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老年精神疾病患者常見護理問題的預見性護理。方法:統計分析老年精神病人常見護理問題,制定安全的預見性護理措施。結果:跌倒、墜床、激惹、不合作、不知避諱危險、服藥依從性差、壓瘡、吞咽困難、噎食、便秘、睡眠障礙、體位性低血壓等是老年精神病患者的常見護理問題。結論:預見性護理程序的應用,提高了護士獨立思維與工作能力和主動服務意識,可有效地幫助病人解除痛苦,防止意外事故的發生,進一步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
關鍵詞:精神障礙 預見性護理 護理問題 老年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2-0272-01
據國外文獻報道,多達70%~90%的癡呆患者,在其病程的一定時間內曾出現行為方面的異常[1]。老年精神病患者常可因急性精神障礙合并軀體疾病等原因而住院治療[2]。本文收集2011年1月~12月在我院老年精神科住院患者的資料,對老年精神病患者常見的護理問題以及其間發生的護理不良事件進行分析,根據老年精神病患者的生理特點,從生活、安全、心理等方面實施了一系列預見性護理,取得了較好效果。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本組937例患者,男416例,女521例,男患者比例約占43.34%,女患者比例占56.66%,發病年齡55-93歲,其中60-69歲529例,70歲以上308例。診斷:精神分裂癥685例,雙向障礙29例,抑郁癥33例,腦器質性精神障礙80例,血管性癡呆例32,身體疾患伴精神障礙51例,其他精神病27例。
1.2 護理不良事件統計,共上報不良事件5例,均為跌倒,該不良事件發生的患者年齡最大為86歲,最小為66歲,平均年齡為75歲。
1.3 方法。對本院2011年1月~12月護理不良事件進行分析、總結,找出老年患者存在安全隱患的原因。主要包括:自身疾病、用藥、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環境因素及疾病相關知識的缺乏。通過分析,制定預見性護理措施并積極實施。
2 結果
937例患者中712例(76.02%)患者自知力缺失,不承認自己有病,拒絕接受治療和護理。254例患者(28.3%)因為溝通不良、護理制度的執行和規范的不健全等,可能導致老年精神病患者的護理服務不到位。常見的護理問題:跌倒、墜床、激惹、不合作、不知避諱危險、服藥依從性差、壓瘡、吞咽困難、噎食、便秘、睡眠障礙、體位性低血壓等。
3 預見性護理
在醫療護理的各個環節中,以疾病的生理變化及各種疾病的發展規律和臨床表現為依據,主動對患者進行評估。有預見性地采取防范措施和應對方法,可有效地幫助病人解除痛苦,進一步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3]
3.1 跌倒或墜床。①專人陪護。②使用床欄。③地面保持干燥、無積水,活動區域避免障礙物。④物品放置規范,便于患者拿到。[4]
3.2 保護性約束過程。專人負責,給予心理護理、生活護理,及時更換體位。
3.3 服藥依從性差。①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引導患者認知和糾正錯誤認知。②向患者或家屬告知有關藥物治療方面的知識。③對患者曾經出現或擔心出現的問題給予解釋,并及時給予對癥處理,④在加以解釋時半強迫喂服、鼻飼給藥。
3.4 臥床及生活不能自理。①早晚進行翻身拍背,每次3~5分鐘。②每2h給予翻身、變換體位。對身體條件允許的患者每日采取坐位或半坐臥位至少2小時。③鼓勵患者多飲水,每日飲水量2000—2500ml。④肺部感染危險性加大時可采取霧化吸入。
3.5 便秘。①可飲用蜂蜜水,適當增加花生油、芝麻油等的食入量;避免過食辛辣、煎炸等刺激性食物。每天的飲水量2000~2500ml。②每日清晨飲水后30min及餐后30min做腹部按摩。每次10~15min。③必要時遵醫囑給藥促進排泄。
3.6 睡眠障礙。組織患者參加工娛活動,白天小睡20~40分鐘為宜。晚睡前熱水洗腳,飲用熱牛奶,避免刺激性娛樂,必要時使用睡眠藥。
3.7 預防壓瘡。①進行壓瘡風險評定,1~2小時翻身一次。②保持床鋪平整無渣屑。③對小便失禁者使用收集容器,男性用接尿器或一次性薄膜塑料袋;女性可用紙尿片或特制的接尿器以保護局部皮膚。④使用氣墊床。[5]
3.8 吞咽困難。給予吞咽功能評估,少食多餐,進食流質飲食或軟質飲食為宜。坐位或半臥位進食,出現藥物副反應遵醫囑處理。采取集體進餐,嚴密觀察病人進餐情況[6]。
3.9 體位性低血壓。①患者離床時,讓患者坐起來,適應幾分鐘。②當患者洗澡和活動時需嚴密觀察其面色、脈搏,是否出冷汗。③治療期間,一旦發生體位低血壓,立即將患者平臥,下肢抬高,注意保暖,報告醫生處理。
4 結論
預見性護理程序是通過科學手段提高護士觀察能力的有效方法,以癥狀護理為依據,對患者進行循環評估管理。提高護士獨立思維與鉆研的工作能力;激發學習新理論,新知識的熱情,鍛煉護士獨立思考、分析病情的能力,使護士在工作中逐步建立起從生理、心理、社會文化和精神層面去評估和照顧患者的思維和行為模式[3],使患者在最短的時間內得到最及時、最有效的護理。參考文獻
[1]李玉蘭.老年精神病患者的護理風險分析.現代護理,2011NO.22,165
[2]鄧蓉林.住院精神病患者軀體狀況護理評估分析.現代臨床醫學,2008年10月第34卷第5期
[3]張穎.預見性護理在臨床工作中的應用.天津護理,2011年4月第19卷2期,122
[4]鄧蓉林,江道群.68例住院精神病人跌倒原因調查分析,全科護理,2009年10月第7卷第10期下旬版(總第159期),2733
[5]毛愛芬,吳玉泉,曹娟,茅安.老年壓瘡57例相關因素分析與預見性護理.齊魯護理雜志,2011年第17卷第1期.106-107
[6]鮑鳳竹.老年精神病患者住院期間死亡原因分析,中國實用醫藥,2011年8月第6卷第22期,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