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淺談腸內營養護理對ICU患者腸道并發癥的臨床效果。方法:對2009年6月-2012年6月入住我院的ICU患者實施腸內營養護理并觀察腸道并發癥的發生情況。結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發癥:腹瀉17.4%、嘔吐11.6%、消化道出血5.8%、堵管3.5%、脫管3.5%、誤吸1.2%;胸外傷并發癥:腹瀉8.1%、嘔吐7.0%、消化道出血4.7%、堵管3.5%、脫管1.2%、誤吸2.3%;顱腦損傷并發癥:腹瀉4.7%、嘔吐5.8%、消化道出血1.2%、堵管2.3%、脫管1.2%、誤吸1.2%;脊髓損傷并發癥:腹瀉3.5%、嘔吐2.3%、消化道出血3.5%、堵管1.2%、脫管1.2%、誤吸2.3%。結論:通過加強對ICU患者腸內營養支持治療的護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營養狀況,減少并發癥的發生,促進患者恢復,縮短其住院時間,降低患者的醫療費用,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關鍵詞:ICU患者 腸內營養 護理【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2-0215-02
充足的臨床營養支持可以有效降低ICU患者的并發癥及改善其預后,包括腸內營養(EN)和腸外營養(TPN)兩種。腸內營養是指經口或喂養管提供維持人體代謝所需的營養素的一種方法[1]。通常進入ICU 24h或48h內[2],若患者病情穩定,無腸內營養禁忌證,便可對其實施腸內營養。適時給予腸內營養支持,可維持患者腸黏膜功能,促進腸道吸收,增強腸黏膜屏障功能,改善腸道運動功能,減輕應激、高代謝,維持和增強腸道相關淋巴組織的功能,降低腸源性感染。隨著臨床營養的研究和發展,廣大醫學界人士逐漸發現腸內營養比腸外營養有更多的優點[3]。現選取自2009年6月-2012年6月入住我院共86例ICU患者采用腸內營養支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取自2009年6月-2012年6月入住我院共86例ICU患者,其中男42例,女性44例,平均年齡(66±2.5)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6例,胸外傷24例,顱腦損傷14例,脊髓損傷12例。
1.2 方法。鼻胃管均采用硅膠鼻飼,此產品為一次性使用的高分子材料醫療器械,使用最長時間為42d,因此可減少反復置管對病人消化道和鼻腔黏膜的損傷。選用能全力為營養液,啟封后低溫保存,24h內用完并保持無菌。持續管飼者應用復爾凱800型腸內營養泵持續緩慢泵入,并采用加熱棒加溫。治療過程中觀察并記錄好出現的并發癥,在給予整齊的護理措施同時,歸納總結更為有效先進的護理方法。
2 結果
ICU患者腸內營養常見的并發癥發生情況見表1。
表1 ICU患者腸內營養常見并發癥的發生率(%)
并發癥慢性阻塞性
肺疾病(n=37)胸外傷
(n=23)顱腦損傷
(n=14)脊髓損傷
(n=12)腹瀉15(17.4%)7(8.1%)4(4.7%)3(3.5%)嘔吐10(11.6%)6(7.0%)5(5.8%)2(2.3%)消化道出血5(5.8%)4(4.7%)1(1.2%)3(3.5%)堵管3(3.5%)3(3.5%)2(2.3%)1(1.2%)脫管3(3.5%)1(1.2%)1(1.2%)1(1.2%)誤吸1(1.2%)2(2.3%)1(1.2%)2(2.3%)3 討論
3.1 對患者的心理護理。絕大多數清醒病患者對置管懷有恐懼心理,尤其是對經鼻插管的不適感和置管后可能出現的并發癥所產生的畏懼,因此,置管前應積極做好病人的心理護理和健康指導工作,同時置管前告知病人及家屬置管目的、配合方法以及可能產生的不適等,以取得他們的配合。
3.2 營養液的選擇。目前我院多采用能全力為主的營養液,啟封后低溫保存24h內用完并保持無菌。因能全力以酪蛋白為主,不含乳糖、谷蛋白,含有脂肪、碳水化合物、礦物質、維生素、微量元素,為較理想的腸內高能營養配方。部分病人也可以自己配制營養液,如果汁、米湯等,尤其是居家病人。
3.3 鼻飼管的選擇。若選用粗硬的橡膠導管,對黏膜的刺激性較大,易引起食管黏膜糜爛壞死;管徑過粗,易造成鼻、胃、食管壓迫,導致呃逆發生;管徑過細,則不容易通過營養液,易發生誤吸或脫出。因此,應選擇細孔柔軟、穩定性好的硅膠鼻飼管,插管到位后應確定管端位置,妥善固定,嚴格執行鼻飼管每周更換1次。
3.4 并發癥的預防與護理。
3.4.1 腹瀉。腹瀉是常見的并發癥,通常由于營養液溫度過低、濃度過高、滴速過快、容量過大等導致患者消化吸收不良而引起。另外,營養液被污染也是引起腹瀉的主要原因。因此,醫護人員應針對病因處理,嚴重腹瀉無法控制時可暫停喂食,將營養液置微波爐中加熱至預定溫度,同時應注意防止污染,現開現用。
3.4.2 嘔吐。常由于EN溶液輸液的速度過快與量過大引起。此時可減慢輸注速度或暫停輸入腸內營養液,暫停后鼻飼速度以每小時遞增的方式輸入。
3.4.3 消化道出血。患者若出現消化道出血,醫護人員遵醫囑暫停營養液管飼,交替應用冰鹽水及止血藥物,待患者癥狀消失后再行管飼。
3.4.4 脫管、堵管。患者煩躁時自行拔除或者翻身時不慎脫落易導致脫管。應注意給躁動患者上約束帶,翻身時將鼻飼管放于適當位置或者妥善固定于前額。出現堵管的情況時應按照用溫開水行加壓沖洗和負壓抽洗交替進行的方法,并用手反復捏擠體外部分管道,囑患者調整體位,上述方法無效時應重新置管[4]。
3.4.5 誤吸。如發生誤吸,患者可出現呼吸困難,此時應立即停止鼻飼,取患者右側臥位,放低頭部,吸出氣道內吸入物,并抽吸胃內容物,或行胃腸減壓防止進一步返流造成嚴重后果。
綜上所述,通過加強對ICU患者腸內營養支持治療的護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營養狀況,減少并發癥的發生,促進患者恢復,縮短其住院時間,降低患者的醫療費用,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參考文獻
[1] 曹偉新.外科護理學[M].第4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95
[2] 陳亞濤,任疆,余士梅.危重病人早期腸內營養支持的臨床研究[J].臨床醫學,2006,26(12):57
[3] 曾燕,卞意萍.危重病人腸內營養支持的護理[J].全科護理,2009,7(12C):3352-3353
[4] 楊春梅.危重患者腸內營養支持的護理[J].大連醫科大學學報,2007,29(4):42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