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認為電工基礎課程涉及面廣、理論性和實踐性都很強,采用項目教學法、目標明確、針對性強等教學特點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鍵詞】電工基礎 項目化教學 探討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2)14-0196-01
電工基礎課程是電工電子技術應用、數控技術應用、汽車維修等專業的核心課程,其教學目標是使學生具有相關專業中等應用人才所必需的安全用電、直流電路、交流電路、磁場與電磁感應、變壓器、儀器儀表、元器件等知識和儀表使用與制作,元器件識別與檢測,以及常用交流電路的安裝與測試、三相電源與負載的安裝與測試等技能。由于這門課程涉及面廣、理論性和實踐性都很強,對于基礎較差的中職學生來說,理論學習上的難度與生產、生活經驗的不足,容易造成理論學不好而實踐又不會的兩難局面。采用項目化教學,目標明確、針對性強等教學特點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 電工基礎課程項目化教學的新要求
傳統的電工基礎課注重理論,而項目化教學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性,從培養目標到教學內容,從體例結構到評價方法等方面都有新的要求。
第一,在培養目標上,電工基礎的項目化教學突出了以技能為目標的價值取向。筆者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結合社會需求,認為該課程的培養目標有八條:會使用常用電工儀器儀表與電工工具;能進行安全用電操作與急救;能進行鉗工技能操作;能進行登高作業操作;能進行各種導線連接;能測量電氣設備工作狀態組;能安裝家居用電線路;能安裝工業電度表。因此,培養目標注重以學生的技能為價值取向,重視培養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和水平。
第二,在內容安排上,電工基礎項目化教材整合了各學科內容,更加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以往電工基礎的教材版本較多,從內容安排上來看,都是按照直流電路→電容→磁場和磁路→電磁感應→正弦交流電路→三相交流電路→變壓器的線索,按照知識邏輯體系編排,大同小異,不同的只是內容的增減,另有配套的《電工基礎實訓》?,F在采用的項目化教材,是按照安全用電→常用直流電表的使用與制作→常用電磁裝置的測試與使用→單相交流電路的制作與測試→三相交流電路的制作與測試的線索,按照技能培養的邏輯體系編排,整合了電工基礎、電工儀表與測量等多學科內容。淡化了理論的推導、概念的記憶和原理的分析及習題的運算,而重視學生閱讀和分析電路原理圖,會使用設備等,也就是說要讓學生先知道怎么做,為什么這么做則不過分強調。
第三,在體制結構上,電工基礎的項目化教學改變了以往過分注重知識的邏輯性,突出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思想。電工基礎的項目化教學教材按照任務目標、讀一讀、做一做、任務評價、任務拓展的體制編寫,把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注重了發掘學生的創造潛能。
第四,在評價方法上,改變了傳統的評價方法—— 一張試卷定成績,忽視了教育、改進、反饋與激勵的功能,強調了評價的甄別、選拔、鑒定能力。電工基礎的項目化教學,要注重過程和反思。學生通過項目來完成學習過程,注重了技能,削弱了理論知識,有些內容試卷考不了,如果沒有恰當的評價也是不行的,因為沒有必要的檢測手段就不能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根據職業學校教學的任務和學生的特點,評價可分為五個環節:學生自評和互評、教師點評、對照反思、集體交流和修改任務,不僅可以促進學生發展,而且能提高教學效果。
二 電工基礎課程項目化教學的開展要求
按照“以崗位技能為本位,以職業實踐為主線,以項目課程為主體”的總體設計要求,以培養學生對電路的制作、安裝和測試能力為目標,突出知識與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具備本專業高素質勞動者和高技能應用人才所必需的電路基本理論,分析計算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同時培養學生愛崗敬業、團結協作的職業精神。為此,開展本課程的項目教學,要做到以下幾點:
首先,在教材內容組織上,一是教材應以學生發展為主線,突出以學生為本,做到項目內容文字簡練,圖文并茂;二是加強項目實踐的內容,突出使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培養動手能力;三是要實現教材空間的拓展,開發和利用網絡課程資源,將本專業新知識及時補充進教材,以貼近本專業的發展,服務學生成才的需要。
其次,在教學模式的把握上,一是教學應以項目為魂,緊密地結合職業技能培養與考核,立足于加強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養成,做到理論與實際的緊密結合;二是注重創設工作情境,采用多種教學輔助設備,如采用多媒體等,介紹本專業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的發展趨勢,使學生的學習貼近生產現場,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三是進行產學合作。要利用本行業典型的生產企業資源,進行產學合作,建立開放的實驗實訓基地,使職業技能鑒定、實驗實訓、現場教學合一,滿足學生綜合職業能力培養的要求。
最后,在課程評價的運用上,一是改革考核手段和方法,使實踐性環節的考核、過程考核和結果考核相結合;二是評價主體多樣化,可以是教師、學習者、管理者、實習單位;三是采用多元考核,結合課堂提問、學生作業、項目測驗、實驗實訓、技能競賽及期末考試情況,綜合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四是注重學生操作能力和實踐中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考核,對在學習和應用中有創新的學生要給予鼓勵,綜合評價學生能力。這樣的評價方式,既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又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更體現了職業教育的教學模式與特征。
三 結束語
綜合上述,項目化教學突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通過解決一些現實問題來實現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大大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使學生的操作能力、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有很大的提高,這種教學模式是可取的、有實際價值的。
〔責任編輯:陳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