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闭Z文是一門情感性、趣味性很強的學科。我在初中語文教學實踐中,發現這樣一個現象:那些對語文比較感興趣的同學,喜歡常常發言,喜歡問老師問題。他們語文成績也一般較好。相反的,那些不喜歡學語文,把語文學習當成一種任務完成的,不主動學習,不愛發言,不愛提問的同學成績也一般較差些??梢娕d趣對學好一門科目是很重要的。那么在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創設情景,是激發興趣的一種好辦法。創設情景、營造恰當的教學氛圍,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情緒和潛在的智能,從而引導學生更好地感知、理解、思考、鞏固和運用語文知識。筆者在這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希望能引起大家的共鳴。
一、導入創設情景
導入是一堂課的開始,起一個引領作用。好的導入好比唱戲的開臺鑼鼓,未開場,先叫座兒。在導入時創設恰當的情景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求知欲。下面具體介紹幾種導入方法。
(一)懸疑導入法
初中學生好奇心特強,探究欲旺。導入設置懸念能極好地吸引學生。在講讀《生物入侵者》一文時,我是這樣導入的:同學們在學歷史時,學到很多有關侵略戰爭的故事,但是那都是講人類的,你們知道生物也有入侵者嗎?你想知道什么是生物入侵者嗎?它們又會給人類帶來怎樣的危害嗎?這種懸念式的提問一下就抓住了學生的好奇心,頓時激起了同學們興趣,使得這篇說明文教學變得不再枯燥乏味。
(二)臨場發揮導入法
我們在教學中,常會發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讓我們可能會手足無措,但有時又會恰恰給我們提供素材,使我們可以“就地取材”。我們可臨場發揮,轉化為我們導入時的好素材。在教學《奇妙的克隆》時正準備上課,突然看見一個學生在低頭看什么。我走過去,原來他是在看《西游記》小說。我正想批評他,突然我想到了孫悟空拔猴毛變猴子的情節不正與克隆相似嗎?于是我順勢導入新課:看過《西游記》的同學都知道孫悟空有一項大本事,就是能在關鍵時刻拔猴毛變猴子,你們覺得這可能嗎?在學生議論一番后,我說到,隨著科學的發展,人們可以實現這樣奇妙的事,這就是克隆技術,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克隆世界,認識一下“克隆”的偉大力量。
(三)游戲導入法
初中生正處于一個好動好玩的游戲年齡。我們恰恰可以利用這一點,用玩游戲的方式導入新課,常常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在教授《最后一課》是這樣導入的: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做一個小游戲,我們用英語來說下面一段簡單的話:“我今年13歲,在于都二中初一(9)班,我喜歡打籃球,在所有的學科當中,我語文學得最棒,因為我最喜歡的就是語文?!庇螒蛞巹t是看誰說得又快又好。同學們頓時來了興趣,很多同學舉手。這段話其實很簡單,要用英語翻譯也并非難事。但是幾個學生說了之后,說得并不是很流暢中間停頓的時間較長,于是我引導道:“同學們,假如有一天讓你們不能說漢語,只能說英語,你們會怎么想?!苯淌依锺R上議論開來,都表示會很不習慣,會很難說。于是我總結道,一個民族的語言是一個民族的靈魂。如果不能說本國語言,那是多么沉痛的一件事呀。這樣我順利地導入新課,并為后面的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朗讀創設情景
語文學習離不開朗讀,它是學習語文最基本的一種閱方式,是語文學習的一種外在表達方式,也是理解課文的方法之一。平時老師的語文教學也離不開他。股人云“讀書百遍,其意自見?!薄T谡n堂中創設輕松有趣的課堂氣氛,創造靈活多樣的朗讀情景是解決這些問題的有效方法,同時朗讀能力的培養也是語文教學不可缺少的環節。
(一)古文朗讀法
古文朗讀法,很適合一些古文教學,這是模仿古人在誦讀詩文時搖頭晃腦的一種讀書方法。我在教讀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時,也用到了這種方法。那天上這課時,我要求學生朗讀課文,學生朗讀時,對先生讀的那段“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古文時,總是讀不好,讀不出味道。怎么讓學生讀好呢?我受到課文本身的啟示,文中說到先生讀書時喜歡搖頭晃腦,那么是否也可以讓我的學生試試這種方法呢?于是我叫學生也用這種搖頭晃腦的方法朗讀這一段,結果學生果真學起來,幾遍之后,居然讀得非常好,非常投入。成了他們最喜歡讀的一段,以后,我在文言文教學中常用這種方法,都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表演朗讀法
所謂“表演朗讀法”其實是邊讀邊演,通過表演簡單的舞蹈、舞臺動作,讓學生充分表達內心的情感體會,以達到感情朗讀的效果。在學習課文時或學完課文后,讓學生把課文改編成課本劇,自編自演,這中方法適合童話故事式的課文,也適合一些詩歌類課文。我在教讀《金色花》一文時,先在音樂老師的幫助下,叫了幾位女生編了幾個舞蹈動作,這些動作既與課文內容有關,又能體現舞蹈的美感,在課堂上,我播放了輕音樂,同學們在幾位女生的翩翩起舞下,饒有興趣地朗讀起來。通過這個方法,為課堂營造了很優美的氛圍,同學們對詩歌的學習興趣一時大增。
(三)配樂朗讀法
我國傳統詩文我們平常所學的詩詞,多是一些優秀傳統詩文,它們常與音樂交融一起,顯示出音律文章的優美。因此在朗讀一篇優美的、或是感情至深的、又或是具有驚世駭俗的文章時,配上恰當的音樂,將會收到非常精彩的效果。例如在上《春夜洛城聞笛》一課時,在學生朗讀時,我播放了一段輕柔優美的音樂,學生讀的特別起勁,仿佛身臨其境。從而也加深了對感情思想的體會,并且對詩歌的意思理解也更透徹了。
總之,在教學中創設情景,只要真正激發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變“要我學”為“我要學”那么學生就能保持高漲的學習熱情,那么語文學習對學生也就不是負擔了,成績自然也有提高。
(作者單位:江西省于都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