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惡性腫瘤患者同步放化療致骨髓抑制的護理方法。方法:總結56例惡性腫瘤放化療后骨髓抑制的護理過程。結果:當患者出現白細胞降至1.0×109/L,及時采取保護性隔離,加強皮膚、口腔、上呼吸道及泌尿系道護理,聯合抗菌藥抗感染,止血、提升血細胞等治療護理,患者均能度過危險期。結論:惡性腫瘤病人在進行抗腫瘤治療時會出現各系統器官對治療的不良反應,嚴密觀察及全面細致的護理可以幫助病人順利安全的完成治療。
關鍵詞:惡性腫瘤 同期放化療 骨髓抑制 護理方法【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2-0225-02
腫瘤病人放化療后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白細胞、血小板及紅細胞下降,臨床上稱為骨髓抑制。維持人體正常造血功能可由兩部分組成,即一定數量的造血干細胞及骨髓微環境。在正常情況下造血干細胞處于靜止狀態,當造血功能受損時,它們可迅速進入微環境內分化,增殖恢復造血。臨床上,放射治療引起的骨髓抑制,在放療開始后即可出現淋巴細胞減少,一周后出現粒細胞減少,2-3周后出現血小板減少,2-3個月出現貧血。因粒細胞平均生存時間最短,約6-8小時,因此骨髓抑制常最先表現為白細胞下降;作為機體重要防御功能的粒細胞減少是患者感染發熱的主要因素。致病侵入的主要途徑是皮膚、口腔、上呼吸、泌尿道等[1]。因此對患者加強觀察和綜合護理治療非常重要。2007-2012年2月我科出現56例化療同時進行放療所致骨髓抑制的病例,現將這56例病人的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治療。在2007-2012年2月我科同期放、化療病人出現骨髓抑制的病例56例,病種有:宮頸癌、食管癌、肺癌、鼻咽癌,年齡在15-65歲之間,此56例病人受放化療影響白細胞最低均降至0.1-1×109/L。患者抵抗力低下表現為:血細胞下降,主要是白細胞及血小板、皮膚感染、口腔、上呼吸道、泌尿道的感染、出血及發熱等,本組病人經過治療和護理后除5例因經濟困難放棄治療外,2例因感染性休克死亡。其余病人均好轉,順利完成放治療計劃。
1.2 治療方法簡介。在治療上,對于治療過程中發生骨髓抑制(一般指白細胞WBC記數小于3.5×109/L,血小板小于50×109/L,血紅蛋白小于90g/L),臨床上可通過給予造血生長因子獲得改善,造血細胞集落刺激因子可以通過作用與造血干細胞,促進其分化,增殖和成熟,并增加其功能。基因重組人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主要通過刺激骨髓粒系祖細胞集落向成熟中性粒細胞分化增殖,及促進骨髓成熟中性粒細胞向外周血釋放,激活成熟中性粒細胞的功能,延長其壽命等機制增加外周血粒細胞數量,常用的包括重組人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促紅細胞生成素和促血小板生成素。同時嚴密監測患者外周血細胞各組份的變化,當血細胞中白細胞(WBC)≤1.0×109/L,粒細胞絕對記數(ANC)≤0.5×109/L時,及時對患者采取保護性隔離,進行綜合護理,同時應用抗菌素,粒細胞刺激因子等,直至白細胞(WBC)≥4.0×109/L,(ANC)≥2.0×109/L以上。當血小板≤10×109/L時加強預防性治療,緊急輸注血小板。
2 護理方法
2.1 保護性隔離。當WBC≤1.0×109/L,ANC≤0.5×109/L時對患者進行保護性隔離,以降低病原微生物侵入機體的機會,減少患者發生感染的機會。條件好者進入層流室隔離,無條件者應進行簡易隔離,房間為普通單人病房,患者入住前對房間進行紫外線消毒,為患者創造一個空氣清新、整潔的環境,絕對禁止病人與傳染性病人相接觸,防止交叉感染,嚴格無菌操作,病人一切用物經滅菌處理后方可使用。預防呼吸道感染,病房用紫外線空氣消毒每日1次,2%來蘇水濕式掃床,地面消毒每日2次,消毒液擦地每周2次。門窗桌椅250mg/L鍵之素消毒液擦洗。患者全身擦洗干凈后,換上消毒衣服,佩戴口罩,帽子,進入隔離房間。此后每日對隔離房間進行紫外線消毒2-4次,每次30分鐘,對室內用具每日用250mg/l鍵之素消毒液擦洗一遍。所有出入人員均佩戴口罩,帽子,在進入隔離房間接觸患者前必須徹底洗手,在飲食方面患者不宜吃生的水果,所有食物均應經過消毒處理。
