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體育教師是體育競技知識的傳授者、活動的組織者,是素質教育的實施者,對學生活動、體質能力的提高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也是素質教育取得成效的關鍵所在。因此,實施素質教育,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先決條件就是提高教師內素質在與外在形象的結合。
【關鍵詞】體育老師 綜合素質 興趣 身心發展
一、讓學生尊敬的情操
教師首先要愛崗敬業,熱愛教育。要對教育事業有一個全面的認識,樂為教育事業奉獻,以責任和愛心、執著的追求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事業中。
教師在教育教學中要平等對待每位學生。教育的對象是學生,學生是教育教學的主體,一切教學活動都是圍繞學生而展開,而教師不關注學生的發展是不稱職的。只有時刻關注學生、熱愛學生、兼顧學生的發展,才能讓學生更好的健康的成長。
二、有讓學生折服的知識
當今社會是科技飛速發展,日新月異,作為體育教師要與時俱進,通過不斷獲取新知識、新理論,來豐富我們的內涵。這樣的教師才能順應新時代的潮流,才能不被社會所淘汰,才能將素質教育徹底貫徹與落實。體育教師應做到下幾點:
1.具有扎實的基本功:作為一名體育教師,要掌握體育這門學科的理論基礎知識,這才是進行教學的前提條件。且不僅要掌握教材上的理論知識與技能,還要了解本專業的最新發展趨勢與最新信息,做到及時掌握;同時還要站在信息發展的最前端,不斷的豐富我們學習的內容。
2.具有最新科學理論知識:傳授知識與技能要講究策略,不論運用何種策略都要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即教學目的。因此教師要系統地掌握教育科學理論知識及教學方法。能夠根據初中學生的自身特點,有針對性選用教材,緊緊圍繞教材進行施教,才能更好的貫徹素質教育理念及成果。
3.要有科學文化知識:當今是多元化社會,學生獲取知識路徑多樣化,素質教育要求我們培養德、智、體、美、勞等全面發展形人才,因此,作為一名體育老師不但要擁有專業知識,而且還要擁有豐富的課外知識,以此提高自身素質,在進行教學時,能會融會貫通,這樣的課堂才生動有趣,充滿生機。這也是素質教育下對老師的要求,只有這樣才能將素質教育貫徹到具體教學中,落實到實處,才能培養出符合當今社會需要的接班人。
三、讓學生感興趣,終生受益
有位教育學家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沒興趣的前提下,強迫學生去學校,只會扼殺學生的天賦。學生再有興趣的前提下,才能產生主動學習的動力。學生只有熱愛體育這門課,才會對體育活動感興趣,才會有濃厚的學習興趣與持久力,才有熱情積極參與到體育活動中,才能全面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因此,在體育課教學活動中,很重視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培養,以多種多樣的活動形式來豐富的教學內容,運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模式來優化的教學,從而達到激發、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并把這種興趣培養成學生自主學習的好習慣,終身受益。
課堂基礎理論知識及動作要領的教學枯燥無味,這就要求教師通過個人的教學藝術魅力,培養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的習慣。體育課教學活動主要是在室外進行的,同時學生也最喜歡被放到室外活動,此時要根據初中生的特點活潑好動、好奇心強,來靈活組織課堂教學,讓學生感到課堂氣氛是愉悅的、融洽的、和諧的、輕松的,讓學生在歡聲笑語中學到知識。在進行體育教學時,還可以運用多媒體教學,幻燈片集圖、文、聲、像于一體,可以將枯燥的課本理論知識直觀化、形象化、生動化,真正地實現了教學手段與教學方法的創新。
靈活組織室外實踐活動課,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室外的體育實踐活動課是也是教學的第二課堂,是實現體育教學目的和任務的主要載體,有利于學生的體育技能掌握,增強體質,強化體育意識,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在課外體育活動實踐中,我們要豐富體育活動的多樣性,考慮學生間的差異性,因材施教,鼓勵全體學生積極參與到體育活動中。如深受學生喜愛的籃球運動,對初中學生的身體鍛煉和身心健康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一直被列為初中階段體育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在初中階段主要學習藍球的基本動作、要領、技術。如運球,帶球、傳球、投籃等一系列運動組合動作。如投籃的學習,在給學生講解投籃的基本要領后并進行示范,隨后給予學生練習的時間,最后在學生間展開比賽,看哪位同學掌握動作要領且能將球投進藍,將學生分組并進行有獎懲的規則引入活動中,極容易激起學生的好勝心和不服輸的勁,在比賽時學生的動作做得很到位,也很用心,都希望在比賽過程中一顯身手,顯現自己所取得的成績。
四、要有好的心理素質
初中體育新課程標準要求:體育活動教學不但要增強學生身體健康,也要增強心理健康。有目的的體育活動,不但可以增強學生身體素質,還可以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體育課新課程標準要求體育教學中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同時也是推行新課程改革的必然要求。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揚長避短,因課制宜,對學生進行心理素質教育。有些體育活動,需要學生有好的毅力,不怕吃苦,才能挑戰。如耐久跑,這一運動我們可以充分利用起來,培養學生有吃苦耐勞、堅持不懈的堅強毅力。然而體育課又是一項輕松而愉悅的活動,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盡情地練習,“玩”的興致,在一定程度緩解學生的心理壓力與情緒。在體育活動中,不論成敗,歡樂與否,都交織著學生感情的變化,我們要讓學生認識到勝不驕,又要讓學生認識到敗不餒。這樣豐富的情感體驗有利于學生心理的成熟,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心里抗壓力能力。總之,我們要充分利用好體育教學的有利因素,加強學生心理素質教育,讓學生的身心健康全面發展。
綜上所述,實施體育素質教育的最終目的是提升全體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我們要將體育的教育功能最大化,用心設計各教學的每個環節,將體育素質教育貫徹到教學中的每一各環節,使學生的身心都得到最大化的提升和發展。
(作者單位:江蘇省宿遷市宿城區埠子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