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對兒童手足口病的臨床癥狀和預防措施進行研究。方法:選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5月診治的350例手足口病患兒,并對其臨床癥狀和所實施的預防措施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350例患兒均出現發熱,手、足、口部位出疹,并有明顯的疼痛感。同時有部分患兒出現頭痛、嘔吐、咳嗽等病癥。經過有效的治療和護理后,未出現死亡病例,且均痊愈出院。結論:手足口病的發病率較高,嚴重影響了患兒的身體健康。實施有效的預防措施,不僅可以降低患兒的發病率,還可進一步提高生活質量。
關鍵詞:兒童手足口病 臨床癥狀 預防措施【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2-0195-02
手足口病是一種由腸道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且多發生在5歲以下的兒童中[1]。由于腸道病毒有較強的傳染性,傳播途徑多、速度快,導致手足口病實施有效控制較為困難,容易出現傳染范圍擴大的現象。此外,手足口病的發生沒有地區性和時間性,隨時隨地都可能發生。選取我科2010年1月-2012年5月診治的350例手足口病患兒,對其臨床癥狀進行觀察,并實施了相應的預防措施,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5月診治的350例手足口病患兒,其中男193例,女157例,年齡3個月-8歲,平均年齡4.7歲,病程按1-9天,平均3.4天
1.2 病情觀察。我院所收治的患兒一般是在5歲以下,尤其是3歲以下的患兒最多。由于患兒病癥的潛伏期一般是3-5天,因此,批準患兒住院時,首先需要對患兒的出疹狀況進行檢查,并對患兒的發病情況進行詳細詢問,避免其他科室將手足口病患兒收入。如果患兒出現連續發熱、惡心、沒有精神的現象,且發病時間在5天之內,需要對患兒進行留院觀察。如果在48小時內患兒的病情出現好轉,可以解除對患兒的留院觀察;如果留院觀察時,患兒的病癥表現符合了住院治療的條件(呼吸困難、抽搐、痙攣等現象)[3],則應立即對患兒實施住院治療。為了能夠及時發現重癥病情的患兒,并能夠使患兒在專門病區進行治療,醫院必須明確自身職責。為此,醫院設立了應急預案,以及專家會診制度:①醫院在設立預案和會診制度時,需要做好與專家所在醫院的聯系工作;②當發現重癥患兒時,需要及時向感染管理和預防保健的科室報告,使其能夠及時做好病毒的控制和管理工作;③醫護人員對患兒進行診斷治療后,需認真清洗雙手或是對雙手進行消毒。同時在診斷治療的過程中,對所使用的儀器(非一次性)、工具進行擦拭消毒;④手足口病患兒的病房內,禁止收治其他患兒。同時需要對重癥患兒單獨隔離,然后進行治療。對患兒住院時使用過的物品和設備等必須在消毒之后繼續使用。此外,需要對患兒的分泌物、代謝產物和受到污染的用品進行消毒[4],并妥當處理;⑤如果發現出現病癥的患兒增多,或是出現重癥患兒,需要及時向執行預防保健的科室進行報告,并由該科向市里的衛生行政部門和控制機構進行統一匯報。
2 結果
350例患兒均出現了發熱,手、足、口部位出疹的現象,并且皰疹的周圍還出現了紅暈,其直徑有2-4毫米,液體比較少;部分患兒的口腔黏膜上也出現了皰疹,并帶有明顯的疼痛感;同時部分患兒還出現了惡心、無精神、咳嗽等病癥。350例患兒均經有效的治療和精心的護理后,未出現1例死亡病例,并且均全部痊愈出院。
3 預防措施體會
3.1 加強預防力度。根據手足口病的診斷治療指南,我院對病癥患兒制定了專門病區和診療室。建立了專門對手足口病實施預防工作的預防小組,制定了多項預防措施,并對小組成員進行了全面培訓。同時醫院的各部門要進行了溝通和交流,相互合作,以實現預防工作的順利進行。
3.2 加強管理力度。加強對患兒診斷和治療的管理力度:①在病癥盛行時期,醫院需采用預檢分診的方法。對出現發熱、出疹的患兒,引導其到專門的診療室進行就診[2];對只是出現單純發熱現象,不是手足口病的患兒,引導其到普通的兒科進行就診。同時在進行就診的過程中,醫生需要對患兒的病史進行詳細詢問,并對患兒的出疹狀況、各項生命體征進行檢查;②定期為候診區和就診區進行開創同分,以保證病區的空氣流通。還要對候診區和就診區進行多次清潔和消毒,同時室內需實施濕式清潔,以減少病毒的傳染;③禁止患兒在治療室內使用玩具。醫護人員對患兒進行診治時,需要先洗手。
3.3 加強培訓力度。對醫護人員進行病癥預防和診斷培訓,以加強醫護人員對手足口病相關信息的掌握。同時開展專題講座,對主任和護士長進行強化培訓。與此同時,還可把與病癥預防、診斷、治療方法相關的報告制成多媒體,發布到醫院的局域網上,通過網絡對醫護人員進行培訓,從而加強醫護人員對病癥的了解,提升醫護人員的診治水平。此外,還需要對陪護人員進行預防病癥的相關教育,加強衛生理念,對不合理的喂養方法進行糾正,并實施反復教育。
4 討論
通過對350例患兒的病癥進行研究發現,手足口病的發生具有以下特點:①沒有地區性;②男患兒多于女患兒;③患兒的病癥以輕型為主;④傳染速度快、范圍廣、途徑多,并且病毒的傳染性強。因此,在對手足口病進行預防和治療時,必須加強對病情影響的宣傳,從而提高人們對手足口病的重視程度;加強醫護人員的專業素養,以提高醫護人員的責任心。同時還需要遵循“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的基本接診原則,進而避免患兒病情的繼續發展與傳播。此外,還需要加強各部門的管理和監督,以便更好的促進預防工作的順利實施,從而提高患兒的治愈率和生活質量,降低患兒家人的心理和經濟負擔。
參考文獻
[1]易武韜,劉成根,謝蘭星.581例兒童手足口病流行病學與臨床特點分析[J].南昌大學學報(醫學版),2010(10):101-103
[2]韋勇寧,徐長風.兒童手足口病967例流行病學及臨床特征分析[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10(11):888-890
[3]譚麗蘭,胡新菊,李春燕.179例兒童手足口病流行病學及臨床特征分析[J].江西醫藥,2011(03):253-255
[4]金玉蓮,金丹群,劉海鵬.手足口病住院患兒流行病學和臨床特征分析[J].中國優生與遺傳雜志,2010(05):127-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