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制訂新的英語教育目標
1.激發興趣
只有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才能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效果,減輕學生學習的負擔,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中學習,消除對英語學習的畏懼感。教師可利用多媒體教學、直觀形象焦距、游戲模仿表演等形式,調動學生的情緒、情感,共同為學生營造輕松有趣、生動活潑的學習環境。
2.訓練學生的模仿能力
英語的一些語音是漢語中所不存在的,英語的發音與漢語相比有很大的區別,因此,學生學會觀察與模仿口型,分析語音及掌握正確的發音、動作都比較復雜,學生必須在不斷的辨別、練習中,提高自我調節機制。在低年級的英語教學中,教師必須讓學生通過聽說活動,接受大量的語音熏陶,讓學生在辨別、積累、模仿的基礎上,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形成語音定式。
二 “游戲模仿式”教學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征和生理特征
游戲教學是指圍繞教學目標將游戲形式融于教學之中的教學活動類型。英語教育必須尊重并結合兒童的天性,必須為他們提供機會,讓他們經常接觸英語,促使學生自愿接觸,主動學習,培養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小學生的思維水平處于表象、直觀的階段,有著天真燦漫、活潑好動的天性,對任何新穎有創意的活動都有好玩的思想傾向。游戲教學剛好符合小學生的這種心理傾向。在游戲中,小學生通過教師的指導,控制運用所處的環境和手中的材料,表現自己的能力和愿望,輕松愉快地達到預設的教學目標。
三 “游戲模仿式”教學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
1.營造環境氛圍
應以孩子為中心,重視環境的創設及操作材料的提供。歌德曾說過,沒有興趣就沒有記憶。“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知者”,教育孩子的一個根本著眼點就是讓孩子對英語學習產生興趣。
教師可以在課前根據所學內容適當布置教室,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供學生可以擺放的英文字母卡片,每天中午的休息時間為其播放英語磁帶,讓“聽說領先”,達到培養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目的。
2.運用游戲的可變性增強英語活動的趣味性
游戲的可變性是指在某些游戲的目的和主要規則的前提下,改變某些游戲的規則,使之派生出另一個或幾個游戲。教師可圍繞同一教學目的,從不同的角度出發,改變規則,使難度逐漸地加大。
例如,學生在學習關于顏色的英語單詞時,教師運用游戲“看誰得的星星多”;游戲時,教師將幾種不同顏色的水果藏在身后邊唱歌便從后面摸出水果看誰先說出水果的英文名稱,同時獎勵一個小星星,引發學生學習“What colour is it?”這個游戲可總結為“復習、說”,接著又做以下幾種改變:一是“聽、說”。教師教學生學說英語顏色的發音,利用《小動物串門》的游戲,出示顏色并標準發音,請學生認真聽,小動物到誰家去,那個學生就邊模仿動作邊發音。二是“練、說”。教師和學生玩傳遞的游戲,“Passing down”,小兔子傳到哪個學生,哪個學生就按教師的要求練習學說顏色的單詞。三是“找、說”。在指定的范圍內找出相關的顏色,從班級的環境中或自己的身上尋找相關顏色,通過玩“Where are you”學生尋找顏色并說出來。四是“想、說”。通過玩“London Bridge”游戲,結合課件、圖片,學生聯想并說出有關相同顏色的不同物體的名稱。
這種游戲的演變主要是從原型游戲不同角度的原則出發,難度逐漸增加,這種層次性的游戲,既可以滿足不同發展水平的學生的學習需要,而且經過多次練習,學生進一步鞏固掌握所學單詞句式,同時難度的加大也使學生總是處在一種隨時準備接受新知的興奮狀態中。
英語游戲的可變性要求教師根據教學內容本身的特點,合理地選擇游戲變化的類型。實踐證明,只要從實際出發掌握學生的認知特點,就可以設計、創造出符合學生心理發展規律、融知識性、趣味性為一體的英語游戲,就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3.運用模仿的方法,培養學生口說英語的能力
教師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盡量不用“翻譯法”,而采用“直接法”教學以便學生模仿。教師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可運用直觀教具,體態語或情境表演,提供模仿的環境,讓學生把聽到的英語語音和所代表的事物概念直接聯系起來,讓學生逐漸形成用英語思維的習慣,模仿發音、語調,教師還可運用演示法,借助手勢、表情、動作、情境幫助學生理解和模仿,并讓學生盡量模仿老師或錄音中的語音、語調,盡量用英語表情達意,逐漸形成多講英語,模仿說英語的好習慣。
由于學生的聽覺敏銳,模仿力強,善于獲得具體的語言信息,因此在模仿錄音或表演游戲、對話時,聽到的遍數越多,表演的次數越多,學生就越能體會、模仿英語對話中的語調,單詞的準確發音,才能熟練掌握英語。經過教師的鼓勵,學生才能得到重復體會的經驗,并學生觀察、思考、去更好地運用英語。
英語教學是一門藝術。教學有法,教無定法。現在的英語教學改變了以往教學中重知識技能而輕情感體驗的現象,而把培養學生興趣、能力和交往能力作為活動的目標,鼓勵教師嘗試用新的教學模式,更新教育觀念,來完善英語教學課程。因此,教師要努力創設英語交往的情境,讓學生在自然真實的生活情境中運用所學的英語,培養學生的交往能力。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