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為一門實踐性極強的應用課程,護理學基礎在教學中,主要目的是提高護理人才的質量,培養實用型人才,幫助絕大多數中職學生完成教學目標,將理論與實踐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著力培養學生的實踐和動手能力。而在護理學基礎課程中貫穿目標教學法則是一種在學校內進行的實踐教學,通過分組訓練,最終達到理論和實踐的結合,進而提升了中職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護理學基礎 教學 實踐 演練目標責任制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2)14-0195-01
一 演練目標責任制的概念
演練目標責任制教學,是在教學過程中以小群體形式進行分組的目標教學演練。即在護理學基礎教學中,只要授課內容涉及護理學操作技術,則將全班分為4個教學小組,分別由4名教師負責指導,每個教學小組成員為10或12人,由教師進行示范和講授,學生進行演練,最后再由教師進行評價和矯正的一體化過程。教師全程負責該組的護士職業素質的培養和基本技能的訓練,以及護理學基礎理論的講授等,在課后由學生填寫護理技能操作演練紀實冊,對自己的學習效果和學習態度進行自評,再由教師進行評價和批閱。
二 實施“演練目標責任制”應注意的事項
1.對教學目標價進行合理設計
合理設計課堂教學目標是在教學過程中實施演練目標責任制的前提。為了能使臨床實際和教學有機的結合,我們所設計的教學目標必須合理、準確,與臨床實際相貼近。同時所設計的教學目標,應該與教學大綱和護理專業的培養目標相符,做到具體、明確、科學,能夠表述清楚學生應該達到的程度和學習訓練的內容,并且能做到恰當和規范,教學目標的設計應該利于教學評價,具有可測量性和可操作性。
2.要求教師進行集體備課
演練目標責任制教學將教師的教學方法和內容進行統一,能夠有效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要求教師事先認真準備受課內容。在備課時,可以先選定一位教師進行講解和示范操作,其余教師可以在觀看之后各抒己見,表達不同的看法,最后再提煉一些共性的問題,讓大家對操作中的重要環節進行研究和探討。采取靈活多樣的方式,既要有所創新,又要保持原則上的統一。實驗技能教學方法要多種多樣,包括試聽教學、角色扮演、情情模擬、小組討論、演練、學生回示、示范講解等。
三 實施演練目標責任制教學的程序
1.上課前先對教學目標進行展示
在上課開始前,要向學生介紹和展示設計成熟的教學目標,讓學生明確課本的重點、演練的內容及應該達到的目標,通過介紹,可以讓學生充分了解實踐教學的重點,明確目標,同時又可以讓學習的問題、模擬實踐情境的設計和講解緊緊圍繞目標進行,這樣學生就可以在教師的引導下,對實踐操作技能迅速地掌握,并主動投入演練。
2.實踐技能達標教學
演練目標責任制教學的整個過程包括:目標、教學、評價、矯正、反饋、總結和評價,這是個具有反饋性和可控制性的教學。它要求教師對整個教學過程實施監控,同時對教學方向和進度要有針對性地進行調整,促進教學目標的完成。在講解護理學基礎技能知識時,要將重點放在知識目標上,進行示范講解時,側重點放在態度目標和技能目標上,教學目標不同,教學方法也要靈活多樣。講授法主要是知識目標運用的方法,以案例分析為主,配合情境教學;技能目標采用的過程是示范、演練、評價和矯正。態度目標一直貫穿在整個教學過程。教師在示范操作時,動作要準確、輕柔、態度要和藹可親、時刻表現出對病人的尊重,工作嚴肅認真、一絲不茍,用以身作則的態度來影響學生、感染學生,從細微行動中給學生以倫理道德的感染,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職業素質,又訓練了規范操作技能。
3.評價和驗證演練效果
為了對目標進行驗證,就要采取教學評價的方式,主要分為技能考核和隨堂評價兩部分,隨堂評價主要包括隨堂通過性和即時評價兩種,也稱形成性評價。課堂即時評價主要是評價語言溝通能力和各項技能的操作規范。規范操作主要包括意外處理、敏捷性、連貫性、完整性和準確性五個方面,評分方法是5分制;語言溝通包括語調、語音的柔和、語言表達的準確、通俗、禮貌、清晰五個方面,評分法也同樣是5分制。
隨堂通過性考試是指學生通過考試來檢驗每項護理操作技能演練的程度;結業技能考核是指整個護理學基礎課程結束后,對學生進行的操作技能綜合評價,也稱綜合性評價。教師將學生必須掌握的十項護理技能通過模擬情景,來設計案例,通過采取隨機抽簽的方式進行考核,既包括理論知識,又包括技術操作。考核評分包括知識運用、尊重病人、儀容儀表、操作程序與質量、語言溝通、用物準備和整理。
四 結束語
通過在護理教學中引入演練目標責任制,能夠將籠統抽象的教學變得具體、明確,具有可測量性和可操作性,便于師生很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學目標。它通過講練結合、操作演練、分組教學,利于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便于迅速做出反饋,通過教師隨時隨地地指導、矯正、規范操作,能夠使學生試聽感覺協調并用,幫助學生很好地掌握護理基礎學科的學習。通過操作技能和理論知識的學習,進一步提升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周紅、敖薪、嚴婧、龔愛萍、費楊、謝斐、顧覺醒、胡艷紅.參與式教學法在護理學基礎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護理研究,2010(11)
[2]張珊、宋永慧、鄧婷婷.“雙證”制要求下的護理學基礎教學改革探索[J].中國當代醫藥,2010(17)
[3]李運梅、陳運香、涂曉燕、陳盛智.多種教學法在《護理學基礎》實踐教學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0(11)
[4]賴雪花、朱瑩瑩、何宗池.護理學基礎實驗課教學模式改革與實踐[J].護理研究,2010(13)
〔責任編輯:陳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