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教學品質是教師素養在其教學行為上的綜合反映。構成教師教學品質的要素是教師素養和教師的教學行為,它們共同決定著教師教學品質的優劣。提升教師教學品質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來推動教師專業發展。
一、提升師德素養
提升教師的教學品質,首先就要提升教師自身的師德修養。《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強調,堅持把師德師風建設放在教師發展的首位,把熱愛學生作為師德建設的靈魂,開展教師職業理想教育、職業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不斷增強教師教書育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增強教師的育德意識、提高育德能力,大力弘揚優良教風,培養教師關愛學生、嚴謹篤學、淡泊名利、自尊自律的品質。在教書育人、共建和諧校園中促進教師加強自我修養,不斷提高自我控制和調適的能力及水平,以良好的教師形象,積極的教育狀態、規范的教育行為、較好的教育實績為學生提供優質的教育服務,促使教師最終發展成為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教育改革發展的推動者、良好社會風尚的引領者、優秀文化的傳播者。
二、提升專業知識
一個好的教師除了具有真善美的心靈,熱愛教育事業和較強的育人責任感外,還應具有豐富的教師專業知識。一般來說,教師的專業知識結構包括普通文化知識、學科專業知識和教育學科知識。強調教師對普通文化知識的掌握,是基于普通文化知識本身具有陶冶人文精神,涵養人文素質的內在價值,它能豐富人的文化底蘊,使人性更加完滿。掌握學科專業知識,不僅要求教師對自己所教課程的基本內容有深入透徹的了解,還要了解學科的架構、發展脈絡等,這是教師專業發展的必然要求。換言之,教師不僅要熟練掌握本專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還要做到理論聯系實際,得心應手地進行教學,做到“專才”。同時,還必須掌握與教育行業相關的學科知識,如懂得教育學、心理學方面的知識,以及富于時代特征的思想信息和科技信息,從而達到既能融會貫通本專業知識體系,又廣泛涉獵其他學科領域,擴大知識視野,做到“全才”。
三、提升教育能力
教師的教育能力,是教師綜合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名具備優秀品質的教師應具備以下教育能力,才能促進其專業化水平發展。
1.提升駕馭課堂的能力
課堂教學是教師進行教育教學工作的主要部分,也是教師教學品質具體體現的載體。努力上好每一節課,并爭取成為精品課。這是優秀教師追求的目標,也是走向名師的途經。一是認真備課。要對授課的每一個環節,以及可能出現的問題和應對策略,都要事先想清楚,做通盤的考慮。二是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始終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用飽滿的熱情和誠摯的愛心和學生交流,使課堂教學成為師生之間心靈的溝通、生命的對話。三是注重細節。細節處往往反映出教師的教學功力和水平,折射出教師的教學智慧,展現出教師的教學風格和品德修養。四是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要根據教材內容、課程特點、學生的學習現狀。充分體現“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學理念,選擇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適合學生自主學習,并使全體學生得到發展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努力讓課堂教學達到理想的境界。
2.提升科學提問的能力
教學過程是多邊互動的活動過程。一是教師的講、讀、寫、問;二是學生的思考、回答。提問,是重要的教學手段,教師應當精心鉆研課堂提問,恰當地運用提問完成教學任務。一堂課準備問什么、如何問、什么時間問、先問什么后問什么,都應根據教材和學生實際精心設計。有的問題要切中要害,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有的問題要淺顯明了,起到化難為易的作用:有的問題要內涵豐富,起到概括要點的作用:有的問題要含蓄有趣,起到發人深思的作用。因此,教師要擁有科學提問的能力,把握提問的尺度。問題提得越好,學生思維越活躍,教學效果就會更加明顯。
3.提升學習和反思的能力
終身學習是21世紀的生存理念,對教師這一職業來說更是如此。教師不僅要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而且要面向未來。在新課改中,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師深刻領會,新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要求教師適應并掌握,新的課程標準和教材觀要求教師開發校本課程并整合拓新教材內容,綜合課程的開發要求教師的知識由專業化向綜合化發展,要指導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教師自身的研究水平和研究能力要有待提高。對教師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戰的這些方面,需要教師不斷地學習,直至成為終身學習者。在實踐新課程過程中,教師不僅要進行經常性的學習。還要經常性地反思,從中發現問題,總結經驗教訓。教師的教學反思等于是自己進行的教學成長記錄,反思的過程也一定是自己教學品質不斷提升的過程。
4.提升教育科研的能力
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會產生許多問題和困惑,需要通過教科研來解答。在真實的教育情境中,通過反思性的實踐、研究、學習、討論、總結;再實踐、再反思、再研究、再總結。只有通過扎扎實實的教育科研,在反復實踐中獲得經驗和理論,指導的教學才更具有鮮活的生命力。教師一旦以研究者的心態置身教育教學情境中,才會對教育教學中出現的問題更敏感、更有創見。教師以研究者的身份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其教學品質也必將不斷提升。
5.提升創新的能力
21世紀是創新的世紀,創新是教育發展的靈魂。新課程的實施本身就是教育創新的具體體現。教師應該以創新的意識、自我挑戰的勇氣,積極投入教育創新的實踐中。開動腦筋,不斷創新自己的教學方法,以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可見,只有創新的教師才能培養出創新的人才,只有創新的教師才能不斷走在教育發展的前面,其教學品質也會在創新中不斷提升。
(作者單位:甘肅省白銀市平川區水泉教育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