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河南模式”是國家助學貸款的一項創新之舉。為進一步完善“河南模式”,必須構建高校的風險防范機制。風險防范機制包括對貸款學生的教育、管理、服務、懲處等環節,其中建立風險防范服務體系是一個重要環節,主要是建立國家服務計劃、省(市)服務計劃和高校的服務體系。
【關鍵詞】助學貸款 “河南模式” 風險防范 服務體系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2)14-0001-03
一 “河南模式”概述
國家助學貸款從1999年開始,實行銀校合作,取得了一定成績,資助了一部分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順利完成了學業。但由于在機制上沒有解決銀行的風險問題,使銀行對貸款風險難以防范,影響了銀行的積極性,造成了我國國家助學貸款工作舉步維艱。2004年,國務院頒布文件,對助學貸款銀行的風險補償問題進行推進。河南省教育廳和國家開發銀行河南省分行積極合作,形成了國家助學貸款“河南模式”。經過幾年的努力,“河南模式”取得了初步成功。2006年,教育部將“河南模式”向全國高校推廣。到2010年,全國已經有18個省市自治區實行了“河南模式”的國家助學貸款。
“河南模式”是銀行和高校“風險共擔,責權利分明,獎懲激勵機制健全,管理比較完備”的新助學貸款管理模式。其內容包括五個方面:一是合理確定風險補償金的比例,建立助學貸款風險補償機制;二是高校全面參與助學貸款管理,建立助學貸款的工作機制;三是將風險補償金的支付與高校管理工作的績效掛鉤,建立獎懲激勵機制;四是支付寶公司參與到國家助學貸款資金的結算和管理中,成為國家開發銀行向學生發放及回收貸款的唯一途徑,實現了國家助學貸款工作的網絡化、現代化;五是建立國家開發銀行高校助學貸款信息系統(包括高校業務管理系統和學生在線服務系統),與國家個人信用系統實現對接,構建國家誠信信息管理機制。“河南模式”建立了對銀行的風險補償機制,解決了銀行的貸款風險問題。
在“河南模式”下,風險補償金為14%,其中7%由高校墊付,7%由政府墊付。如果高校管理有效,風險低于14%,所墊付的14%風險金將獎勵給高校,同時,政府、高校將失去7%的風險金。而其超出14%的風險部分,高校和銀行各承擔50%。助學貸款工作績效與高校利益直接掛鉤,高校成為助學貸款管理的主體。在這種情況下,一些高校由于擔心將來的風險,出現了惜貸現象,在部分高校仍存在著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貸款難的問題。因此,建立高校貸款風險防范機制成為當務之急。高校風險防范機制包括對貸款學生的教育、管理、服務、懲處等環節,其中,建立風險防范服務體系是一個重要環節。
二 構建高校助學貸款風險防范服務體系的具體內容
從國家助學貸款的實踐看,構建助學貸款的風險防范服務體系,對于降低高校貸款風險具有重要作用,是高校風險防范機制的重要環節。貸款畢業生不能按時還貸付息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在就業形勢日益嚴峻的情況下,貸款學生畢業后工作不穩定、收入低所造成的。因此,構建助學貸款風險防范的服務體系,建立國家和地方政府代償和資助機制,對于降低貸款畢業生的違約率具有重要作用。其服務體系的內容包括國家服務計劃、省(市)級服務計劃和學校服務體系。
1.實施國家服務計劃,建立國家代償機制
國家服務計劃包括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和志愿服務軍隊計劃兩部分。
首先,關于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由于我國的地區經濟、文化發展的不平衡性,導致多數畢業生就業的首選地會是那些經濟水平高、文化較為發達的大中城市、東部地區。這就造成了西部貧困落后地區及某些艱苦行業沒有畢業生愿意去工作的局面。因此“國家應當實施國家服務計劃,使自主就業與計劃就業相結合,采取優惠政策,鼓勵貸款畢業生到那些國家指定的艱苦行業、貧困地區去工作”。
