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用新的教育觀念和新的教學方式面對課堂和學生,這給教師自主創新教學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同時也對語文教師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語文教師在實施新課程改革中肩負著社會寄予的重任,也面臨著社會現實的挑戰。
【關鍵詞】新課改 語文教學 探究性學習 抗挫折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2)14-0093-01
新《語文課程標準》提出:“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的改革策略,對廣大教育工作者來說,既是機遇又是挑戰,更是義不容辭的神圣使命。現今教師要解放思想、更新觀念、開拓創新,走出一條適應時代發展的科技教育的發展之路。
一 重視落實新課程改革要求
新課改要求教師更新教學觀念、教育觀念,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提倡用先進的、有效的教學方法來實施教育教學,使課堂開放、充滿活力,讓學生在交流與互動中煥發活力,碰撞出思維的火花,從而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促進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和實踐能力的提升。以往陳舊傳統的語文教學是封閉的,是以課堂為中心、以書本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的,好比籠中之鳥,盡管有著美麗的羽毛、美妙的歌喉,卻難以施展,若要籠中之鳥施展才能,就要打破牢籠放飛鳥兒,讓它自由自在地飛翔,飛向廣闊的天空。傳統的教育教學觀念、教學目標的設計都是教師根據教學大綱、教學計劃制訂好,再讓學生按部就班地逐一完成,教學中存在強迫感,學生不樂于接受。還由于學生存在個體差異,有的學生難以達到預期的目標,這樣就逐漸形成了好學生不愿學,差學生不學的惡性循環,嚴重影響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抑制了學生思維的發展,學生頭腦中形成了許多條條框框,從而阻礙了新課改的進一步實施。在大力提倡實施新課改的今天,教師按照新課改的要求設計教學目標,使課堂充滿生機與活力,充分體現了時代發展的特征,遵循了學生的認知規律,尊重了學生個體間的差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激勵了學生探究科學知識的精神,體現了教學目標設計的多元性、實踐性和個體性的特征。因此,教師在語文教育教學中,要重視學生全面的發展,用語文知識拓寬學生的思維,積極引導學生廣泛閱讀,深刻理解所學知識的內在含義,熱情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發現問題、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深入學生內部了解每個學生的性格特點、知識層次,善于發掘他們自身的優勢,注意保護學生的主動性、自信心,讓他們開動腦筋積極深入思考問題,踴躍發表自己的意見和看法,創設一個開放而有活力的教學氛圍,正確落實新課改的要求。
二 加強新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推進
探究性學習的課堂是指教師在課堂內給學生一個培養創造性學習方式的課堂,是以學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學習為基礎,以問題為出發點,通過學生自身實踐獲取直接經驗,養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勇于探索科學知識的精神,掌握基本的學習方法,提高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的課堂學習活動。開展探究性學習是新課改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實施新課改的有效途徑。探究性學習在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和全面發展、培養研究型人才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傳統的應試教育排斥了學生探究性學習能力的發展,以往教師的權威思想窒息了學生探究性學習能力的發展,教師對學生產生的疑問處理不當扼殺了學生探究性學習能力的發展。新課程理念的核心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探究性學習的開放性、自主性、合作性、創造性的鮮明特征正好符合新課改的精神。課堂教學中,教師既要注意借助創設探究情境來展示學習目標,引發學生的認知沖突,使學生產生探究沖動的行為,最終解決學習目標,還要注重開辟學習和應用知識機會的校外課堂,引導學生把所學的語文知識與社會、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相結合,從生活和社會中廣泛搜集信息資料進行創新學習,從中發現問題、產生質疑。發現問題和產生質疑是探究性學習的起點,也是探究性學習的動力,每一個新問題的提出和設法解決就是一輪認識上的提高和能力上的增強,教師在探究性教學中,不僅要努力創設恰當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更重要的是要激勵學生主動提出問題、教會學生質疑的方法,從而養成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習慣,提高教育教學的質量,加強新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推進。
三 做好新課改程改革深入實踐
一個人的一生不可能不遇到困難或挫折,關鍵的問題是如何對待這些困難或挫折,如果對學生從小不采取適當的措施或途徑給打一下“預防針”或補上一課,將來他們就有可能在艱苦、復雜的環境面前無所適從,在困難和挫折的風浪面前難以應付,因此對學生進行適當的抗挫折教育,增加一些磨煉,使他們懂得如何正確對待挫折、失敗、困難,從而具有較強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堅強的革命意識,對于學生將來的成長,對于社會向前的發展都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實施抗挫折教育要制訂科學的實施計劃,遵循教育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根據學生的年齡階段和心理特點,一定要摸準病情把準脈,區別不同情況,采取對癥下藥的方式進行正面教育。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利用教材中有關不怕困難、戰勝挫折的內容,采用講清道理、直觀引導、設計障礙、模擬訓練等方法啟發學生懂得: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都會遇到困難或挫折,必須要正確對待困難或挫折。教育學生在挫折面前不氣餒,敢于爭取勝利,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抗挫折意識,做好新課改的深入實踐,提高素質教育的質量。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