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本學期開學初我把學生按照期末檢測情況平均分為八組,并對小組實行量化考核,給每周優勝小組的每位成員加10分量化分。這不僅提高了孩子們學習的積極性,而且還意外地教育了我們班的“調皮鬼”——馬××,真可謂“無心插柳柳成蔭”。
班里有個“問題學生”馬××,平時很喜歡出風頭博取老師和同學的注意。一天上課時,老師提出一個問題,他舉手請求回答,可別組的”火力“很猛,因為要兼顧其他小組,所以老師沒有叫到他們小組。這時他就大呼小叫甚至拍桌跺腳地表示不滿。由于他本身紀律性差,時不時犯點小錯,以致經常連累小組被扣分。更可怕的是老師讓互評作業,他聯合本組另一同學“罷工”,還對該同學說:“咱倆就是不評,累死她楊××。”組長楊××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告訴了我,還提出要換掉他。聽了組長的敘述,我直奔教室把他和新轉來學生的座位調換了。放學以后,馬××問我:“老師,你為什么給我調換座位?”我讓他說,他搖搖頭說:“老師,我不知道。”我說:“什么時候知道了再回本組。”
幾天后,小組月評結果出來了,他們小組在全班學習小組的月評比結果中取得了第一名。因此,我就把他們小組六位同學召集到一起開會,首先祝賀他們小組獲量化總評第一,給每個組員加了一顆星。接下來是該解決問題的時候了。我問他們:“這次你們小組取得了第一名,是不是僅僅歸功于某個同學?還是大家都努力了,大家都有功勞?”六位同學都不做聲,想了一會,組長說:“每一個人都努力了,都有功勞。”“那馬××呢?”“有。”楊××說。其他四位同學都紛紛點頭。此時,表情復雜的馬××看了看楊××,可能他沒有想到組長會肯定他。我繼續問:“那你們為什么要提出讓他離開小組?”組長沉默了。我對馬××說:“你能聽聽其他組員對你的意見嗎?”他點點頭。我讓其他五人把對馬××的意見說出來。其中一個組員說:“馬××違反紀律的時候,我們五個人都覺得很羞愧,覺得小組很丟臉。”我問:“馬××,你覺得離開小組的滋味好受嗎?”“沒有小組,上課沒人和我討論問題,我的作業沒人檢查、沒人收……”馬××說。“你希望繼續留在這個小組嗎?”我問。馬××使勁地點著頭,然后對楊××說:“組長,我以后保證按時完成作業,上課不和同學說話,認真評改同學的家庭作業……你們能留下我嗎?再說馬上要開家長會了,我不想讓我媽知道我坐在現在的位置。”楊××看了看我,是我發言的時候了。我說:“你能保證改正缺點嗎?”這回馬××搖了搖頭說:“老師上課不讓說話,我難受。”“但你也不能隨心所欲,上課什么都說呀。尤其是與課堂無關的話,不但影響周圍的同學,還破壞了課堂紀律。”“老師,我們愿意給馬××機會。今天,馬××還和我說他以后會盡力遵守我們組的規矩。”楊××說。
在隨后的兩個星期里,我觀察到馬××上課基本上不和周圍的同學說話了,有時還能主動維持紀律(他曾經是班長,有一定的號召力),上課發脾氣的現象慢慢少了。雖然,上課回答問題有時候還隨口而出,但違紀次數越來越少了,小組也一致同意繼續接納他。
學習小組的牽制力可以彌補“問題學生”意志力薄弱的不足,小組成員之間互相監督還可成為老師開展班級管理的抓手。 (作者單位 王新第:寧夏回族自治區石嘴山市第六中學 趙金玲:陜西省渭南市實驗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