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激光淚道成形術聯合淚道內注入藥物α-糜蛋白酶治療慢性淚囊炎的臨床療效。方法:采用KTP淚道激光聯合淚道內注入α-糜蛋白酶,0.85%生理鹽水,治療慢性淚囊炎患者52例68眼,隨訪3個月,對淚道沖洗以淚溢癥狀為標準進行療效觀察。結果:α-糜蛋白酶6個月沖洗通暢率最高為82.35%,生理鹽水組為61.76%,兩組比較差異有非常顯著意義(P<0.01)。結論:采用KTP淚道激光聯合淚道內注入α-糜蛋白酶是效果穩定且成功率較高,是臨床治療慢性淚囊炎的較好方法。
關鍵詞:α-糜蛋白酶 淚道激光【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2-0015-02
慢性淚囊炎在臨床上是一種常見病,患者較為痛苦。治療上常規行鼻腔淚囊吻合術。但該手術損傷較大,術后影響患者美容。自90年代以來,用激光治療淚道阻塞性疾病,國內已連續有報告,其治愈率92.4~95.2%[1]但單純淚道激光成形術后由于阻塞部位纖維化瘢痕增生而出現阻塞復發,醫師們曾嘗試激光術后將素高捷療眼膏,透明質酸鈉、絲裂霉素注入淚道,但因為會引起眼部及吞入腹腔引起黏膜壞死等不良反應而放棄,因而我們采用淚道激光成形術聯合α-糜蛋白酶治療慢性淚囊炎,取得了良好效果,現我們自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采用KTP淚道激光聯合淚道內注入α-糜蛋白酶治療慢性淚囊炎患者52例68眼,隨訪3個月進行療效觀察。
1 臨床資料
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門診經裂隙燈檢查排除急性結膜炎,眼鼻部外傷所致的骨性淚道阻塞,高血壓病及血液系統疾病等全身及眼部其他疾病。淚道沖洗檢查確診為慢性淚囊炎患者52例68眼,根據年齡,性別分組后隨機分為:①α-糜蛋白酶組;②生理鹽水組,每組34眼。患者經常規淚道沖洗無膿液和沖洗液自鼻腔流出,病程平均3-40年。
2 儀器設備
帶光纖的Nd:YAG淚道激光機,波長1.064μm,脈沖頻率5~40Hz,輸出功率3~6W;特制9號,8號空芯淚道探針,常規淚道沖洗物品,淚點擴張器,淚道沖洗針頭。
3 術前準備
3.1 術前常規。用0.85%生理鹽水淚道沖洗,確定阻塞部位。慢性淚囊炎患者,術前用慶大霉素溶液加地塞米松混合溶液沖洗淚道,每日1次,同時點用氧氟沙星滴眼液,至淚道沖洗無膿性分泌物溢出,淚囊炎癥控制后再行激光治療。
3.2 器械設備。武漢華工激光工程有限公司生產HGL-MYK10型帶導光纖維倍頻YAG(KTP)淚道激光機,波長532nm,功率0~10W,光纖直徑0.4mm,9號空芯淚道探針(帶有針芯)。
4 治療方法
4.1 患者取仰臥位,1%麻黃素滴鼻液棉片置于中鼻道及下鼻道5分鐘,愛爾凱因作表面麻醉,對特別敏感的患者可用1%利多卡因注射液做滑車神經及眶下神經阻滯麻醉,用淚點擴張器適度擴張淚小點。左手將眼瞼向反方向繃緊,以消除淚小管的生理彎曲,將帶針芯的淚道套管探針自下淚小點進入淚小管,依淚小管走行輕輕插入至阻塞處,抵達阻塞區后稍后退,撥出針芯,插入導光纖維對準阻塞區,用單次脈沖400mJ頻率30Hz對阻塞處連續擊射,每次擊射持續20s,至阻力消失有落空感后,撥出導光纖維,用生理鹽水沖洗淚道,如患者訴口腔或鼻腔內有液體流入,提示淚道通暢,如無液體流入,再將淚道探針芯插入慢慢向前推進至鼻淚管走行方向,如遇阻塞撥出針芯,插入導光纖維再次連續發射激光直到有落空感,再次以生理鹽水沖洗,患者口或鼻腔流入,提示淚道通暢,至整個淚道通暢后將配制好的0.2g/Lα-糜蛋白酶0.5ml注入淚道,邊注射邊抽出套管針,保留5分鐘,用生理鹽水30ml充分沖洗淚道,結膜囊及角膜,并囑患者吐出沖洗液,注入適量的典必舒眼膏。
4.2 術后處理。囑患者勿擠壓淚道,復方妥布霉素滴眼液,雙氯芬酸鈉滴眼液點眼2周,1%麻黃素滴鼻,連續1周,慶大霉素注射液和地塞米松混合液沖洗淚道,每日1次,連續5天,通暢者改為3天沖1次,而后每周沖1次,持續1個月。每次使用較粗的淚道探通針,留置20分鐘后再注入典必舒眼膏。
4.3 注藥方法。用0.85%生理鹽水注入淚道,以患者鼻腔或口腔感到有液體溢出為準;α-糜蛋白酶自插入空芯探針注入,并邊注藥邊將探針撤出。每隔1周行淚道沖洗后按組別分別將以上2種藥物注入淚道,持續2個月,隨訪3個月。
5 觀察指標
以術后6個月患者淚溢及淚道沖洗是否通暢為標準。治愈:沖洗淚道通暢且無淚溢;無效:沖洗淚道不通暢,有粘液或膿性分泌物溢出,淚溢癥狀無緩解。觀察3個月。
6 統計方法
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0.01為顯著性差異指標。
7 結果
2組病例共68眼,均為一次穿通。術后6個月α-糜蛋白酶組34眼中有28眼沖洗通暢,通暢率達82.35%,生理鹽水組34眼21眼沖洗通暢,通暢率為61.76%,兩組間比較差異有顯著意義(X2=9.31,P<0.01)。
8 討論
慢性淚囊炎常繼發于鄰近的鼻腔、副鼻竇的感染,形成周圍組織的炎癥[2],下淚道阻塞致使淚液潴留,使淚囊內容物增加,細菌容易滋生。滯留在淚囊內的分泌物積聚,造成細菌繁殖和淚囊壁炎癥[3]。
α-糜蛋白酶是上海其勝公司生產的,它具有促進上皮細胞生長,抑制成纖維細胞生長的生物學特性,可以減少膠原纖維形成,達到預防粘連的目的,并具有一定的黏性和彈性,為創面的修復,淚道黏膜上皮的生長提供了空間。通過細菌培養抑菌試驗證明其還有抑菌作用,可降低機體的感染機會,并可對慢性淚囊炎的致病菌起到抑制作用,是一種無毒、無刺激性、無免疫抗原性,組織相容性好,在體內易被吸收的藥物。于淚道激光術后注入淚道治療慢性淚囊炎,國內尚未見報道,臨床實踐證實,這種治療方法對于提高手術成功率,減輕患者痛苦,防止術后淚道粘膜粘連有很好的作用[3]。加之手術時間短,費用低,患者樂于接受,使患者的生活質量得以改善。參考文獻
[1]鄭曉龍,賀玲.淚道激光成形術療效分析[J].中國眼耳鼻喉科雜志,2003,(3):49
[2]王峰,蘇穎主編.淚器病學[M].哈爾濱: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78~79
[3]焦洪新,顧其勝,王民選等.殼聚糖對骨關節手術后防止粘連的作用[J].中華手外科雜志,1998,14: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