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對重度子癇前期妊娠終止的最佳時機進行探討及分析。方法:選取本院于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本院收治的200例重度子癇前期的患者為研究對象,對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同時探討重度子癇前期終止妊娠的最佳時機。結果:200例重度子癇前期孕婦中實施剖宮產的產婦120例,實施陰道分娩的產婦80例,共有8例圍產兒發生死亡。結論:對重度子癇的孕婦實施嚴密的監護、密切留意患者的病情,適時對患者終止妊娠,能有效減少產婦及圍產兒死亡。
關鍵詞:重度子癇前期 妊娠時機 剖宮產 陰道分娩【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2-0122-02
子癇前期妊娠婦女中常見的并發癥,其發生率占妊娠并發癥發生率的9%左右,子癇前期的發生會增加產婦及圍產兒死亡的風險.相關文獻指出,當重度子癇前期的發生率為7%~12%時,則孕婦腦血管疾病、心、腎功能衰竭、胎盤剝離等并發癥發生率也隨著增高,因此在合適時機對重度子癇孕婦終止妊娠能有效降低妊娠并發癥的發生,對挽救圍產兒及產婦的生命具有重要的意義[1]。本院于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對200例子癇前期患者在合適的時機終止妊娠,母嬰結局讓人滿意,現報告如下。
1 資料及方法
1.1 臨床資料。本院于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共收治子癇前期孕婦200例,孕婦年齡為22~38歲,平均年齡為(32.5±3.5)歲,其中孕周為28~34周孕婦共80例,孕周在34~42周的孕婦共有120例,其中經產婦120例,初產婦80例。其中子癇前期合并高血壓患者14例,子癇前期合并妊娠糖尿病患者12例,本組孕婦子癇前期診斷標準參考樂杰主編的《婦產科學第7版教材》中對子癇前期的診斷[2]。
1.2 方法。本組患者在治療上采用降壓、鎮靜、擴容、解痙、抽搐、利尿、降低顱內壓力等措施,并適時終止妊娠。對母胎進行嚴密的監護,對無產科指征,病情穩定,宮頸條件成熟的產婦進行陰道分娩,避免產婦在分娩過程中出現抽搐,在胎兒娩出后應盡早給產婦使用宮縮劑,同時應調整產婦血壓,縮短產婦產程,避免產婦分娩后出現大出血現象。
對于子癇患者、胎兒宮內窘迫患者、引產失敗患者、宮頸條件未成熟患者以及子癇前期病情嚴重的患者應實施剖宮產治療。為了避免孕婦在手術過程中出現血壓過高或大出血現象,手術過程中應密切留意患者血壓值。
2 結果
本研究選取終止妊娠的時機以妊娠34周為分界點,將妊娠<34周的妊婦分為一組,將妊娠時間≥34周為另一組,兩組在子癇前期并發癥發生率上不具有差異性(P>0.05),結果見表1。重度子癇產婦選擇不同時間終止妊娠對圍產兒并發癥的發生具有差異性,其中妊娠時間<34周的孕婦新生兒阿氏評分與妊娠時間≥34周的產婦存在明顯的差異性(P<0.05),但死胎率高于妊娠時間≥34周的產婦(P<0.05),結果見表2。
表1 兩組產婦終止妊娠時機與產婦子癇前期
產婦并發癥發生相關性分析[n(%)]
組別患者例數心衰患者胎盤早剝腦血管意外子癇合計<34周802(2.5)4(5)8(10)7(8.75)17(21.25)≥34周1202(1.25)3(2.5)7(5.83)9(7.5)21(17.5)X2值0.981.101.151.321.28P值>0.05>0.05>0.05>0.05>0.05表2 兩組產婦終止妊娠時機與新生兒
阿氏評分的關系[n(%)]
組別患者
例數新生兒阿氏評分0~3分4~7分>7分死亡率<34周804(50)11(13.75)65(81.25)7(5)≥34周1200(0.0)3(2.5)117(97.5)1(0.62)X2值2.433.984.393.57P值<0.05<0.05<0.05<0.053 討論
