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物理教學中要善于把物理知識同日常生活、科學社會知識等有機地聯系起來,通過一些有效的途徑,來貫徹理論聯系實際的基本原則,不斷提高學生用所學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關鍵詞:物理教學;理論聯系實際;途徑
物理課程標準提出物理教學要充分體現“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理念。因此,中學物理教學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讓學生運用物理知識解釋生活中的物理現象,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即物理教學要貫徹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但要有效地貫徹這一原則,教師必須善于把物理知識同日常生活、科學社會知識等有機地聯系起來,通過一些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法,力求將物理知識、物理規律貼近生活,切中學生的脈搏,不斷激發、強化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一、將物理教學與現代生活中的重大課題聯系起來,使學生認識物理學對社會發展的重要影響,使其重視物理學科的學習
科學知識無時不在影響著人們的現代生活。只有具備一定的科學知識,才能滿足日常生活的需要,才能在現代生活中有立足之地。物理知識正在成為社會生活常識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教學中把物理知識同社會生活中的重大問題聯系起來,如把能源問題、資源問題、環境問題、空間開發問題等作為物理教學的展開點,以此引起學生重視,增強社會責任感,了解物理學的社會意義。
結合當今世界面臨的能源需求量大而資源又相對匱乏的實際,在能量教學中使學生認識節約能源的必要性,以及充分利用常規能源和開發新能源對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意義。
二、將物理知識的傳授與介紹現代化科學技術緊密結合,提高學生對物理學科重要性的認識,使其樂意學習物理
現代科學技術的領域十分廣闊,聯系物理教學的內容廣泛而生動。請看下面實例:(1)結合光的傳播的教學介紹光導纖維通訊技術;(2)結合導體和絕緣體的教學介紹半導體材料的應用技術;(3)結合電阻的教學介紹超導技術。必須注意要聯系現代技術,不能不顧學生知識水平而講得過深,也不能糾纏技術細節而占用過多時間,防止沖淡教學主題。教師應該深入淺出,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輔以模型、計算機多媒體等教學手段,簡略介紹技術的內容、應用情況和前景,著重講清它與所學物理知識的聯系。
三、廣泛利用生活中的各種物理現象,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感性材料,幫助學生加快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學會物理
觀察認識物理現象,是學習物理的基本方法和出發點。課堂上的演示和學生探究實驗,可以向學生展示典型的物理現象,創設探索問題的物理環境。但課堂上的觀察和實驗在數量、時間和空間上畢竟有限,不可能把涉及的物理現象都演示出來。列舉生活中的有關物理現象,則可以彌補課堂上觀察、實驗的不足。學生生活中所接觸的物理世界是十分豐富的,教師要善于尋找學生熟悉的、與教學內容聯系緊密的實際事例,與課本上的理論知識結合起來,使之上升為理性知識。學生通過熟悉的實例,獲得豐富的感性材料,再結合課堂的演示和理論學習,會對(下轉第60頁)(上接第59頁)該知識點產生一個清晰牢固的認識,從而完成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飛躍。
四、引導鼓勵學生用物理知識解釋生活中的各種物理現象,解決簡單的物理問題,幫助學生加深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學活物理
生活中處處有物理知識,初中生運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大有用武之地,教師在教學中要努力發掘并引入這些問題。初中生受多方面的條件限制,教師在教學中需對學生加以恰當地引導,幫助學生逐步學會透過現象認識事物的本質。
解釋物理現象就是用物理知識去說明事物的物理本質。在回答這些問題時應該要求學生把問題中的生活語言轉化為物理語言,解釋要緊緊依據物理知識而不是生活經驗。做出判斷或提出方案就是運用物理知識對問題的給出做出肯定或否定的結論,或制訂解決問題的具體行動計劃。針對提出的方案,在條件允許時讓學生設計實驗并親手操作,體會“發現“和”成功“的喜悅,從而激起學生強烈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激發學生的潛能,發展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的能力。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聯系實際的途徑很多,無論采取哪一種途徑,都應注意以下三點:(1)實際內容應與所學內容存在緊密聯系。(2)聯系的深度要合適,既不能過于膚淺也不能過于專業。(3)聯系實際量要適中,既不能脫離實際只講專業知識,也不能費時過多沖淡知識的教學。
總之,通過這些理論聯系實際的有效途徑,會一步步使學生從對物理感興趣到重視物理、熱愛物理以致學會、學活物理,從而大大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為他們目前乃至今后的物理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作者單位 河南省洛陽市第五十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