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程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學要以“生活—數學”“活動—思考”為主線展開課程內容,注重體現生活與數學的聯系,為學生提供可以感受的數學素材,引導學生主動獲取數學知識,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 學生感受 數學思想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2)14-0146-01
一 注重對數學核心內容的探究
在數學教學中,應注重對數學的核心內容進行重點探究生成,特別是對人人必需的初中數學的主干知識,如函數、方程、不等式、統計與概率、圖形與變換等,改變了以往過于強調技巧、形式化的教法。
二 注重對學習過程的體驗
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教學既要關注學生對知識與技能的掌握情況,又要關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情感與體驗;既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又要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與發展。教學要從終結性知識傳授轉向知識產生的過程性探究,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要讓學生從實際情境中獲取數學信息,在操作實驗過程中探究數學規律,改變傳統知識的封閉形式,為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創造一種充滿活力、富有挑戰性的新環境。
例如,在教學“有理數的加法與減法”時,筆者讓學生看一段足球比賽集錦,出示先贏后輸、累計為贏的類型表格,將其寫成含正數、負數的算式,根據經驗得出結果,計算兩場足球比賽的凈勝球數,只要把兩場比賽的結果加起來就可以得到,將贏球記為正,輸球記為負,加起來就是有理數的加法運算,將實際問題數字化,用數學方法研究實際問題,除了先贏后輸外,兩場比賽的結果還會出現哪些情況?在學生列舉出先輸后贏、輸了再輸、先贏后輸、贏了再贏、先贏后平、先平后贏及平局等情況后,再讓學生填寫凈勝球計算表,讓學生在充分自由合作的基礎上,歸納出兩個有理數的和的符號如何確定、絕對值如何確定,聯系實際生活,感受兩個有理數相加的各種情況,提高學生探究運算規律的積極性。在學生掌握規律后,讓學生任意更換黑板上的△和○中的數字,并進行計算,讓他們發現引入負數后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仍然成立,滲透了任意性與普遍性的辯證關系。
三 注重對數學應用能力的培養
教師要從身邊實際或其他學科提出的問題中抽象出數學模型,并運用數學知識與方法加以解決,一方面,有利于學生對數學思想方法的領悟與理解,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學生加強應用數學的意識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例如,在教學“代數式的值”時,出示題目:剪繩子。將一根繩子對折一次后從中間剪一刀,繩子變成_____段;將一根繩子對折兩次后從中間剪一刀,繩子變成____段;將一根繩子對折三次后,從中間剪一刀,繩子變成____段;將一根繩子對折n次后從中間剪一刀,繩子變成了____段。
讓學生具體地用剪刀、繩子進行操作,學生操作后會發現,繩子對折一次后從中間剪一刀、對折兩次后從中間剪一刀……可知繩子的段數分別為3、5、7、9、11……探索這列數的第n個數,就可以找到這種剪繩子的規律:一條繩子對折n次后從中間剪一刀變成(2n+1)段,學生通過用數學,發現數學的有趣,發現數學的實用價值,很好地培養了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
四 注重對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
新課程標準指出,數學學習的內容要“有利于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想、驗證、推理”,而且還明確提出“動手實踐”是學生學習數學的三種重要方式之一。所以,數學學習無論是內容還是方法都要重視實踐的作用,要改變以往數學學習過分依賴模仿與記憶的學習方式,在實踐操作中使學習活動成為一個生動活潑、主動并富有個性的過程。在試卷中設計實踐操作題,要求學生在動手操作的基礎上,進行探索、猜想,得出結論。學生既需要具備動手實踐操作的能力,還需要熟悉圖形的有關性質,具備較強的推理、論證的解題能力。
在教學“圖形與生活”時,選取一幅幅富有美感的圖片,如雄偉的城市建筑群、美麗的田園風光、高速公路互通立交、城市胡同鳥瞰、千島菜花圖片等,展示學生熟悉的圖案,感受豐富的圖形世界和鬼斧神工的自然世界,再選取一幅幾何圖案表示的標志,如奧運五環旗,國際紅十字會標志,讓學生感受到圖形不僅可以美化生活,還是人們進行交流的有效工具。
五 注重對數學思想的滲透
數學思想是數學的靈魂,教師應逐步在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讓學生走進數學思想的世界。例如,在“實數”的教學時,可以較為詳細地展開“用有理數估計一個無理數的大致范圍”的過程,引導學生感受“逼近”的思想和方法;在教學“勾股定理”時,通過三個正方形圍成一個三角形,引導學生由郵票圖案產生聯想,讓學生主動建立由數到形、由形到數的聯想,從中不斷積累數學活動的經驗,逐步引導學生通過圖形進行“割”或“補”,把不能利用網格線直接計算面積的圖形化成可以利用網格線直接計算面積的圖形,體現化歸思想,通過學生的操作、實驗,讓學生匯報自己的實驗結果,并把數據填入表格中,從而引導學生討論、歸納,使學生體驗歸納的思想。在進行“數量、位置的變化”的教學中,筆者引導學生閱讀心電圖,感受生物電流的數量變化可以轉化為圖形的變化,即心電圖機輸出端探頭的位置變化,使學生感受到數形結合的思想,感受到直角坐標系與數結合的無窮魅力。
總之,要注重在問題情境中引導學生在“做”中學數學,注重過程探究與知識生成,讓學生領略初中數學的魅力與精彩。
〔責任編輯:李繼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