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本實驗動態測定高鹽飲食大鼠在食用高鹽不同時期腦干基底部 ET、CGRP含量的變化情況。
方法:把4%NaCl液體500ml裝在500ml水瓶中,讓2 月齡SD大鼠每天自由飲用,共持續10周時間,即可形成高血壓動物模型,該模型動物同時伴有心臟肥厚,血管壁中層增厚等血管重構現象。10周后麻醉宰殺SD實驗大鼠,速將大鼠置于冰盤上斷頭分離腦干、稱重,沸水浴10分鐘,置玻璃勻漿器, 加入1 mol/ L 預冷的醋酸( w/v =1∶5) 勻漿, 低溫離心( 4500rpm×10min,4℃),取上清液置于聚丙乙烯塑料試管中加 PELH 液補充至 3ml, 所取血液迅速置于含 10% EDTANa2501和100l 抑肽酶試管中, 混勻低溫離心( 4500rpm×10min, 4℃) , 取上清液置于聚丙乙烯塑料試管中,所有樣本均于-70℃低溫冰箱中保存。樣本收集齊后行一次性用南京建成出品的ET 和CGRP 放免藥盒進行測試,操作程序嚴格按各藥盒說明進行[1]。然后用放射免疫酶聯法測試ET、CGRP含量。
結果:2月齡大鼠經過10周高鹽飲食后導致高血壓,其腦干勻漿組織中的ET含量均明顯高于同齡SD大鼠腦干勻漿組織中的ET含量(P<0. 01)。而12月齡大鼠腦干ET含量均明顯高于2月齡大鼠。
結論:①高鹽飲食可以導致高血壓;②高血壓的形成和發展可能與高水平的ET含量和較低的CGRP含量有關;③老齡化也是高血壓一個不容忽視的原因。
關鍵詞:ET CGRP 高血壓 高鹽飲食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2-0008-01
1 材料與方法
1.1 實驗動物。2月齡SD大鼠100只,體重90~140g,12月齡SD大鼠50只,體重100~160g,購自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實驗動物中心, 將2月齡SD大鼠隨機分為2組,即:對照組150只,造模組50只,12月齡SD大鼠50只裝在一個籠子內,即對照組II50只。3組大鼠分裝在3個大的動物飼養籠中,在同一條件下,用顆粒型普通大鼠飼料喂養,飲用自來水,適應性喂養1周。
1.2 高鹽飲食高血壓動物模型建立。將3組大鼠同樣喂養的基礎上,給造模組50只SD大鼠每天加入4 %NaCl液體500ml,SD大鼠每天自由飲用,共持續10周時間[3]。
1.3 樣本收集及測定。10周實驗結束后,將所有大鼠,用20%烏拉(0.6ml/100mg)胸腔內注射麻醉,同時迅速將大鼠置于冰盤上斷頭分離腦干、稱重,沸水浴10分鐘,置玻璃勻漿器, 加入1 mol/ L 預冷的醋酸(w/v=1∶5) 勻漿, 低溫離心(4500rpm×10min,4℃),取上清液置于聚丙乙烯塑料試管中加 PELH 液補充至 3ml, 所取血液迅速置于含 10% EDTANa2501和1001抑肽酶試管中, 混勻低溫離心(4500rpm×10min, 4℃) , 取上清液置于聚丙乙烯塑料試管中,所有樣本均置于-70℃低溫冰箱中保存。樣本收集齊后一次性用南京建成出品的ET和CGRP放免藥盒進行測試,操作程序嚴格按各藥盒說明進行。
1.4 統計處理。各組測定結果以表示, 用電子計算機進行各組均數和各組均數間差別顯著性檢驗(P檢驗)。
2 結果
表 各組SD大鼠腦ET、CGRP的變化比較(X±S,n=50只)
組別ET(pg/mg)CGRP(pg/ml)
對照組Ⅰ7.76±2.07**157.26±32.81**
對照組Ⅱ6.37±1.9441.02±27.50
造模組1.91±5.18**395.43±40.00
3 討論
本課題采用動物作為實驗研究對象,研究高血壓的病因及生化指標的變化,課題結果顯示: 2月齡SD大鼠高鹽飲食高血壓SD大鼠腦干中 ET水平明顯高于同齡正常血壓SD大鼠的含量(P<0.01),而 12月齡的正常血壓的SD大鼠腦干ET含量又明顯高于2月齡的含量(P<0.01)。2月齡高鹽飲食高血壓SD大鼠腦干CGRP 含量低于2月齡和12月齡SD大鼠的含量,并隨鼠齡增加,其含量逐漸下降。結果提示:①造模組SD大鼠每天加入4%NaCl液體500ml,共持續10周時間,所有大鼠都出現了高血壓,說明長期高鹽飲食可以形成高血壓,建議我們平時最好低鹽飲食;②2月齡高鹽飲食高血壓SD大鼠腦干和血漿中 ET水平明顯高于同齡正常血壓的SD大鼠腦干和血漿中 ET含量(P<0.01),而 12月齡的正常血壓SD大鼠的腦干和血漿ET和血漿CGRP 含量低于2月齡WR的含量(P<0.01)。
有報道[5],在高血壓狀態下, 腦組織缺血范圍比正常血壓狀態下大,而且恢復差, 除與側支循環血管的損害有關外,也可能與ET 的過量釋放有關。本實驗結果說明, 在中樞和外周高水平的ET 含量和較低水平的CGRP 含量可能與高血壓的形成、維持和發展有關。局部腦缺血后, ET在高血壓狀態下持續處于高水平,不利于側支循環的開放,而可能加速缺血性腦損傷的發生和發展, 此亦可能是臨床高血壓性腦梗塞患者恢復慢,療效差的一個重要原因。
參考文獻
[1] 彭英,黃如訓,李湘平等.高血壓致腦血管損害及其對腦梗塞影響的實驗研究[J].中華醫學雜志2011,14(11):100
[2] 馬維紅,李琦.高血壓流行及危險因素調查現狀[J].內科,2010,2(15):201-203
[3] 彭英,黃如訓,徐鐘源,等.高血壓及局部腦缺血后AII,ANF在下丘腦和血漿中的含量變化[J].中國病理生理雜志,2008,7(15):705-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