2.2 皮膚護理。腫瘤患者出現嚴重的骨髓抑制時,皮膚感染率為15%。預防措施特別要注意到患者自身的衛生習慣,由于患者身體虛弱或感染性發熱時很容易出汗,一些皮膚皺褶處如腋窩,腹股溝,會陰部,乳房下部等很容易出現皮膚損傷感染,因此要經常注意這些部位的干凈衛生,隨時用干凈柔軟的毛巾擦干汗液。大便后用溫水擦洗,身體狀況允許時最好用1∶5000高錳酸鉀坐浴,以預防肛周感染。進行各項操作治療時,應嚴格無菌操作,為病人靜脈穿刺或肌注時,動作應輕柔,提高靜脈穿刺一針見血成功率,盡量減少不必要的損傷。
2.3 口腔,上呼吸道,泌尿道的護理。當患者ANC≤0.5×109/L時,60%的感染發生在口腔,上呼吸道,泌尿道。因此,對以上部位的護理非常重要。隔離期間患者要堅持在飯后用1%碳酸氫鈉漱口。并換用較軟的牙刷刷牙,改用棉簽沾生理鹽水擦拭牙齒,并在潰瘍處涂抹潰瘍膏每日3-5次[2]。為預防上呼吸道感染可指導患者進行咳嗽,深呼吸練習。禁止有感染性疾病的醫護人員或家屬進入隔離病房。由于大多數化療藥物的代謝產物對泌尿道有損傷,因此要囑咐病人多飲水,保持患者每日尿量在2000-3000ml,注意觀察患者尿液顏色的變化。保持會陰部的清潔衛生,用1/1000洗必泰消毒會陰,2次/日。
2.4 出血的護理。觀察病人身體各部位有無出血傾向,如牙齦、鼻腔出血,皮膚瘀斑,血尿及便血等。保持室內適宜的溫度及濕度,病人的鼻粘膜和口唇部可涂石蠟油防止干裂,靜脈穿刺時慎用止血帶,注射完畢時壓迫針眼5分鐘,嚴防利器損傷病人皮膚。
血小板下降一般較粒細胞晚5-7天,當患者ANC≤0.5×109/L時,要密切注意患者的血小板變化,當血小板≤10×109/L時,輸液結束拔針后護理人員一定要壓迫止血5分鐘,囑咐患者少活動,慢活動,協助做好生活護理,減少磕碰,要仔細觀察患者有無皮膚淤點,淤斑等出血傾向,及時告知醫生加強止血治療。因嚴重的骨髓抑制可能導致感染,出血及重度貧血,必要時給予成分輸血。濃縮血小板的輸注:隔日一次,每次血小板一人份,直致出血完全停止。
2.5 發熱的護理:指導患者臥床休息,限制活動,保持室內空氣新鮮,保持室溫18-22攝氏度,濕度50-70%;遵醫囑應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根據病情行冰敷,酒精擦浴等物理降溫及用柴胡,消炎痛,激素,撲熱息痛片等藥物降溫;觀察降溫效果并記錄;補充足夠的液體,給予清淡易消化的高熱量,高蛋白流質或半流質飲食,必要時靜脈輸液補充營養。
2.6 心理護理。惡性腫瘤病人在心理上會產生不同程度度的壓力,很容易導致病人情緒低落,意志消沉,甚至悲觀失望,喪失了與疾病作斗爭的信心,影響治療和護理工作的進行。當病情發生變化或出現并發癥時病人更容易陷入緊張,悲觀之中,往往不愿繼續接受治療,這些情緒可能抑制機體的免疫識別和監視,使病情惡化。培養病人的良好情緒,配合治療,是護理癌癥病人的當務之急。考慮到隔離病房是一個與外界幾乎隔絕的獨特環境,患者很容易產生壓抑,孤獨,沮喪的情緒,因此在進入隔離病房前護理人員要告訴患者做好自我衛生護理對于預防感染的重要性,以得到患者積極配合。要盡可能多與患者交流,及時向患者解釋病情變化,疏散患者的心理癥結,鼓勵患者戰勝疾病的勇氣。在嚴重粒細胞減少階段,患者會感到全身乏力,懶言少動,很難做好日常自身衛生護理,此時一定要耐心協助患者進行口腔清潔,便后坐浴等護理。當患者出現口腔潰瘍時,進食時的疼痛使患者食欲減退,害怕進食,此時要鼓勵患者堅持進食,使患者認識到在容易感染的危險階段營養支持的重要性。
3 體會
惡性腫瘤病人進行放射治療的同時許多病例都有結合化學治療,提高了生存率,但放療結合化療極易導致患者出現骨髓抑制。通過對56例骨髓抑制患者的護理過程體會到只要護理人員細心觀察,及時采取保護性隔離,嚴格無菌意識,聯合抗感染、止血、升白細胞等治療,做好心理護理,患者能安全度過危險期。本組病例49例病人均病情穩定,恢復良好,順利地完成了治療計劃。
參考文獻
[1] Wade Jc schimpff Sc Epidemiology and privention of infection income promiseed host.In:Rubin Rh,YoungLS,eds clincai approach to infee-tion in the compromised host[J] New york : pienum Medicai book,1988-5:40
[2]李淑莉.白血病患者預防院內感染的幾點措施[J].實用護理雜志,2000,(1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