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無痛分娩 護理【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2-0230-02
分娩疼痛不僅給產婦帶來巨大的肉體痛苦,而且因疼痛而引起的應激反應、焦慮不安,甚至恐懼、煩躁及其他產婦的呻吟聲不良刺激,均會導致產婦交感神經興奮、體內兒茶酚胺類物質釋放增加,使宮縮抑制和子宮血管收縮,最終導致產程延長,酸堿平衡失調和子宮血流量下降胎兒窘迫等母兒不良后果。隨著醫學科學的不段發展,人們生活水平、文化層次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孕婦希望選擇一種更為舒適的分娩方式,因此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無痛分娩。目前臨床分娩鎮痛法主要有藥物性分娩鎮痛和非藥物性分娩鎮痛,而藥物性分娩鎮痛以易于操作、起效快、對母嬰安全等被廣泛應用。[1]我院自開展自控硬膜外鎮痛進行分娩鎮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將無痛分娩的臨床觀察和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本組100例,年齡21~30歲。均單胎、頭位、足月妊娠,宮縮規律,宮口開大2~3cm,排除頭盆不稱、胎兒宮內窘迫,排除有血常規、凝血功能異常、穿刺部位感染,腰背部受傷等硬膜外麻醉禁忌癥的產婦,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50例,采用硬膜外無痛分娩;對照組50例,未采用任何鎮痛方法自然分娩。
1.2 方法。孕婦宮口開大2~3cm時帶入產房,予淺靜脈留置,吸氧,接心電監護,通知麻醉師。選L2~3間隙進行穿刺,向上置管3cm,0.7%利多卡因,PCEA5ml,持續以5ml/h的泵入速度數輸入,并可由助產士自控追加藥物以保證安全,加藥時每15min只能加藥一次。PCEA配方:羅派卡因75mg+舒芬太尼50ug+生理鹽水至75ml,。麻醉平面T10—L5。當宮口開至8~9cm時關PCA泵,暫停藥,等胎兒娩出后重新開放PCA泵并追加藥物,產后2h拔管。
2 結果
觀察組50例產婦疼痛NRS評分法判斷:0分45例,1~2分5例;對照組50例產婦疼痛NRS評分法判斷1~2分6例,3~5分12例,6分以上32例;觀察組鎮痛有效率為100%。兩組產婦在產程時間、產后出血、新生兒Apgar評分方面無明顯異常。
3 觀察與護理
3.1 對胎兒及新生兒的影響因麻醉平面在T10以下,而子宮體部的運動神經在T10以上,保證正常宮縮,不增加胎兒宮內窘迫及新生兒窒息。產婦疼痛緩解,改善了過度通氣,降低了缺氧程度。
3.2 對產婦的影響。其止痛效果約5~10min開始,并持續止痛到生產結束,最大程度的減輕產婦的因強烈宮縮刺激引起的疼痛,宮縮時僅有輕微脹感,產婦基本舒適,情緒穩定。
3.3 心理護理。無痛分娩最讓家屬及孕婦擔心的是麻醉藥物是否對產婦及胎兒有影響,因此心理護理十分重要,麻醉師和助產士要熱情接待主動與產婦交流溝通,講解分娩過程,無痛分娩的原理及可能出現的癥狀。讓孕婦了解無痛分娩的優勢及意義,解除家屬及孕婦的顧慮,建立自然分娩的信心。
3.4 鎮痛護理。
3.4.1 鎮痛前護理。囑產婦排空膀胱,接心電監護及胎心監護,嚴密觀察生命體征及胎心、宮縮、宮口擴張情況,常規吸氧,建立靜脈通路,并及時做好記錄。
3.4.2 分娩過程護理。實施麻醉后,助產士要在陪伴在產婦身邊,多與產婦交流,在疼痛減輕后鼓勵產婦適當進食高能量低脂肪的流質,為第二產程儲存能量。當宮口開至8~9cm時關,閉PCA泵,待宮口開全后指導產婦運用腹壓。
3.5 產后護理。分娩后正確使用縮宮素,減少產后出血。胎兒娩出后,行會陰縫合術時重新開放PCA泵,追加藥物。協助產婦早吸吮。產后2h協助拔出硬膜外導管,并注意保護穿刺點。
4 小結
通過以上觀察,無痛分娩鎮痛起效快,用藥量少,運動阻滯較輕,并持續止痛到生產結束。不影響剖宮產率,不增加器械助產率和新生兒窒息率,是分娩鎮痛的理想選擇。
參考文獻
[1]張亞明,成要平.三種分娩鎮痛方法對產婦及新色兒影響的研究[J].中華婦幼臨床醫學雜志(電子版),2007,36: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