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過總結4例剖宮產術中并發仰臥位術后低血壓綜合征原因和人性化護理體會,強調術前仔細詢問病史,術中密切觀察病情,及時發現和處理仰臥位低血壓綜合征是確保母嬰安全及手術成功的關鍵。針對仰臥位低血壓綜合征發生的原因和術中出現的癥狀和體征,本文提出具體的護理措施,以其幫助產婦順利度過危險期,降低產婦術中仰臥位低血壓綜合征的發生率和圍產兒的死亡率。
關鍵詞:剖宮產 低血壓 仰臥位綜合征 護理體會【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2-0250-02
仰臥位低血壓綜合征:指于妊娠晚期,孕婦若較長時間取仰臥姿勢,由于增大的子宮壓迫下腔靜脈,使回心血量及心排出量突然減少,出現低血壓的一系列綜合征。此時孕婦改為左側臥位,血壓迅即恢復正常。臨床表現為低血壓、頭暈、心慌、惡心、嘔吐、呼吸困難、面色蒼白、脈弱、出冷汗等危急狀態,進而導致胎盤血流量下降及胎兒宮內窘迫。如不及時發現和積極處理可危及母子生命[1]。尤其是連續硬膜外麻醉和腰麻時交感神經代償功能消失,阻滯區血管擴張,腹肌松弛,妊娠子宮壓迫下腔靜脈更甚,更易發生仰臥位低血壓綜合征。它是剖宮產術中孕婦發生血壓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為麻醉和手術期間較常見的并發癥。如何正確的預防和處理,關系到母嬰安全。筆者對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共計60例孕婦在我院剖宮產的調查,進行分析,發生仰臥位低血壓綜合征4例,發生率為6.6%。為使廣大醫護工作者能從我院4例術中發生的仰臥位低血壓綜合征產婦中得到借鑒,現介紹如下:
1 剖腹產術中仰臥位綜合征的典型病例
例1,習某,21歲。第二孕第一胎足月妊娠合并小陰唇血腫入院。擇期于2009年4月1日上午11∶00在連續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宮下端剖宮產術。麻醉后8分鐘產婦訴頭暈,心慌,呼吸困難,血壓隨之下降為60/40mmHg,脈膊120次/分,迅速將子宮推向左側,手術床向左傾斜30度,加快輸液速度,給予麻黃素10mg靜脈滴注,同時給予面罩吸氧,叮囑產婦放松緊張情緒,給予心理安慰和支持,癥狀立即好轉,血壓升至100/60mmHg,并保持穩定,術中娩出一女嬰,Apgar評分8分(1分鐘)-10分(5分鐘),手術順利,于12∶20安返病房。
例2,龔某,28歲。第二胎足月妊娠,因疤痕子宮、巨大兒入院擇期手術。于2009年9月10日上午9:30在連續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宮下端剖宮產術。麻醉穿刺成功,產婦平臥10分鐘左右時,出現惡心、嘔吐、面色蒼白、出冷汗等一系列危急癥狀,血壓迅速下降為80/50mmHg,心率110次/分,立即將頭側向一邊,以防嘔吐物嗆入氣管引起窒息,同時將手術床向左側傾斜15-30度,開放輸液速度,常規面罩吸氧,并給予心理安慰和支持,經過處理,產婦癥狀好轉,但是血壓仍低,予以麻黃素10mg靜脈滴注后,血壓回升至120/80mmHg。手術經過順利,術中娩出一男嬰,體重4400g,Apgar評分(1分鐘)10-(5分鐘)10分,11∶00母嬰安返病房。
例3,何某,25歲。第二孕第一胎足月妊娠臨產,巨大兒,臍繞頸要求剖宮產入院。于2010年4月21日上午10∶30在腰硬聯合麻醉下行剖宮產術,10∶45麻醉成功,10∶50手術開始,切皮后產婦突然頻頻打哈欠,隨之血壓降為70/30mmHg,血氧飽和度80,脈搏132次/分等低血壓的表現,術者立即將子宮推向左邊,隨之搖床向左側傾斜,面罩吸氧,開放輸液,麻黃素10mg靜脈滴注,并迅速取出胎兒,經過一系列對癥處理,產婦轉危為安。于12:05術畢安返病房。
例4,羅某,29歲。第二胎足月,疤痕子宮,入院擇期手術,于2010年8月7日上午10:30在腰硬聯合麻醉下行剖宮產術。穿刺成功,產婦平臥5分鐘后,即出現胸悶呼吸困難,說話費力,血壓下降等一系列不適癥狀,立即給予左側傾斜臥位,快速輸液吸氧等一系列處理后,產婦血壓回升,逐漸平穩至100—120/60—80mmHg待胎兒娩出后手術床搖平,繼續手術,手術經過順利,母嬰安返病房。
2 剖宮產術仰臥位低血壓綜合征的護理體會
通過對上述4例剖宮產術中并發仰臥位低血壓綜合征的搶救和護理,體會如下:
2.1 術中出現仰臥位綜合征時間多在麻醉穿刺成功,產婦取仰臥位的最初10分鐘內。臨床表現全部病例均會有不同程度血壓下降,脈搏增快伴面色蒼白,頭暈,惡心嘔吐,胸悶氣促,打哈欠,出冷汗等一系列休克表現,因此在麻醉后產婦改平臥位的最初10分鐘內,要嚴密觀察產婦生命體征變化,注意孕婦反應,如有先兆及時處理,同時面罩吸氧,并采取相應護理措施,確保產婦安全。
2.2 產婦進手術室后,詳細詢問分娩史及孕期臥位習慣,如有仰臥不適者盡量縮短術時仰臥位的時間,如靜脈穿刺和麻醉操作均采取左側臥位,麻醉后仰臥時將手術床向左傾斜15-30度。但要注意安全,必要時用約束帶固定以防墜床。
