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探討丙戊酸鈉聯合維生素E治療遲發性運動障礙的作用機理并觀察其臨床效果。方法:對我院近年來接收的遲發性運動障礙患者78例隨機分為2組(實驗組和對照組):分別采取丙戊酸鈉與維生素E聯合用藥和治療遲發性運動障礙的一般用藥方案。結果:對照組患者經治療后總的有效率為82.1%,而實驗組患者經治療后其總的有效率為94.9%,且患者不良反應少。結論:根據數據分析得出丙戊酸鈉與維生素E聯合用藥治療遲發性運動障礙患者的愈后療效較好,用藥方便、不良反應少且安全可靠,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關鍵詞:丙戊酸鈉 維生素E 遲發性運動障礙 臨床療效【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2-0197-02
目前,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肩上所承受的壓力也越來越重,繼而來醫院就診的精神失常患者也日益增多。然而治療精神失常患者是一個長期依靠服用抗精神失常藥物的過程,但是長期服用抗精神失常藥往往易引發不良反應或并發癥,遲發性運動障礙則是其中較常見的并發癥之一。近幾年來,我院接收并采用丙戊酸鈉聯合維生素E治療遲發性運動障礙患者17例,現做如下詳細報告: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我院于2007年5月~2012年3月共接收并治療遲發性運動障礙患者78例,其中男性62例,女性16例;年齡均分布在31~57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0歲;進院表現為口—舌—頰三聯癥的患者19例(一類患者),肢體不自主重復運動或抽搐的患者24例(二類患者),軀干肌運動不協調的患者35例(三類患者);以上患者服用抗精神失常藥的最短時間為4個月,最長時間為3年;病程達0.5年~3年,平均時間為2年。
1.2 診斷方法。每治療一個療程(7天)后可常規采用意識狀態的清醒度和運動的協調程度之間比較來完成診斷,視診:觀察患者精神面貌和運動姿勢是否有好轉;問診:詢問患者一些簡單問題從而判斷患者是否存在意識障礙;觸診:觸摸患者感覺病患處的肌肉是否異常變形,若有需要可借助影像學檢查方法和診斷手段,同樣要求做好記錄,聯合用藥后及時隨訪觀察患者是否有不良反應的出現。
1.3 治療方法。將上文所提到的78例遲發性運動障礙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和實驗組,對照組采用治療遲發性運動障礙的一般用藥方案外加服用安慰劑淀粉作為雙盲對照,而實驗組則是采用丙戊酸鈉與維生素E聯合用藥,給患者用藥前需將丙戊酸鈉、維生素E和安慰劑淀粉等藥劑裝入同型號且外觀不透明的膠囊中,分別標號區分。患者起始用藥劑量為0.2g(膠囊)3次每天,若實驗組患者連續服藥一個月后無不良反應出現則可適當增加用藥劑量至2.4g(膠囊)3次每天,且口服維生素E膠囊400mg/次,一日三次,而對照組則用安慰劑淀粉代替維生素E。每7天為一個療程做好數據記錄,治療6個療程后則可進行數據統計和分析。在治療過程中要注意患者的情緒和精神面貌,不易強制服藥,及時隨訪患者并觀察是否有不良反應出現,若有則立即停藥治療并分析原因。
1.4 評價標準。根據我院遲發性運動障礙患者的恢復情況我們將其分為以下4個等級:痊愈、顯效、有效、無效,并定義:總有效率=痊愈率+顯效率+有效率。規定:患者經治療后生活狀態完全恢復至病前狀態且無并發癥出現則為痊愈;患者經治療后無不良反應出現,入院表現為口—舌—頰三聯癥的患者治療后表現出三分之二以上的面頰肌工作正常,并且受意識控制支配,入院表現肢體不自主重復運動或抽搐的患者經治療后肢體不自主重復運動或抽搐的程度和頻率大幅度降低,軀體運動不協調患者經治療后除了較為精細的運動外大體恢復至正常則定義為顯效;一類患者經治療后有三分之一的面頰肌和咀嚼肌未恢復制正常,但外觀不易發現意識較正常,二類患者和三類患者經治療后回復情況較顯效差且偶有不良反應出現則定義為有效;順推理得知無效則是指患者治療前后的病癥無任何改變。
2 結果
我院于2007年5月~2012年3月共接收并治療遲發性運動障礙患者78例,并采用丙戊酸鈉聯合維生素E進行治療,取得了良好療效,其中對照組患者經治療后總的有效率為82.1%,而實驗組患者經治療后其總的有效率為94.9%,且患者不良反應少,現做如下分析:
如表1數據所示:丙戊酸鈉與維生素E聯合用藥治療遲發性運動障礙具有較好的療效,用藥后大多數患者各類型的障礙變現得到了較好的糾正和緩解,且無并發癥出現。根據有效統計數據我們采用了統計學方法和SPSS軟件分析進行t檢驗和X2檢驗,得出P<0.05,說明此次試驗數據具有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丙戊酸鈉可競爭性抑制γ-氨基丁酸(GABA)氨基轉移酶的活性,繼而增加了腦內γ-氨基丁酸(GABA)的含量,并且能使中腦黑質紋狀體的多巴胺神經元受到抑制,降低了神經沖動的興奮性和傳導性,長時間服用該藥則可導致遲發性運動障礙[2],遲發性運動障礙患者體內兒茶酚胺濃度有明顯增加,兒茶酚類物質的代謝產物自由基會破壞細胞膜蛋白,促進細胞死亡,而維生素E具有良好的抗自由基作用繼而保護細胞膜提高細胞的生存質量。根據遲發性運動障礙患病機制我們采用了聯合用藥方式,其療效可觀,副作用少且用藥方便安全可靠,值得在臨床上作進一步研究和推廣。
參考文獻
[1]蔡志剛.維生素E與丙戊酸鈉聯合治療遲發性運動障礙療效觀察[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2,14(13):71
[2]徐素偉,尹秀茹.丙戊酸鈉在精神科的臨床應用現狀[J].中國藥業,2007,16(17):62-63
[3]丁雪梅,馬景莉,高強等.泰必利+異丙嗪+維生素E治療遲發性運動障礙療效分析[J].中國醫學創新,2010,07(19):15-16
[4]劉承強,張秋梅.維生素E治療遲發性運動障礙及作用機理研究[J].中國中醫藥咨訊,2011,03(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