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心理學研究表明,幼兒擁有無限的創造潛能。兒童的創造力表現在他們的所有活動之中。美術是幼兒的另一種語言。充分的感知、表現、想象、創造,才能使幼兒得到充分的發展,創造來源于現實生活,但不是臨摹和完全的模仿,教師要培養的是一個充滿自信、會思考、有創意、勇于表達自己看法與感受的自然兒童,而不是一個又一個沒有自我,只會迎合教師、家長的“超級乖乖”。為此就目前美術活動中存在的問題,筆者做了如下的反思與探索。
一 用發現法引導幼兒認真觀察是創造的前提
活動中,采用發現法來調動幼兒觀察的積極性,將幼兒視為活動的主體,變被動為主動,在觀察活動中,教師引導幼兒仔細看看圖片和實物,適時提醒他們:“你發現了什么?”“把你的發現告訴大家。”“你的眼睛真亮、真能干,發現了秘密。”用發現法引導幼兒觀察,幼兒對觀察充滿了興趣,提高了觀察的準確性,同時在觀察中充滿了自信感。根據不同年齡階段幼兒認知的不同特點,觀察可以從以下五方面入手。
1.利用園內及社區的自然條件引發幼兒對周圍事物觀察的興趣
幼兒的周圍環境和日常生活,是幼兒繪畫、表現、創作的主要題材內容,是他們進行美術活動的主要源泉。所以教師不要急于教幼兒畫什么,而是利用幼兒園內、社區內的自然條件經常帶他們參觀,引導他們觀察花、草、樹木的形狀、色彩等。激發他們對周圍事物的興趣,讓幼兒隨心所欲地將觀察與想象的東西畫出來,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為創作積累經驗。
2.引導幼兒欣賞作品
作為視覺藝術,美術欣賞可以開闊幼兒的眼界,提高品味,為美術表現和創造積蓄內在的功力,并能在不知不覺間遷移到他們的美術創作中來。欣賞作品時引導幼兒仔細地觀察作品中有些什么,然后啟發幼兒說出看到作品時有些什么感受,鼓勵幼兒大膽地用圖畫表達自己的感受。
3.引導幼兒觀察發現畫面的不同
每當幼兒作品完成后,可陳列出來,利用幼兒園同伴教育資源,讓幼兒互相欣賞、借鑒、發現畫面的不同,找找自己與別人畫得不同的地方,講講為什么要這樣表達的理由,說說別人作品哪里表現得好,為什么好。這樣可有效地保持幼兒源源不斷的創作激情。
4.引導幼兒補畫某部分特征
讓幼兒補畫鴨子和小雞的嘴,長頸鹿的脖子、松鼠的尾巴、袋鼠的口袋、兔子的耳朵、大象的鼻子等,突出觀察重點,加深幼兒對事物主要特征的印象。
5.引導幼兒發現相同點
把貓和老虎、小雞和小鴨、黃瓜和胡蘿卜、蘋果和梨子、橘子和西紅柿等放在一起畫,請幼兒找出它們在外形上的共同之處,以便高效、靈活掌握它們的畫法。
二 范畫的恰當使用是培養幼兒創造力的手段
當前在美術活動中,教師引入——出示范畫——示范講解——幼兒臨摹,是經常用的教學手段和流程。這種方式雖然能讓幼兒較好地學習繪畫語言。如構圖、色彩、形式、美感等,但也容易陷入僵化的局面,扼殺幼兒繪畫的個性特點等。模仿不是創造,如何恰當地使用范畫呢?
1.小班的范畫使用
小班的美術教學中,應注意運用適當的范例進行啟發和指導,為了避免幼兒對范例機械模仿,范例要多元化,如小班初期幼兒繪畫圓形。圓形基本畫法是一樣的,但圓形能表達多種物體。教師出示多幅不同的圓形物體范畫(氣球、花、蘋果、西瓜、小魚吹的泡泡等)。可開拓幼兒視野、思路,啟發幼兒更具想象力,提問:“除了老師畫的圓形物品外,你還想到了哪些圓形物品?”幼兒自由思考、討論,思維活躍起來,雖然幼兒繪畫能力偏低,但可以通過模仿學習獲得鍛煉,能力較強幼兒會舉一反三,獲取更多認知、繪畫經驗。
2.中班的范畫使用
美術活動中對于一些幼兒常見的熟悉的物品教師不提供范例,引導幼兒通過觀察實物、回憶經驗進行創作。如繪畫“快樂的蘋果寶寶”。蘋果是幼兒常吃的、非常熟悉的水果,活動時引導幼兒觀察不同顏色、不同大小的實物蘋果,喚起幼兒已有的經驗。為了讓幼兒能創造性地運用已有的經驗,表現自己的感受,教師可啟發幼兒進行想象:“什么樣的蘋果寶寶是快樂的?”鼓勵幼兒繪畫時既要運用已有經驗,又要展開聯想,創造性表現“快樂的蘋果寶寶”。
3.大班的范畫使用
大班幼兒生活經驗較為豐富,具備一定的繪畫技能。美術活動中教師要盡可能不出示范畫,引導幼兒通過回憶再現表象,創造性地進行繪畫。如命題畫《獅子大王的故事》,在繪畫前,教師組織引導幼兒看圖書,去動物園看獅子,折剪獅子等多種活動,有目的的積累豐富的有關獅子特征的感性經驗,再通過看碟片進一步使幼兒了解獅子的外形特征、生活習慣、各種動態,使獅子的形象在幼兒大腦中更具體、生動。然后引發幼兒聯想,編獅子大王的故事,最后以繪畫的形式表現在紙上。在這一過程中,雖沒有教師任何范例,但幼兒大腦中早已蓄存了大量有關獅子的信息。
三 在命題畫和意愿畫中培養幼兒的創造力
恰當的命題是調動幼兒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的因素之一。它能拓展幼兒的思路,激發幼兒的想象力,而不恰當的命題在某種程度上會束縛孩子的想象力。命題時應考慮幼兒的特點,賦予一定的情節、含義和動感,力求多給孩子想象的空間,讓孩子愉快地、創造性地表現童真與美好,如“春天的顏色”“大樹的衣服”“睡醒了蟲子們”“和大自然做游戲”“大樹的頭發”“無家可歸的動物”“跳舞的花”等。
幼兒想象力是人生創造的基礎,童年是想象力發展的黃金時期。而美術活動則為幼兒的想象提供了自由、廣闊的空間,教師在幼兒美術活動的創作中,要尊重和接納每一位幼兒的觀點和設想,鼓勵幼兒有自己的創造,標新立異,以自己獨特的方式把想象和現實生活結合起來,從而使其心理和創造力都得到發展。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