2.3 盡量在產婦的左上肢建立靜脈通路,常規放置靜脈留置針。以保證輸液暢通,藥物能盡快達到療效。
2.4 有惡心、嘔吐者應將頭側向一邊,及時清除嘔吐物,以防窒息。
2.5 血壓下降者,加快輸液速度,必要時給麻黃素10-15mg靜脈滴注。
2.6 做好產婦的心理疏導工作,消除緊張情緒和恐懼心理,使其以良好的心態接受手術和治療。
3 術中并發仰臥位低血壓綜合征的相關因素
仰臥位綜合征的發生與麻醉方式、臨產前有無宮縮情況及孕末期臥位習慣等因素有關。
3.1 麻醉方式的影響。據筆者調查的60例剖宮產術,其中50例使用連硬麻醉,術中發生2例仰臥位低血壓綜合征,發生率為4%。10例為腰聯合麻醉,出現2例,發生率高達20%。后者明顯高于前者。原因腰硬聯合顯效快,對交感神經阻滯完全,腹肌完全松弛,仰臥時,子宮失去腹肌的支托,直接壓迫下腔靜脈。
3.2 急診與擇期手術的影響。4例仰臥位綜合征均發生于擇期手術,與文獻報道的此征好發于擇期手術相一致,其原因擇期手術無宮縮,子宮血流量相對充足,仰臥時妊娠子宮體水平壓向脊柱上[2],對下腔靜脈機械性壓迫明顯。
3.3 與孕末期臥位習慣密切相關。孕末期仰臥不適時,術中發生的機率高。
4 剖腹產術中仰臥位低血壓綜合征的預防
術前仔細詢問病史,了解平時臥位習慣,盡量縮短術前仰臥時間,如建立靜脈通道及麻醉穿刺均采用左側臥位,仰臥時將手術床左傾15-30度,胎兒娩出后再搖平,常規吸氧,心功能正常者,切皮前快速輸入平衡液1000毫升,遵此處理,大大減少了本征的發生。參考文獻
[1] 蘇莉,王琪.我國婦女孕期體重增加的變化及其對母兒的影響[J].中國婦幼保健,2002年08期
[2] 中國兒童、孕婦、育齡婦女鐵缺乏癥流行病學調查協作組.中國孕婦、育齡婦女鐵缺乏癥患病率調查[J].中華血液學雜志,2004年11期
[3] 劉健敏.中國青年女性膳食能量參考攝入量的研究及日常體力活動能量消耗初探[D].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08年
[4] 賴建強,潘麗莉,蔭士安.農村婦女產后體重變化的影響因素[A].中國營養學會第十次全國營養學術會議暨第七屆會員代表大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8年
[5] Wei Junp Ing,Zhou LIbo,LIu Fang,Zhong Zhen,LIu Ya jun , Cao A Im ei, Wang XIu zhi, Zhu Yan,Yu Bo,LIu XIa,Zhang Yanni,To ng XIaol In.Type2d Iabetesandsyndromecharacter Ist Icsof[J].Jour naloftrad It Ional ChInese Med IcIne,2007(12)
[6] LIu JIal Ittle (Decoction Intreat Ingdiabetesofy Indef Ic Iencyandexcess Iveheatsyndromecl In Icalstudyof[D].Changchun Un Ivers Ityof Trad It Ional ChInese Med IcIne,2010)
[7] Zou LI bo,Wei Jun ping,LIu Fang,Wang XIu zhi,Cao AI mei,LIu Yajun,Wang JIa,Chen LIang,LIu Dong,Zhao Yu,Tong XIao lIn.Innewly-dIagnosedtype2d Iabetespathogenes IsandsyndromecharacterIstIcsoftrad It Ional ChInese med IcIne[J].SIchuan2008(11)
[8]Wei Jun pIng,Zhou LI bo,LIu Fang,Zhong Zhen,LIu Ya jun,Cao AImei,Wang XIu zhi,Zhu Yan,Yu Bo,LIu XIa,Zhang Yanni,Tong XIaolIn.Type2dIabetesandsyndromecharacterIstIcsof[J].Journalof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07(12)
[9]Pang GuomIng,Yan Yong,Zhu Pu,XIe Chun guang,Nigreen,van Guanj Ie,Zheng XIao dong,TIannat Ionalday,Wei AIsheng,Zhang Ze quan,QIu MIng,hIghbosomforest.DIabetIcperIpheralneuropathytreatmentwIth ChInesetrad It Ionalmed Ic Inespec If Icat Iondraft[J].ChInese Journaloftrad It Ional ChInese Med IcIne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