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社會各界越來越重視素質問題。對于用人企業來說,職工素質是促進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關鍵因素,加強企業人力資源的培訓教育工作是培養人才的重要途徑。本文基于鐵路企業培訓內容與策略的界定及選擇進行探討,為全面科學地規劃好企業培訓工作提供參考。
【關鍵詞】企業培訓 鐵路職工 培訓策略
【中圖分類號】G7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2)14-0191-01
一 鐵路職工培訓研究存在的問題
培訓的內容直接決定培訓策略的選擇,而培訓策略的選擇直接決定培訓效果的優劣。當前,無論在培訓研究界還是企業,都缺乏對培訓內容分類問題的研究成果。提到培訓內容分類,大部分人會依據當前現存的培訓內容得出如下分類:新員工崗前培訓、在職員工技能培訓、管理人才培訓、基層員工培訓、企業文化培訓、操作技能培訓、法律法規學習、安全生產知識培訓等。雖然看起來相對立體多元,但是分類不清、缺乏完整的體系,也不利于培訓策略的科學選擇與培訓有效性的提高。
二 鐵路職工培訓內容的具體分類
1.言語信息方面
企業培訓中,要求員工能夠記憶一些語言或文本信息(如名稱、符號、時間、地點等描述性知識),并能夠根據需要復述出來。這些培訓內容以語言信息為載體,也是企業培訓中的基礎層次培訓,能夠為員工開展進一步的培訓奠定基礎。
2.智力技能方面
員工掌握語言信息后,要能將這些知識轉化為一定的技能并運用到實踐工作當中,解決實踐生產中的一些具體問題,形成一定的運用概念和規則辦事能力。如企業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的落實,具體施工程序與要求的貫徹,對企業規章制度的遵守等。
3.認知策略方面
認知策略培訓是對員工學習能力的培養,就是學會學習,這是促進員工自我發展的必備素質,是培訓員工如何管理自己的思考和學習的過程。如指導被培訓者自覺復習與運用所學知識、評估自己的學習過程并進行監控,提升學習效率等。
4.動作技能方面
運作技能指員工通過培訓獲得的、按一定規則協調自身肌肉運動的能力,如在施工過程中熟練使用各種工程機械的能力、熟練進行工程制圖的能力等,這是提高企業生產效率與工程質量的基本要求。
5.工作態度方面
員工態度的培訓是非常重要的,態度的學習對于企業的敬業精神與企業文化的形成關系重大。在鐵路施工中,員工的工作責任心、敬業精神與安全生產以及施工質量有著直接的關系。
以上這些分類不是完全獨立的,在很多培訓過程中各種內容會交織在一起,進行這樣的分類能夠明確不同內容所需要的不同條件與要求,為制訂培訓策略提供參考。
三 針對不同內容進行的策略選擇分析
不同的內容需要不同的內外部條件,因此選擇的方法也是不同的。所以要針對不同的培訓內容的特點與內在規律選擇不同的培訓策略。
1.針對語言信息的培訓
這方面培訓的主要任務是提供一些有意義的學習情境,讓員工盡可能地將語言信息與頭腦中的原有信息結合起來,進而構建新的知識體系。同時,要防止知識的混淆,形成清晰的知識結構網絡。在鐵路職工的具體培訓中,一方面,要重視講授的作用;另一方面,要運用靈活生動的學習方法,采取合作學習與游戲化學習等各種方式。
2.針對智力技能的培訓
智力技能培訓要提高員工解決問題的能力,就是概念與規則運用的階段。所以,員工在接受適當的語言指導后,要通過各種正反案例進行分析辨別,并不斷地復習強化。一般可通過講授法、案例分析法以及角色扮演、分組合作等方式,讓員工體驗并掌握知識技能。
3.針對認知策略的培訓
認知策略重點在于培養員工的思維方式,激發他們探究與思考的積極性,進而形成自我反思的習慣和自主學習的能力。在培訓中要善于營造問題情境,引導員工進行探究與反思,提供各種激發思維的教學方法,引導他們從不同角度進行發散思維與聚合思維,不斷進行總結與反思。
4.針對動作技能的培訓
動作技能主要依靠的是基本知識掌握以及動作的熟練化。在具體培訓活動中,目前比較通用的方法是講授示范、各種競賽活動、合作體驗等培訓方式。管理人員則可通過工作輪換、掛職鍛煉等方式進行培訓。
5.針對態度的培訓
一方面,要通過各種案例的比較,幫助員工感受到不同態度的差別及其重要性,尤其要樹立榜樣示范的作用,還可以通過各種活動與儀式等,強化鐵路企業文化培訓,促進共同價值觀的形成;另一方面要不斷強化態度,在具體培訓活動中通過正反案例分析的對比、工作崗位輪換、各種角色扮演與討論等進行訓練。
參考文獻
[1]陳新鋼.提高鐵路職工培訓效果的探討[J].上海鐵道科技,2010(3)
[2]雷長平.淺談鐵路職工培訓中的“五結合”[J].職業,2010(5)
[3]成都鐵路局.鐵路快速發展 人才培養先行——成都鐵路局改進和創新鐵路職工培訓模式的實踐[J].中國培訓,2010(10)
〔責任編輯:陳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