事實上,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從2003年就已經開始,由團中央、教育部、財政部、人事部共同組織實施,按照公開招募、自愿報名、組織選拔、集中派遣的方式,每年招募一定數量的高校應屆畢業生到西部貧困縣的鄉鎮從事為期1~3年的教育、衛生、農技、扶貧,以及青年中心建設和管理等方面的志愿服務工作。西部計劃的服務地主要是內蒙古、廣西、重慶、四川、貴州、云南、西藏、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西部12個省(區、市)及海南省、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湖南湘西州、湖北恩施州、吉林延邊州部分地區貧困縣的鄉鎮。志愿者服務期滿后,鼓勵其扎根基層,或者自主擇業或流動就業。
國家代償機制包括將貸款畢業生納入國家服務西部計劃體系中。凡參加國家服務西部計劃3~4年的貸款畢業生,除享受西部志愿者的優惠政策外,由國家代償其在校學習期間的助學貸款。采取由國家代償助學貸款的辦法,積極引導大學生特別是參加助學貸款的畢業生到西部去、到基層去、到艱苦的地方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為建設西部發揮才智。實行國家代償助學貸款的辦法,不僅可以解決貸款學生畢業后的就業問題,減輕困難學生的還貸壓力,還可以解決貧困地區和艱苦行業人才缺乏的局面,這項政策將與目前國家提出的師范生免費計劃共同促進我國各行業的發展。
其次,關于服務軍隊計劃。大學生參軍不僅是國家《憲法》《兵役法》規定的公民應盡的義務,也是廣大高校畢業生報效國家、施展才華的廣闊天地。大學生參軍是以自愿為基礎的。從2008年起,國家征兵的重點轉向各級各類院校的應
* 本文為全國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2010年度單位資助教育部規劃課題分項成果(編號:FFB108061)
屆畢業生。從2009年起,國家對應征入伍服義務兵役的高校畢業生在校期間繳納的學費實行補償政策。在校期間獲得國家助學貸款的,學費補償款首先用于償還助學貸款本金及其全部償還之前產生的利息。國家對服義務兵役的畢業生每學年補償學費或代償國家助學貸款本息的金額,最高不超過6000元;畢業生在校期間每學年實際繳納的學費或獲得的國家助學貸款本息高于6000元的,按照每年6000元的金額實行補償或者代償;高校畢業生在校學習期間每年實際繳納的學費或獲得的國家助學貸款本息低于6000元的,按照學費和國家助學貸款本息兩者就高的原則,實行補償或代償。在大學生志愿服務軍隊計劃方面,國家制定的返還學費和代償助學貸款的政策有利于調動應屆大學畢業生參軍入伍的積極性。貸款畢業生參軍入伍不僅可以實現支援國家國防建設,推動軍隊現代化的愿望,還可以還清助學貸款,降低國家助學貸款風險。
2.實施省(市)級志愿服務計劃,建立地方政府代償機制
實施省(市)級志愿服務計劃,包括三支一扶計劃、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簡稱特崗計劃)、大學生村官計劃和大學生志愿服務貧困縣計劃。近年來,為了改善廣大基層,特別是落后邊遠地區、艱苦行業及廣大農村存在的人才匱乏問題,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國家和各省先后組織開展了這四大省級志愿服務計劃。對于志愿到農村基層特別是落后邊遠地區、艱苦行業服務一定期限,服務期滿另行擇業的畢業生,實行地方政府代償學費和助學貸款的機制。
第一,三支一扶計劃。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是黨中央、國務院著眼于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做出的一項重大戰略決策。2005年6月,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鼓勵和引導高校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的意見》(中辦發〔2005〕18號),號召高校畢業生到西部去、到基層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實施高校畢業生到農村服務計劃:從2005年起連續五年,每年招募2萬名左右高校畢業生,主要安排到鄉鎮開展支教、支農、支醫和扶貧工作,時間一般為2~3年,工作期間給予一定生活補貼。