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畢業生升學考試中體育考試的初衷在于通過考試反饋學生的體育課的學習效果并激勵學生的學習動機,引起人們對學校體育工作的重視。二十多年來,中考體育考試制度歷經數次改革已逐漸被學生、家長和社會認可和接受,學校的體育工作得到了加強,學校體育條件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然而,在現實的操作當中,中考體育考試仍然存在著一些隱形的問題。
一 “黑哨”問題分析
體育中考無論是從哪個角度來講對于學生身心發展都是大有裨益的。只是體育考試中多多少少地存在一些人為因素,使這項考試有些失去了它原來的本色。在考試中有的家長會通過“打招呼”“關系”等途徑來彌補自己孩子在體育成績方面的不足。怎樣來解決這一問題,還中考體育一個本來的面目呢?
1.加強體育教師自身的職業道德修養
無論從哪個角度分析,監考教師參與考生作弊都是一個職業道德上的缺失。在那一刻,體育教師可能感覺到自己受到了社會、家長們的尊重,找到了自己職業的一個平衡,但事后只會讓社會對體育教師更不尊重、更不會去重視體育教學。體育這門課的地位更低,體育教師的價值更加低廉。
2.改變考試組織形式
因為有的學生家長可能會通過各種“途徑”認識其中的考官,就可以改變學生的成績。所以,不妨從外縣市調體育教師來當這個主考官,這樣,考試中有水分的現象就會少些了。例如,豐縣與鄰縣這兩年中考的體育考試監考工作基本上是相互借調的,效果也是相當明顯的。體育考試嚴格了,作弊難度加大了,學生成績水分沒有了,體育也得到了家長的重視。
3.加強對監考教師的獎懲考核
考試中這種“黑哨”行為是嚴重的違紀行為,教育行政部門應加大查處力度,以維護考試的嚴肅性。例如,一經發現有個別體育教師違反考試紀律,出現作弊現象,立即取消該教師的監考工作,并且以后永不再允許參與所有活動,同時還將對其通報批評。
4.學校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教育
讓學生認識到作弊是可恥的行為,是會被同學、教師及周圍人瞧不起的事情。并曉之利害關系,讓學生們主動打消作弊的想法。總之,中考體育考試要想進一步達到促進學校體育學科發展的目的,就必須提高教師的覺悟、學生的認識和主管部門的真正重視。
二 考試科目設置不合理問題分析
自體育考試加入中考以來,好多地方基本上都是按照傳統的老三項進行考試科目設置,確立50米快速跑、實心球、立定跳遠。一直持續到現在。但是這三項并不能全部反映出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比如,在《學生體質健康標準》中給出的體重標準偏重,學生大部分都很難達到標準。筆者建議,在設置測試項目時應從根本上將體育課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考慮進去,這樣就可以在考試時讓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考試項目進行測試。據了解,這幾年許多市區中學體育考試的項目設置就非常合理。考試項目仍堅持跑、跳、投三大類,但細分為九個項目,每個考生在每類中自選一個項目參加考試。這樣每個學生就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項目,這樣的考試才能真正地測試學生的體質水平,也為學生今后的終身體育打下良好的基礎。但是目前大多數縣區還不能達到這一標準,仍然按照以往老的項目進行測試,嚴重削弱了體育考試的積極作用。
三 突擊訓練模式的問題分析
由于學校領導對體育教學的見解偏差,一直認為體育課是活動課,可有可無,文化成績是最重要的。對平時的體育課不是很重視,當成“副科”。這種思想的偏差使得師生在平時的體育課上無所事事,在初一、初二兩年“放羊”成為體育課的常態。到了初三中考體育考試前夕,學校又通過調課、加班來進行學生的突擊訓練。這時,家長和學生都會對體育課非常重視,唯恐自己的體育成績差而影響到升學成績。學校方面,只要是初三學生訓練所需要的體育器材,排除一切困難也要給予大力支持。體育課所有的教學內容都是緊緊圍繞考試項目進行設置安排的。但是,只要體育考試一結束,就會馬上將體育課停掉,把時間讓給其他參加中考的科目。這種行為嚴重違背了學生身心運動的發展規律,也是與終身體育的思想相抵觸的。相關管理者在這一點上需要好好反思。
四 體育考試分值在中考比重太低的問題分析
雖然國務院、教育部近年來一再強調學生體質健康的重要性,并開展了一系列的活動。但現實情況是我國小學生的體質狀況每況愈下,指標呈逐年下降趨勢。如何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好這個問題,筆者認為仍應該從中考甚至高考的指揮棒上面做文章,加大體育考試分值的比重。關于中考體育,首先應當給予肯定。第一,學生上課更會動起來,自然身體也就得到發展;第二,學習緊張之余學生會到田徑場上來活動了;第三,學校也會重視了;第四,家長不再說體育無所謂了。體育與新課程改革的目的就是“健康第一”,有了中考,這個目標的實現就能更好地完成了。
上述對中考體育存在問題的分析,并不是否定中考體育在整個學校體育改革中所起的積極作用,而是本著以學生的發展和需要為出發點,通過對問題的分析,喚起人們對中考體育的再認識。從教育的長遠利益來看,中考體育只有與教育的綜合改革相結合,與體育課程的整體改革相結合,與常規教學和平時的鍛煉相結合,學生的體質健康才能從根本上得到提升,整體國民素質才能得到提高,民族才會更加強盛。
〔責任編輯:陳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