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2-0106-01
口腔診室內存在著多種細菌和病毒,我國又是乙肝高發的國家,人群約有10%的乙肝表面抗原陽性攜帶者,HIV陽性患者約占人口比例的萬分之六,一般門診病人又不愿在就診前做相關檢查,在治療過程中四濺的飛沫有可能使醫護人員的皮膚,鼻粘膜,眼角膜接觸到病人的體液,因此口腔科的醫護人員經常暴露在多種職業危險中,對口腔職業危險因素的分析有助于醫護人員的自我保護。
1 生物因素
口腔科患者多,病情隱蔽,以目前的就診條件無法做到在就診前對每一個患者進行必要的檢查,而口腔治療中的高速手機,超聲潔牙機,噴沙機等器材的使用都可以產生大量的帶菌微粒,氣溶膠懸浮在空氣中,附著在物體表面,可污染醫護人員的皮膚,鼻粘膜及眼角膜等。
防護措施:
(1)個人防護設備:工作服,口罩,帽子,手套,防護面罩,護目鏡等,這些是防止直接感染物的屏障。病人就診前用1%過氧化氫液漱口也可減少飛沫污染。
(2)洗手和及時更換口罩:必須嚴格按照洗手6步法洗手,次序和時間嚴格按要求執行,戴手套前及脫手套后都要洗手??谡肿詈眉皶r更換,不要長時間不換。
(3)加強環境管理:診室內保持空氣流通,表面要用含氯的消毒劑擦拭2次,紫外線燈每日需照射1小時。
(4)消毒滅菌:口腔科必須做到一人一消毒,,酶溶液浸泡,包裝封口后使用符合國家規定的消毒鍋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2 物理因素
(1)針刺,利刃的割傷是醫護人員的職業事故:開放性傷口很可能感染一些疾病,尤其象乙肝,HIV等經血液傳播的疾病。
(2)X線輻射:放射防護專業性較強,口腔科醫護人員往往專業知識不夠全面,而口腔科的放射檢查越來越多的被用于臨床,有些醫院為了方便將X光檢查放在診室附近,這樣就對口腔科的防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最好做到有專人負責,上崗前進行防護培訓,定期身體檢查,佩戴X線計量筆,每年給予1個月的放射假,以保障放射人員的身體健康,減少職業病的發生。
(3)噪音:口腔科的噪音主要來自于空氣壓縮機,負壓泵,高速手機,超聲潔牙機等等,這些噪音可使工作人員造成精神不適,聽力下降,頭疼,失眠等癥狀。防護措施:空氣壓縮機,負壓泵最好單獨放置,做好隔音處理,手機做好注油清洗,及時更換老舊產品,選擇低噪音的產品。
3 化學因素
(1)汞;銀汞合金調制和充填過程中產生的汞蒸氣可附著在墻壁,地面等地方,汞蒸氣可通過呼吸道和皮膚吸收,可導致慢性汞中毒,可引起過敏性皮膚,牙齦炎,甚至脫發,惡心,腹痛等癥狀。防護措施:診室要有良好的通風設備,使用密閉的自動銀汞調和器,帶好帽子,口罩,手套,避免皮膚的直接接觸。多余的銀汞要放人飽和鹽溶液。定期對工作人員進行汞測定,定期請防疫部門進行診室汞測定。
(2)化學藥物:醛類,砷劑,氯類,甲基丙烯酸甲脂可引起接觸性皮炎,哮喘,鼻炎,肝臟損傷等。防護措施:加強化學藥品的管理,嚴格遵守操作規程,正確配制藥品,防止揮發。加強室內空氣流通,保持空氣清新,降低化學藥品的濃度。
總之,職業病防護是一項長期的工作,雖然國家制定了有關職業病防護的法律法規,但在實踐中醫護人員本身往往不夠重視,因此要定期進行職業病防護的培訓,通過學習提高口腔醫護人員對職業病危險因素的認識,有效防止危險因素的傷害,確保醫護人員的職業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