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現代人群中,糖尿病患病概率日漸提高,據不完全統計,糖尿病在中國的發病率達到2%,已確診的糖尿病患者達到4000萬,并還在逐年遞增。護理在治療糖尿病、特別是在控制和延緩病情的發生、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本文結合臨床實例,就護理的各個環節、步驟和方法,發表個人粗淺見解,與同仁共同探討和提高。
關鍵詞:糖尿病 臨床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2-0278-02
糖尿病(diabetes)是由遺傳因素、免疫功能紊亂、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種致病因子作用于機體導致胰島功能減退、胰島素抵抗等而引發的糖、蛋白質、脂肪、水和電解質等一系列代謝紊亂綜合征。臨床上以高血糖為主要特點,典型病例可出現多尿、多飲、多食、消瘦等表現。近年來,糖尿病患病人數有逐年上升和年輕化趨勢,我院自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收治糖尿病患者30例,現將護理體會總結如下:
1 臨床資料
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我院共收糖尿病患者30例,其中女性患者14例,男性患者16例。年齡在36歲—81歲,平均年齡61歲,其中3例患者并發酮癥酸中毒,1例患者并發糖尿病足,全部臨床癥狀消失出院。
2 護理
2.1 衛生宣教和心理護理。本組29例為老年患者,1例為青年患者。入院時均向他們講解了有關糖尿病的基本知識,發病機理、治療和預防糖尿病的有關知識。例如本組這例36歲的年輕男性患者,剛剛知道自己患糖尿病時,情緒非常低落,精神萎靡不振,這時我們給予患者心理上的安慰,告訴他只要積極配合治療,可以很好的控制病情的發展,并可以正常工作和生活。最后這名患者在我們的安慰下,積極配合治療,取得了很好的治療效果。
2.2 飲食治療的護理。飲食療法是治療糖尿病的基本方法之一,也是治療過程中貫穿始末的一項重要的基本治療措施,應嚴格和長期執行。糖尿病患者的飲食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首先,要合理控制能量的攝入量。其次,要保證碳水化合物的攝入。第三,要限制脂肪和膽固醇的攝入。第四,要有適量的蛋白質攝入量。第五,要有充足的維生素攝入。第六,要有合適的礦物質攝入。第七,豐富的膳食纖維攝入。第八,由于糖尿病患者自身新陳代謝的問題,必須根據血糖、尿糖、病情等信息,做到合理的餐次與營養分型治療。
2.3 藥物治療的護理。藥物治療是糖尿病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口服降糖藥物可直接起到降血糖的作用,而對于口服降糖藥無效者,只有皮下注射胰島素。護理人員應準確掌握各類藥物的藥理及其適應證和禁忌證、劑量數據、毒副作用及過敏反應,必要時采取相應措施。我們首先為患者做皮下注射胰島素的演示和指導,然后讓患者或家屬進行操作,同時給予監督并指出操作過程中正確和錯誤的地方,直到操作者完全掌握注射方法。本組有7例患者需終生注射胰島素,都由我們護理人員指導并教會他們。
2.4 運動護理。指導患者合理進行運動能促進糖的氧化利用,增強末梢組織特別是肌肉對胰島的敏感性,從而降低血糖,將更多的皮下注射儲存的胰島素調動到血液中,使肥胖患者的體重降低。加強心肌收縮力,促進血液循環,增加肺活量,改善肺的通氣功能,增強其戰勝病魔的信心。本組26名患者接受了運動治療,其中25名選擇了散步,1名年輕患者選擇了快走。3名酮癥酸中毒和1名糖尿病足患者臥床休息。
2.5 基礎護理。糖尿病患者的皮膚及血液內含糖量較正常人高,細菌繁殖力強;機體形成抗體能力較正常時低,且白細胞殺菌力與吞噬力均降低,易出現皮膚瘙癢與感染。注意指導患者勤洗澡、勤更換衣物,用溫和的洗浴用品,減少對皮膚的刺激。注意檢查和保護皮膚的完整性,預防褥瘡發生。還要加強患者口腔的護理,以防感染。
3 小結
臨床實踐表明,只要患者堅持藥物治療、運動鍛煉、合理飲食、自我監測,自身的血糖水平就能維持在一個穩定的狀態,降低各類并發癥發生的可能,提高自身的生活質量,確保生命安全。由于糖尿病患者日益增多,怎樣進行科學有效的護理是護理人員值得繼續探討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