子癇及子癇前期是妊娠中常見的妊娠并發癥,其發生原因主要是由于全身小血管出現病理變化,從而導致血管發生痙攣,血液流量減少,引起全身各臟器出現缺血性病變。對重度子癇前期患者實施基礎治療的情況下盡早對孕婦終止妊娠能有效降低妊娠并發癥的發生,同時適時妊娠能有效降低圍產兒及孕婦的死亡率[3]。對于重度子癇前期接近足月的產婦可在控制產婦情緒的基礎上對產婦終止妊娠,從而確保產婦及胎兒的生命安全[4]。而對于距預產期尚早的早發性子癇前期的患者提早終于妊娠會顯得比較棘手。對于早發性的子癇前期孕婦由于病情重、發病早,因此圍產兒及產婦的死亡率均高于遲發型的子癇前期產婦[5]。本研究中的共有8例圍產兒出現死亡,其中7例圍產兒死亡是發生在早發型的子癇前期的。早發性子癇前期圍產兒死亡率高于遲發型子癇前期的原因在于產婦發病早,會導致胎兒在子宮內缺氧的時間延長,導致胎兒在宮內發生窘迫,且相關研究發現,子癇前期的發生會增加產婦出現高血壓、蛋白尿的風險,從而進一步增加了胎兒在宮內缺氧的風險[6]。
本研究顯示,孕周在31周以上的胎兒大多數能存活,孕周在34周以上的胎兒也可能出現死亡,在臨床工作中認為胎兒在32周以下死亡率會高于孕周在32周以上的胎兒,其原因在于孕周在32周以下的胎兒容易由于肺部發育不全感染死亡,而孕周大于32周的胎兒經剖宮產終止妊娠能有效降低胎兒的死亡率。因此在臨床工作中我們對子癇前期患者進行解痙、鎮靜、擴容、利尿的處理后對其行剖宮產術能有效降低圍產兒的死亡率。本研究顯示重度子癇產婦選擇不同時間終止妊娠對圍產兒并發癥的發生具有差異性,其中妊娠時間<34周的孕婦新生兒阿氏評分與妊娠時間≥34周的產婦存在明顯的差異性(P<0.05),但死胎率高于妊娠時間≥34周的產婦(P<0.05)兩組產婦在并發癥上不具有差異性(P>0.05),由此可以說明終止妊娠的時間選擇在34~34+6周終止妊娠能有效降低新生兒出生的死亡率,過早對子癇前期終止妊娠并不會減少妊婦并發癥的發生,反而會導致胎兒由于胎齡不足而出現各種并發癥,增加胎兒死亡的風險。但也不主張期待治療,臨床實踐證明,期待通過藥物治療將妊娠期延長至預產期不但不會減輕患者子癇前期的病癥,反而會增加產婦及胎兒死亡的風險,因此對于子癇前期的患者應選擇合適的時機適時終止妊娠,從而保證母嬰安全[7]。參考文獻
[1] 馬曉燕.早發型重度子癇前期終止妊娠的時機選擇及母嬰結局的臨床分析[J].河北醫學,2011,11(5):398
[2] Vimala N;Mittal S;Kumar S.A randomized comparison of sublingual and vaginal misoprostol for cervical priming before suction termination of first-trimester pregnancy[J].Contraception,2004,70(02):117
[3] 莫春梅.早發型重度子癇前期對圍生期母嬰的影響[J].中國醫藥導報,2010,18(2):348
[4] 王曙光.早發型重度子癇前期的期待治療時間與圍產結局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11,14(2):394
[5] Ho PC;Ngsi SW;Liu KL.Vaginal misoprostol compared with oral misoprostol compared with oral mosoprotol in termination of second trimester pregnancy[J].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1997,90:735-738
[6] 凌婉,林建華.早發型重度子癇前期治療方案的選擇[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醫學版),2008,12(2):542
[7] Suk Wai Ngai;Oi Shan Tang;Pak Chung Ho.Pregnacy and obstetrics.Randomized comparison of vaginal (200mμg every 3h) and oral (400umg every 3h) misoprostol when combined with mifepristone in termination of second trimester pregnancy[J].Human Reproduction,2000,15(10):2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