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R224.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2-0086-02
郁樹海主任,祖籍天津,畢業于天津中醫學校,現任寧河縣中醫醫院推拿針灸科主任,從事中醫工作32年,獲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級按摩師證書,首屆中華中醫藥學會全國脊診整脊推拿百名優秀臨床骨干獎,中華中醫藥學會“全國中醫整脊推拿優秀人才獎”,任天津市中醫藥學會推拿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刺絡拔罐專業委員會天津分會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
郁樹海主任,崇尚醫學,畢業后多次進修學習,80年代初師承賈慶祥老師,啟蒙老師白云喬指點(李老李墨林學派),手法別具一格。后又師從天津陳志華、王金貴和北京孫呈祥等國內推拿行業領導專家指教,進行了系統而深入的研究學習。所學后在寧河中醫院懸壺濟世,專治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癥等疑難疾病,屢見奇效。并多次指點、傳授本院及社會推拿人才。
本人與郁樹海主任共同工作近20年,深為其工作態度,治學嚴謹,功力之深厚所折服。從診斷到治療以及善后無不為人嘆服。其手法穩準、輕巧、安全無痛、應變力強,時而凝重深透,時如行云流水,一氣呵成整個治療過程充分體現著一種形體和藝術的美,每每觀之,無不令人嘆為觀止。
郁氏推拿手法分為診斷手法、放松手法、治療手法以及善后整理手法,每處手法都顯示出其獨到之處,正如《醫宗金鑒·正骨心法要旨》所描繪的“知其體相,識其部位,一旦臨證,機觸于外,巧生于內,手隨心轉,法從手出”,診斷手法其準確,手法其精準沉穩,無不顯示其深厚的功力。
診斷手法,首先以中醫的整體觀念為指導,采用四診合參,結合現代醫學的檢查方法如CR、MR、CT等高科技手段,排除禁忌癥,如骨折、腫瘤、結核等,然后用脊診的方法,采用觸診三部曲,即一看、二摸、三思辨的診斷思路,細心觀察,手摸心匯,最終都能獲得精準的診斷,其手法之沉穩精準,無不顯示其強者的自信。
放松手法,首先醫者以放松的心態,指揮自己充分舒展的肢體以其無為去放松患者的肢體,在治療前囑患者心態和肢體充分放松去接受治療,而醫者則去充分放松患者的肢體,最終以患者充分放松為目的。醫者在做放松手法的同時,充分體會與患者相接觸肢體下的感覺,對于軟性的、凹陷的、條索樣的、喜按的等虛性陽性點,通過放松的手法將其逐步消散,對于較大的虛點,可分次將其消散;對于骨性的、實性的、凸出的、拒按的等實性陽性點,在腦海中與診斷中的定點進行對比,并進行記錄,以備治療手法中進行調整和消除。
治療手法,意在醫患雙方充分放松的基礎上,選用適宜的體位,頸椎以定點旋轉復位法為主其旋轉角度充分舒展旋轉至最大角度,力線準確的達到患椎之陽性反應點上,然后瞬間旋轉75度角用力??陕牭娇︵曷?,診察陽性反應點消失,手法完成;胸椎以定點掌旋推法為主,用豌豆骨吸定陽性反應點,用寸力向脊柱內側旋轉,注意下壓力不可傳導至胸前壁,從而避免產生不良后果;腰椎以腰椎斜搬法為主,旋搬前先使患者充分放松,在做好準備工作時,選擇好定點與動點,發力前要調整好力線,使力點交叉落在所要調整的椎體上,并在患者關節充分打開下,瞬間旋轉用力,??陕牭娇︵曷暎址ㄍ瓿桑还桥鑴t以壓臀旋髖側扳法、屈膝屈髖側扳法為主,手法要領基本與腰椎調整相同。
整理手法,以放松手法為主,以使患者全面放松為目的,每能使患者都有無限的回味感,最大限度地減輕患者的痛苦。
整套手法充分體現了郁氏手法的獨到之處,診斷手法的精準,從放松手法、治療手法以及善后整理手法,無不示其松、動、靈、活,行云流水,動作優美,每部手法都顯示出其沉穩深透,錯落有序,從不因事,使治療時間的短促,而使治療顯得雜亂無章,有頭無尾,體現了其手法的藝術性和治療的嚴謹性,充分顯示出大家風范,治療效果顯著,更是治療脊柱相關疾病不可多得的療法之一。
郁樹海主任在治療思路上主張遵循中醫理論的整體觀辯證施術。他認為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調整人體的每一部分,必須從全局出發,著眼于整體,對于每一個局部病變,絕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是從整體著眼,對其相關的部位,都認真詳細地進行檢查,總結各種相關醫學檢查信息,通過辯證分析,綜合研究,得出正確的結論,做出準確無誤的診斷結果,本著歸原達正的原則,制定出治療大法,治療上采用筋骨并重,骨正筋柔的思路,而實際操作則本著“手法者無法,象形者無形”,無論從西醫的肌肉、神經、血管、骨骼的解剖觀出發,還是中醫的經絡、腧穴出發,手法都不是簡單的外形,而要有其內涵。例如拿肩井,以雙拇指捏提的動作,初學者亦能為之,而若想使其穴位得氣,則必須定位準確且有深厚的內功和指力,才能使氣血按照醫者的意念運行,經氣得通,病自能愈。
在治療大法上,郁樹海主任亦主張本著大整脊的宏觀思路,每每從整體出發,多靶位著眼,多部位進行綜合的合理治療,盡最大努力增加疾病的向愈性,在治療理念上,從不拘泥,即《素問·主真要大論》“謹守病機,各司其屬”,主張標本兼治,內外兼施。中醫認為身體的變化“有諸內必行諸于外”,對于身體的外在病理表現的調整是必要的,而又有“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因此從身體內部采用中草藥內治的方法,調其內虛,通其瘀阻,亦是非常必要的。
總之,在治療上郁樹海主任運用自己的獨特手法,再結合本科獨創的有效方劑,每每臨證,得心應手,內外結合,相得益彰,都能獲得滿意的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