師生要平等,師生應多溝通,可在現實中,有部分教師還是放不下架子,在跟學生談話時,總是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自己說個不停,不能也沒有耐心聽學生的想法,聽他們的要求,從而也就不明白學生的思想狀況,這樣就無法實現與學生相互交流及共同發展。
青少年面對著三個世界的教育,即知識世界、社會生活世界和心靈世界,在這三個世界的教育中,心靈世界的教育是最復雜、最奧妙、最能影響人的。因此,作為一名教師,除了教給學生知識之外,更要關注學生的心靈,注意傾聽,多跟學生交流,讓學生在學知識的同時,形成健康、樂觀、自信的精神狀態,最終成為一個社會需要的全面發展的人。
所以,在教學中,我們要學會傾聽并要善于傾聽,讓學生真正感受到教師的尊重,這樣他們就會以幾倍的尊重來對待老師,也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說給老師。這樣,師生間才有真正的溝通,師生關系才會越來越融洽,也才能有效地實現教學相長、師生共同發展的目的。
讓我們學會傾聽吧!
(作者單位 河北省三河市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