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隨著社會的改革與經濟增長方式的變化,中職學校的計算機教學既要適應科技的發展和社會的需求,又要顧及現階段中職生自身的素質,這就要求對中職計算機基礎課的教學要有創新意識,在教學中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信息意識和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綜合能力。
【關鍵詞】信息 計算機 教學
如今信息技術飛速發展,計算機的應用幾乎滲透到社會的各個領域,在家庭、工作中,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因此它既為中職計算機專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遇,同時也對我們的教學提出了更新的要求。隨著計算機的不斷普及,中職學校的計算機教學既要適應科技的發展和社會的需求,又要顧及現階段中職生自身的素質。我認為,在教學中要把計算機作為一種工具,來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培養他們使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的各種能力。據調查顯示,企業需要學生所具有的素質包括:良好的職業道德、心理素質和職業適應能力,基本的經營管理,較強的組織和表達能力,同時要學有專長,具備與本專業相應崗位的實用技能和綜合職業能力。
信息時代的到來,以電子計算機為核心的多媒體技術和因特網為基本的國際計算機網正在迅速滲透到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日常生活領域并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同時也已引進到教育領域,而發展成為新型的現代教育技術,正以其高速、互動、快捷、傳遞新知識、新信息、新技術為特征給教學改革賦予了新的活力,現代教育技術的切入已經在全球范圍內掀起一場教育革命。
傳統的計算機教學把計算機課堂教學與上機實踐分開,教師在黑板上講上機,實踐的即時性得不到保證,教學效果就大打折扣。為改變這一滯后的教學模式,必須在硬件環境上下功夫。應將多體教學設施引進機房進行教學,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建議建立集體教學和上機功能于一體的大多媒體階梯教學機房。這種模式既可提高教學效率,還可以節省1/3~2/5的課時,并緩解計算機教學人員短缺的矛盾。
在計算機教學中,五筆的學習及上機實踐給學生一開始就帶來了一個大難題,大部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沒有耐心,沒有毅力堅持不了,很多時候老師也很無奈,因為五筆的學習要求學生自己多練習,這樣才能達到熟練,盲打的程度。這個時候老師除了要不斷提醒學生堅持練習,同樣也要每天記錄學生學習的情況,這樣他們能從記錄中看到自己的進步,使得學習起來更加主動。
計算機教材大都簡明、圖文并茂,大內容學生都能看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起的是點撥、貫通的作用,教師多講解難懂的、易錯的地方更快更好的學習方法,從而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如在EXCEL2003的教學過程中,理論課只講難懂的如分類匯總、圖表、排名等較難的函數。而那些數字格式的設置、對齊方式及求和、求平均數等較簡單的函數,可以略去不講或少講,留給學生課后去自學并上機操作。在授課時留下回答學生在上機中遇到的難題。上機課演示難懂的的操作讓學生看,讓學生去摸索操作。這樣的學習往往比學生從頭到尾在教師安排,監視下好得多。而較基礎的知識,例如重命名,保存等較簡單,并且能夠根據前面所學習過的WORD2003的操作相類似的,應當邊講解邊上機練習。
如在講WORD文件保存一節設置自動保存時間時,因以前經常有學生的文件在編輯過程中出現突然斷電的情況,教者問:“你們想把的文件自動保存嗎?”學生回答:“想”。氣氛下,教者開始演示,等操作完畢后,又接著教者又幾個問題讓學生思考,很快學生就上機操作并回答了。在課堂教學中,創設情境,鼓勵學生動腦又動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氣氛也變得活躍,學生學習計算機的熱情自然也高漲起來。總之,計算機教學是個特殊的過程,而過程中,計算機教師能利用學生的作用,那么師生的教學雙邊活動都將是愉快的,學生獲取知識的時刻最佳的。
計算機在課堂教學中所的作用同教師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是密不可分的。黑板和粉筆在教學中仍起的作用,但計算機教師要學會計算機現代化教學設備,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輔助教學,使學生嶄新的天地。自制教學課件,把有些學生不易明白的地方形象地表示。通過多媒體大部分學生都能掌握課堂內容,同樣教師也可以利用多媒體來進行操作演示,這樣學生不但能看懂操作步驟還能牢記操作步驟,在他們自己上機實踐的時候就能在老師的指導下自己動手。
檢驗學生學習的好壞完全憑一次書面或上機考試來判定。這是對學生而言是不公平的,容易造成學生的死記硬背,從而埋沒學生的性和求知欲。我們在檢驗WORD2003的教學時,考試方法給學生2~3小時的上機,給出制作要求,讓想象力和力,用心制作卡片,課程表等,考評時對學生排版的文檔,并把那些沒在課堂上講述的設計技巧附加分,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學生排版了具有個性化的文檔,并且不乏很漂亮、很雅致的卡片等。同時我們教師可以把精美資料保存,以激勵下一屆學生的學習。
計算機教學靈活多變,教學內容活潑多樣,美觀實用。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注重學生的力,給設計較感興趣的作業后,必定會專心致志,樂此不疲,在較長的課間或活動課的也樂于上機的作業。教師在計算機教學過程中要從更新教學觀念入手,營造創新環境,使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識變得有趣、生動。保證學生有創新的時間和空間,著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同時要讓學生把所學的知識和技能運用到實踐中去。
這些都是我在中職學校計算機課教學碰到的一些問題以及自己的解決方法和看法,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還必須針對具體的教學內容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及教學方法,讓學生認識到計算機課一定要學會,一定能學好。我相信只要我們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不斷總結,中職計算機專業的教學就一定能結出豐碩果實。
【參考文獻】
[1] 郭靜.《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 譚浩強.《迎接計算機普及的第三次高潮》,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0.
(作者單位:江西省贛州市定南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