2006年3月,中組部、人事部、教育部、財政部、農業部、衛生部、扶貧辦、共青團中央等八部委按照中辦發〔2005〕18號文件精神,下發了《關于組織開展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基層從事支教、支農、支醫和扶貧工作的通知》(國人部發〔2006〕16號),正式提出實施高校畢業生三支一扶計劃,決定按照公開招募、自愿報名、組織選拔、統一派遣的方式,從2006年開始連續五年,每年招募2萬名高校畢業生,主要安排到鄉鎮從事支教、支農、支醫和扶貧工作。2011年,中央組織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教育部、財政部、農業部、衛生部、國務院扶貧辦、共青團中央聯合下發《關于繼續做好高校畢業生三支一扶計劃實施工作的通知》(人社部發〔2011〕27號),決定繼續組織開展高校畢業生三支一扶計劃,從2011年起,每年選拔2萬名,五年內選拔10萬名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從事三支一扶服務。
第二,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為緩解農村地區教師短缺和各種突出的結構性矛盾,加強農村教師隊伍建設,提高農村教育質量,解決大學生就業難問題,2006年,教育部、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央編辦聯合啟動實施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簡稱特崗計劃。2009年,河南省共有80多萬名中小學教師,其中,農村小學教師中具有專科及以上學歷的占55.16%,比城市低32個百分點;初中教師中具有本科及以上學歷的占25.85%,比城市低38個百分點。此外,農村中小學教師中50歲以上的占33.5%,且不少是由民辦教師轉為公辦教師的。河南省教育廳廳長蔣篤運介紹,除了學歷問題,河南省農村教師的學科結構矛盾也比較突出,特別是英語和體音美教師缺乏。偏遠的農村和山區學校,平均兩所學校和教學點才有一名英語或體音美教師,導致一些學校不能開齊開足課程。河南省設立的特崗計劃每年1萬人,其中,國家計劃的5000人主要安排在31個國家級貧困縣;河南省地方計劃的5000人主要安排在13個省級貧困縣、6個深山區縣,以及其他經濟條件相對落后,教師總體缺編和結構性矛盾突出但工作基礎好、積極性高的縣(市)。特崗計劃的實施,可與農村學校教育碩士師資培養計劃相結合。符合相應條件要求的特設崗位教師,可按規定推薦免試攻讀教育碩士。特設崗位教師三年聘期視同農村學校教育碩士師資培養計劃要求的三年基層教學實踐。此外,服務期滿可落實工作。各地區在實施特崗計劃時,確保愿意留任的特設崗位教師三年聘期屆滿后全部落實工作崗位。
第三,大學生志愿服務貧困縣計劃。河南省大學生志愿服務貧困縣計劃從2004年開始,按照公開招募、自愿報名、組織選拔、集中派遣的方式,每年招募一定數量的普通高等學校應屆畢業生(專科生、本科生、研究生)到貧困縣的貧困鄉鎮從事為期兩年的教育、衛生、農業技術推廣及青年中心建設和管理等方面的志愿服務工作。志愿者服務期滿后,鼓勵其扎根基層,或者自主擇業或流動就業。2004年,河南省計劃在省內普通高校招募100名應屆畢業生到蘭考縣、汝陽縣、魯山縣、盧氏縣、淅川縣、寧陵縣、商水縣、確山縣、新縣、羅山縣共計10個國家級或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的貧困鄉鎮從事志愿服務工作。參加貧困縣計劃的志愿者將繼續享受11條政策支持。服務期間,享受一定的生活補貼,可兼職或專職擔任所在鄉鎮團委副書記、學校及其他服務單位的管理職務;服務期滿考核合格的,報考省內高校研究生,總分加10分,可以應屆高校畢業生身份報考國家機關公務員,且同等條件下優先錄用;服務期滿,考核合格的授予河南青年志愿服務銀獎獎章,考核優秀的授予河南青年志愿服務金獎獎章,表現特別優秀的推薦授予更高的榮譽稱號。
第四,大學生村官計劃。指到農村(含社區)擔任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助理或其他村兩委職務的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應屆或往屆大學畢業生。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大學生村官從無到有,再到快速發展,經歷了長時間的積累發展過程。1995年,為解決“三農”問題,江蘇省率先開始招聘大學生擔任農村基層干部。1999年,海南省推出大學生村官計劃。