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課堂中巧妙地運用積極的心理暗示,有利于建立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在不傷及學生自尊心的基礎上對學生施加各種影響,控制好課堂氣氛,有效地進行課堂管理,有利于使學生的學習進入最佳狀態。
關鍵詞:課堂;心理暗示;信息傳遞方式
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的根本,是教育活動的核心,教師是否能有效地調控課堂決定著課堂教學的質量。有時,課堂中學生可能思想拋錨;有時,課堂中學生可能因為一時被某個話題所吸引而竊竊私語;有時,課堂中學生可能為手中的“某物”而搞“小動作”……這些都需要教師對課堂上發生的每件事仔細觀察、留心思考,在問題初露端倪時就立即做出反應,及時調控課堂。在課堂中巧用心理暗示對課堂的調控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心理暗示
1.何為心理暗示
心理暗示是一種特殊的信息傳遞方式,它是通過人或環境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向個體發出信息,個體無意中接受了這種信息后,從而做出相應的反應的一種心理現象。積極的心理暗示有利于在課堂教學中建立起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如果我們能在教學實踐中巧妙地運用心理暗示,對學生施加各種影響,創造各種條件,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開發學生的潛力,使之達到充分的自我發展。
2.心理暗示的作用
“望梅止渴”是曹操有意無意間利用了心理學中一種十分重要的心理現象——暗示,使口渴難忍、行軍速度明顯變慢的士兵們“精神為之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許多”。俄國心理學家巴甫洛夫認為:暗示是人類最簡單、最典型的條件反射。每個人幾乎都受到過暗示,體驗過暗示的作用,尤其是小學生更容易受到心理暗示。正是因為這樣,我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學中常常采用這一方法,去開發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二、選擇合適的方式進行心理暗示
1.用語言暗示強化信息
一位教育學家告誡我們:“教師一句話可以成就一個天才,同時,也可以摧毀一個天才?!边@說明教師的語言是給予學生心理暗示的重要途徑。如:在上一節心理健康課時,孫欣上課突然“喊叫”了一聲而不承認,使另一位學生受到誤會。當我確定了是孫欣時,就用略帶責備的眼神,故意拖長聲音說:“孫欣,如果其他同學因為你而受了委屈,怎么辦呢?”孫欣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并向受委屈的同學道了歉。這樣既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又適當地調控了課堂紀律,達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2.用目光暗示傳遞信息
課堂上經常與學生進行視線交流,可以促進學生專心聽講。教師不論是提出問題、指導自學、啟發釋疑或小結強化,都要用期待的目光,盡可能去平視或環顧大多數學生,給學生傳遞一種積極促學的信息。
3.用體態暗示傳達信息
教師的手勢具有狀物、言志、召喚、傳情的特殊本領,可以成為輔助課堂管理的非語言的外部表現形式,可以引導學生的意識,可以把自己的意圖、教學的宗旨和學生的接受意向牽引到一起,讓學生在有限的課堂中按照教師啟示的思路去學習、去領悟、去融會貫通。如:小學低年級學生自控能力差、自控時間短,在課堂上很容易坐得東倒西歪,這時如果老師將說話聲音稍稍提高,再做出雙手放在桌上、身體坐直的體態暗示,學生很快就能明白并立即坐好。
4.用面部表情暗示調控信息
在課堂上,教師的面部表情也有一定的潛在控制作用,如:當學生回答問題較好時,老師回應以滿意的微笑和贊許式的點頭,則流露出對學生的喜愛,同時鼓勵其他同學也要勤于思考;當有的同學想回答問題而不敢舉手時,老師回應以理解的微笑和思考式的點頭,則流露出對學生的鼓勵和期待,會促使想發言的同學積極舉手;當有的同學作“小動作”時,老師回應以責備的眼神和警示的皺眉,則流露出對學生行為的制止與警告,同時也使其他同學受到暗示而將注意力轉移到課堂上。
5.用旁敲側擊示意信息
課堂上當學生出現做小動作、接話茬、喧鬧、過分放肆等違紀現象時,教師理應當機立斷進行處理。不過,對絕大多數學生來說,干擾只是瞬間的一種失控表現,并不是有預謀的行為。教師應慎重地考慮學生的情感和自尊心,采用旁敲側擊的方式,使學生知道自己的行為已被老師發現而應立即糾正。如盯他一眼;朝他點點頭;走近不專心的學生,輕輕敲擊一下他的書桌;或站在他身旁略為停留;或叫他本人或周圍的學生回答問題等。通過微妙的方式把信息傳遞出去,這樣師生情感容易溝通,見效快。
6.用暗示樹立孩子的自信心
小學中高段的孩子,常從教師給予的肯定性評價中確立自信心。這就需要教師隨時注意對學生進行鼓勵,哪怕是學生付出了一點努力,或克服了一個微小的困難,或表現出了一個微小的閃光點,都要及時肯定。如當一個膽小怕回答問題的學生舉手發言時,老師一方面用肯定的目光給予鼓勵,一方面表揚地說“很好,真的不錯,繼續努力”,或走到學生的跟前拍拍他的肩,微笑著向他豎起大拇指等,這些都能使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建立起自信心。通過一次次反復地自我暗示,“我能行,我可以成功……”就會銘刻在學生的潛意識中,成為學生克服困難、勇于向前的不竭動力。
在課堂上巧妙地運用暗示,會使孩子感到平等,受到尊重,使孩子感到愉快、輕松。暗示的方法有很多,教師可以巧妙地利用它們,在不傷害學生自尊心、不打斷課堂教學的情況下,及時發出各種表示滿意與不滿意、鼓勵與制止等信息,控制好課堂氣氛,有效地進行課堂管理,使學生的學習進入最佳狀態。
(作者單位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第七十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