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圖分類號】R224.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2-0093-01
顳頜關節功能紊亂征(TMJDS), 又稱考斯登( Costen)綜合征, 是指參與顳下頜關節咀嚼、發音、吞咽和表情等咀嚼肌系統出現相關臨床癥狀及體征,主要表現為顳下頜關節區疼痛、下頜關節運動障礙和運動時有彈響等三大癥狀,為口腔頜面部常見病,發病多影響一側關節,亦可累及雙側。由于罹患關節咬合運動頻繁, 故病期較長, 常常反復發作, 難以治愈。筆者自2009 年8月以來, 采用推拿結合超激光治療TMJDS, 取得了較為滿意的臨床效果, 現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收集2009年6月~20012年6月龍崗區人民醫院康復科門診顳頜關節功能紊亂癥患者80例,采用PEMS3.1產生隨機數字, 合格病例納入本實驗, 依納入順序按隨機數字分為2組, 采用推拿結合超激光治療為治療組, 以藥物治療為對照組。治療組40例,男12例,女28例;年齡18~56歲,平均31.5歲;病程4d~1年,平均2個月,單側29例,雙側11例。對照組40例,男13例,女27例;年齡21~53歲,平均31.7歲;病程3d~11月,平均2個月,單側26例,雙側14例。2組性別、年齡、病程等基線水平相同,經統計學處理差異均無顯著性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和排除標準。
1.2.1 參照《口腔頜面外科學》[2]中有關顳頜關節功能紊亂癥的診斷標準:①常有關節疼痛,開口受限,彈響和雜音;②X線早期關節位置正常,后期可出現關節頭或關節凹形態改變。
1.2.2 排除標準:①診斷明確的風濕類患者及有其他嚴重系統性疾病者,如;嚴重高血壓、心臟病、精神疾患、骨質疏松、局部感染、腫瘤、結核患者;②經X線提示關節結構器質性病變;③合并心血管病或造血系統嚴重疾病;④資料不全者及未按規定治療無法統計療效者。
2 治療方法
2.1 治療組。采用推拿結合超激光治療。
(1)推拿治療①患者取仰臥位,醫者坐于患者頭側,先用一指禪推法或拇指指腹輕揉顳下頜關節區及冀外肌,以促進血液循環,緩解冀外肌痙攣;②醫者用拇指或中指指腹按揉聽宮、下關、頰車、翳風、合谷及阿是穴等,使之有酸、脹、麻感,以調和氣血,提高痛閾,減輕疼痛。③患者張口位,醫者用一手大魚際按于健側下頜部,另一手大魚際按在患側顳部,扶健側之手向對側發力,此時常可聽到關節彈響聲,然后醫者一手固定于頭頂,另一手掌托住下頜骨,作左右、上下旋轉運動,以滑利關節。④醫者用按摩膏涂于面部壓痛部位,先用掌根在局部按揉,后行小魚際擦法,以透熱為度,結束推拿治療。
(2)超激光治療 超激光采用日本東京醫研株式會社研制的Super-LizerHA-2200S疼痛治療儀。選B型照射頭,直接照射顳頜關節,周期(ON:OFF)為2s:4s,按輸出功率為80%~90%,每次照射20min。每天1次,連續7d為1個療程,2個療程后統計療效。
2.2 對照組。給予阿司匹林腸溶片( 南京白敬宇制藥有限公司)100mg/次,每日3次。
3 療效標準與結果
3.1 療效標準。痊愈: 臨床癥狀完全消失, 顳下頜關節無疼痛, 彈響消失, 張口度大于3.5cm,咀嚼功能恢復正常;顯效:臨床癥狀基本消失,張口度大于3.0cm并小于3.5cm,僅張大口或顳下頜關節活動頻繁時稍有不適; 有效: 臨床癥狀及體征有所好轉,張口度大于2.0cm并小于3.0cm,但未全部消失;無效:經治療2個療程后無任何變化。
3.2 結果。表1結果顯示:經過2個療程治療后,治療組的療效優于對照組(P<0.05)。
4 討論
臨床推拿上我們采用理筋手法與關節整復手法并用,目的主要在于消除翼外肌功能亢進,解除翼外肌痙攣,修復關節盤后區的損傷。一指禪推法、揉法、按法、擦法、點法等理筋手法可以緩解肌肉痙攣,松解粘連,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從而達到糾正顳頜關節功能紊亂的作用。手法整復顳下頜關節能使關節盤恢復到正常位置。
超激光治療儀又名直線偏光近紅外線治療儀, 采用世界最新光電技術, 選擇600-1600nm的波長,對人體組織穿透力強,照射深度可達5cm,利用其光能、光電磁場、輻射熱能、直線偏振光作用,能擴張血管、改善血液循環、促進活性物質產生及致痛物質代謝,促進淋巴循環,能解除顳頜關節咀嚼肌群痙攣,恢復痙攣所造成的缺氧狀態, 使炎癥吸收和水腫消退。另外, 超激光對皮膚黏膜產生的熱和光化學作用,又能使機體內腓肽被激活,腦內神經遞質水平發生改變,使局部組織的五羥色胺含量降低而達到鎮痛作用。超激光還可以增加細胞能量,使具有高能鍵的ATP變成ADP,改善肌肉能量代謝,從而達到提高痛閾,松弛肌肉,緩解關節僵硬的目的。
推拿配合超激光治療, 兩者作用相互協同, 對顳頜關節功能紊亂綜合征有較好的療效。同時患者要養成良好的咀嚼習慣,避免開口過大(如打哈欠、大笑等)、偏側咀嚼、咬嚼生冷硬物,及時消除有害刺激,如拔除阻生牙、修復缺牙、矯正錯合等,積極配合醫生治療,并可自我輕揉患側顳下頜關節部,從而收到滿意的療效。
參考文獻
[1]邱蔚六.口腔頜面外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318
[2]羅才貴等.推拿治療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234~235
[3]劉再高.推拿治療顳下頜關節功能紊亂癥38例[J].按摩與導引,2008,24(4):26
[4]樓惠軍,任穎,張濟蘭,等.GaAALAs半導體激光治療顳頜關節功能紊亂綜合征[J].現代康復,2001,5(4):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