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采取措施進行早期康復訓練在全髖關節置換術后的作用進行有效性研究。方法:從醫院收治的病例中選取22例全髖關節置換術后的患者,其中男性有7例,女性有15例,他們的年齡在59-80歲之間。將這些患者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一組有11例。對這些患者進行兩到四個星期的康復訓練,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性的康復訓練,而觀察組患者采取早期康復訓練方面的護理。結果:經過一段時間的康復訓練治療,觀察組患者的下肢關節的功能恢復狀況要好于對照組患者。結論:在全髖關節置換術后進行早期的康復訓練,有助于提升手術的療效,增加患者的關節活動范圍與肌力,不斷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關鍵詞:全髖關節置換術 早期康復訓練 作用 研究【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2-0157-01
全髖關節置換術是治療髖關節與股骨頭疾病的一種相對安全、療效最好的一種手術方法。而早期的康復訓練是決定患者關節功能能否成功恢復的關鍵所在。因此,在新時期加強對早期康復訓練在全髖關節置換術后的作用的研究,是當前擺在人們面前的一項重大而又緊迫的任務。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本組所研究的22例執行全髖關節置換術的患者是從醫院收治的病例中選取出來的,其中男性有7例,女性有15例,他們的年齡在59-80歲之間。將這些患者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一組有11例。這些患者中,有18例外傷性質的股骨頸骨折,有1例類風濕性關節炎,有3例股骨頭無菌性壞死。
1.2 方法。對照組與觀察組患者在進行全髖關節置換術的時候,需要采取側臥位的位置,采用硬膜外麻醉或全麻插管,取髖后外側切口進行置換手術,其中置換的假體為骨水泥型或生物型。在髖關節置換術之后對患者進行早期的康復訓練,觀察組患者采取特殊的康復訓練方法,而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性的康復護理。
1.3 評分標準。康復訓練的評分標準包括以下五點:第一,1級是患者下肢關節活動的范圍低于正常活動范圍的10%;第二,2級是患者下肢關節的活動范圍為正常活動范圍的25%;第三,3級是患者下肢關節的活動范圍為正常活動范圍的50%;第四,4級是患者下肢關節的活動范圍為正常活動范圍的75%;第五,5級是患者下肢關節的活動范圍恢復正常水平。從第三級到第五級都可以看作下肢關節功能的恢復狀況良好。
2 結果
利用統計學相關的理論知識對早期康復訓練在全髖關節置換術后的作用進行有效性研究,得出以下結論:
組別人數優良1-2級3級4級5級觀察組11100146對照組1181253 兩組患者下肢關節的功能恢復狀況良好,而觀察組患者下肢關節功能的恢復狀況要好于對照組患者。
3 討論
全髖關節置換術是人體矯形手術中比較重大的重建手術,在手術之后加快對患者進行早期的康復訓練是當務之急。早期康復訓練需要的步驟包括:一是在手術第一天,患者要在護理人員的幫助下運用下肢關節的康復器進行康復訓練,每一次需要三到六下;二是在手術兩到三天內,將病床搖到三十度,在繼續下肢關節康復器訓練的同時要進行患肢股四頭肌的收縮訓練以及踝關節的屈伸訓練;三是在手術后的第四到五天內,將病床搖到六十度,進行下肢關節康復訓練的時間延長為一個小時,護理人員協助患者借助行走器進行地面試走,全足著地的時間不超過五分鐘;四是在手術后的一星期內,下肢關節康復訓練的角度擴大到六十度,患者在床上進行坐位訓練,每一次時間為十五分鐘,又或者患者坐在床邊,伸直髖關節,伸展關節囊與屈髖肌,每天進行兩到三次,每一次需要進行五分鐘;五是在手術后的兩星期內,護理人員要幫助患者進行坐位到立位的訓練。
在患者進行全髖關節置換術之后進行早期康復訓練,具有以下四點意義:一是有助于幫助患者恢復自身的體力與自信心,不斷增強患者在日常生活與工作中的動作協調性與肌力;二是早期康復訓練,有助于促進患者關節液的擴散與滲出,促進患者體內營養代謝的開展,促進患者盡快恢復到術前的生理狀態;三是早前的康復訓練,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局部的淋巴循環、血液循環,改善患者肌肉運動神經的控制力,進而加快下肢關節功能的恢復,有效預防患肢深靜脈栓塞的發生,對墜積性肺炎及褥瘡也能起到很好地預防及控制作用;四是早期的康復訓練,有助于加快患者適應人工髖關節的能力,盡量克服自身對人工髖關節的排斥情緒,同時可以有效預防下肢關節功能不良、廢用性的肌萎縮等一系列并發癥。綜合以上,在患者進行全髖關節置換術之后進行早期康復訓練較常規康復訓練具有明顯的恢復效果,值得在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鄭花棉,梅靜,趙桂琴.人工全髖關節置換患者的康復護理[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7(05):134-125
[2]楊旭芳,宣彩君.康復護理程序在全膝關節置換術患者中的應用[J].中醫正骨,2009(03):412-423
[3]戴雅琴,章水娟.全膝置換患者康復鍛煉的效果觀察[J].齊魯護理雜志,2007(10):345-346
[4]金彥,張妍.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患者的護理與康復指導[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08(20):513-514
[5]張冬梅.早期功能鍛煉對人工股骨頭置換術康復的意義[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7(35):234-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