同年,浙江省寧波市采用公開招考的方式成為全國第一個推行“一村一名大學生”計劃的地區。2000年,廣州市天河區公開招聘大學生村官,2002年河南省鶴壁市招聘205名村官。2004年,河北省在邢臺市試點工作的基礎上,決定每年選派1000名大學生到農村工作,五年內實現全市5200個行政村都有大學生村官的目標。到2004年底,全國啟動大學生村官計劃的省市區發展到10個,主要分布在東中部地區。2005年7月,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于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的通知》。從2005年起,北京、四川、福建、陜西、吉林、云南等17個省市啟動了大學生村官計劃。到2008年,全國有共28個省市區都啟動了大學生村官計劃。2010年4月,中央組織部下發通知,由五年內選聘10萬名大學生村官增長為20萬名大學生。聘期是2~3年,期滿后可以留任村干部、考公務員、自主創業、另行擇業、繼續學習。
各省市可以參考國家服務計劃助學貸款代償辦法和師范生免費計劃,結合本地的實際情況,制訂省級服務計劃和省級政府代償助學貸款辦法,鼓勵貸款畢業生到指定的貧困地區和艱苦的行業工作,使更多的畢業生到那些最需要人才的地方去工作,促進貧困地區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
3.建立學校對貸款學生的服務體系
學校對貸款學生的服務體系包括就業服務、還貸服務和資助服務。
第一,就業服務是鼓勵貸款畢業生到西部去、到基層去、到最艱苦的地方去建功立業,通過代償機制履約,以減輕還貸壓力。
第二,還貸服務是對貸款畢業生提供提醒服務。為了及時把握貸款畢業生去向的變化,做好畢業生還貸服務工作,一要建立學校與貸款學生家庭的聯系;二要建立學校與貸款畢業生工作單位的聯系;三要建立學校與貸款畢業生家庭所在社區、鄉村的聯系;四要建立學校與畢業生本人的信息聯系。通過這四種聯系方式及時掌握畢業生的流動情況,以便督促畢業生按時付息還款。學校提前三個月、兩個月、一個月分三次書面通知貸款期限將到的畢業生及時還貸。同時定期發短信提醒畢業生還貸的期限,督促畢業生遵守制度,按期還款。
第三,資助服務是對貸款學生在校期間提供勤工助學、困難補助等服務。
4.利用支付寶網絡短信提醒系統做好貸款畢業生的服務工作
2011年4月,國家助學貸款“河南模式”在管理系統上完全實現了網絡化管理。首先是實行新的國家開發銀行高校助學貸款信息管理系統;其次是實行新的資金結算管理系統,即原來的資金管理方之一的中國農業銀行退出了貸款管理,支付寶公司參與到了貸款資金的結算和管理中。
支付寶公司是國內領先的第三方支付平臺,目前已與65家機構、銀行等金融體系建立資金互通。借款學生可以通過支付寶貸款專門賬戶與銀行等金融體系實現資金互轉。貸款學生登錄國家開發銀行高校助學貸款學生在線服務系統,注冊基本信息,提出貸款申請。審核通過后自動生成支付寶賬戶。貸款學生在支付寶賬戶實名認證后,實行手機綁定,可免費享受手機付款,貸款到期提醒短信等服務。
貸款學生使用支付寶進行還款,方式多樣,網上還款不受銀行卡限制,不受地域限制,不受時間限制,無手續費。如果貸款學生申請提前還貸,可登錄國家開發銀行國家助學貸款在線服務系統,提出提前還款申請,系統將自動計算還款金額,再登錄支付寶充值進行還款。支付寶對貸款學生還款提供了網上銀行充值、支付寶卡通充值、網點充值、消息卡充值、手機支付寶充值五大類充值方式。同過去貸款學生到銀行辦理還款付息手續相比較,更加快捷、方便和現代化。
支付寶手機短信通知的提醒功能方便了高校對國家助學貸款學生的貸款管理。對于貸款交學費、住宿費的學生,根據國家開發銀行的委托自動從貸款學生的支付寶賬戶中進行劃扣后,學生會收到劃扣金額及時間的短信通知。貸款學生提前還款,在國家開發銀行在線系統申請成功,從學生個人支付寶賬戶扣收相應款項,并通過短信、郵件反饋給貸款學生。對于按時還款學生,支付寶會根據國家開發銀行規定的扣款日期提前5天通過手機短信,郵箱短信通知貸款學生按期還貸付息。銀行、高校通過支付寶實現了貸款提醒業務,使貸款管理步入現代化和網絡時代。
參考文獻
[1]趙社民.國家助學貸款中“河南模式”解讀[J].中國高等教育,2009(22)
[2]黃鶴、趙博.從“河南模式”析高校國家助學貸款機制的不足與對策[J].河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2)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