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良好的護理有益于患者身心的康復,婦產科剖宮產圍手術期的護理有別于其它的護理,更加需要優質的護理,本文作者結合多年婦產科護理經驗,總結婦產科圍手術期的護理體會,提出指導性建議,現報告如下。
關鍵詞:婦產科 剖宮產 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2-0301-02
婦產科剖宮產術應用逐年上升,它是經腹壁切開子宮取出成活胎兒及附屬物的手術[1],是解決難產的主要途徑之一。手術方式包括子宮下段剖宮產術、子宮體剖宮產術、腹膜外剖宮產術。目前臨床常采用子宮下段破宮產術。剖宮產術圍手術期優質的護理,可以消除患者緊張恐懼、減少手術并發癥、促進產婦身體快速恢復。我們結合多年臨床護理經驗總結婦產科剖宮產術圍手術期的護理體會,現報告如下。
1 術前護理
1.1 心理引導。產婦在分娩前多心理緊張、甚至恐懼,正確的引導是必要的,首先要產婦熟悉產房的環境,消除其陌生感,有助于產婦情緒穩定。然后,針對不同患者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患者及其家屬解釋手術的安全性及必要性,介紹醫護人員信息,告知產婦整個產程中都有專業的醫生及護理人員保障母嬰的安全。另外,要緩解孕產婦的家屬的顧慮,讓他們鼓勵產婦以一個愉快的心態接受手術。
1.2 術前準備。剖宮產前充分準備,檢測生命體征,常規檢驗血、尿常規、凝血四項、D-二聚體、血型、感染系列等,手術當日禁食,留置尿管,對會陰部及腹部皮膚嚴格消毒,常規備皮,留置導尿管,存在妊娠并發癥者對癥治療。密切觀察并記錄胎心變化,彩色多普勒超檢查胎兒的宮內情況并詳細記錄。
2 術中護理
產婦放置于合適的體位,注意保暖,術中長期受壓部位墊軟墊。保持手術室室溫適宜,宜在24~27℃,濕度40~60%為宜。醫護人員熟練操作手術步驟,密切配合,使手術順利進行,盡量縮短手術時間。術中關心產婦,握其手臂,緩解產婦心理的緊張。新生兒娩出前準備好氧氣、搶救車及藥品,術中密切觀察產婦生命體征的變化,減少手術出血量。新生兒出頭后清理口鼻粘液,防治吸入,隨后娩出胎兒身。斷臍、擦凈皮膚后放于保溫臺上,注意保持胎兒保暖及呼吸道通暢。胎兒包好后立刻告之產婦胎兒性別、出生時間,并抱于產婦看,告知胎兒情況,囑產婦放松。
3 術后護理
3.1 常規護理。剖宮產術后應去枕平臥位6h,后可改為半臥位,術后第三天可做起活動。鼓勵患者盡早下地活動,防止腸粘連、下肢深靜脈血栓等并發癥。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變化,錄出入量,注意腹部切口情況、子宮收縮及陰道流血情況。保證產婦安靜休息,以利于術后恢復。為患者講解術后母嬰應注意的問題,詢問是否有其它護理要求。
3.2 切口與導管護理。術后增加巡視頻次,注意觀察有無滲血、腫脹及感染,對不能耐受切口疼痛的患者可遵醫囑給予止痛泵等鎮痛,手術切口常規換藥,密切關注產婦生命體征,對切口感染者及時拆線引流,并給予抗感染治療。注意導尿管通暢及清潔,觀察記錄尿液顏色。拔除導尿管后囑產婦多飲水,促進排尿。
3.3 飲食及哺乳護理。術后6h內禁止飲食,過后可給少量予流質飲食,由少量及易消化的飲食開始,逐步恢復正常飲食。食物應富有營養,以高蛋白、多熱量、富含維生素飲食為主,保證足夠熱量和水份,促進刀口愈合和身體恢復。鼓勵提倡盡早母乳喂養,增加母嬰之間的接觸,指導正確的喂養姿勢及喂養注意事項。觀察產婦乳頭及乳汁情況,囑每次哺乳前清潔乳頭。注意新生兒的皮膚顏色、大小便情況及臍部有無紅腫等情況。
3.4 心理護理及出院指導。術后不適等可使產婦的生理和心理應激增強,給產婦帶來的緊張,甚至產后抑郁癥等。護士經常與產婦交流,給予細致的護理及心理的關心,增加與產婦交流,緩解其緊張狀態。囑產婦帶嬰兒于產后6周到醫院進行一次全面檢查,出院后鼓勵產婦活動,指導其做床上做產后的保健操,以利于惡露排出和身體恢復。囑產婦產后42天內絕對禁止同房,6周后注意避孕。堅持母乳喂養,及時做好新生兒接種工作。
4 體會
4.1 做好細致護理。要提供優質的護理,每一項工作都要做到細致。為增加交流,我們增加了巡視的頻次,及時傾聽產婦及其家屬的心聲,定期詢問住院產婦的需求,不斷提高護理質量。手術前后的護理工作都要注重細節,例如,術前放置導尿管時護人員動作要盡可能的輕柔,以防止對尿道粘膜造成損傷;剖宮產術中可以緊握產婦的手,緩解她們生理及心理上的不適;術后密切關注產婦手術切口及嬰兒情況等。我們盡量滿足產婦的護理需求,注重護理的每個細節,做到規范化、靈活性、系統化的護理流程。從言語交流到技能操作,都嚴格要求每一位護理人員,要時刻保持高度責任心,將每一位患者看做自己的親人,從一點一滴做起,努力提高護理質量。
4.2 重視產婦心理護理。剖宮產圍手術期產婦可出現緊張、恐懼、焦慮、憂郁等心理狀態,與患者的生理、職業、工作、年齡、學歷等有關系,手術畏懼及剖宮產術后的疼痛也會影響到產婦心理。其次,產婦的心理處于應激增強的狀態[3],很小問題可能導致產婦出現心理問題影響到產婦的身心健康,甚至影響到嬰兒哺乳。現代醫學護理模式強調人的整體性,作為護理人員應該正確掌握產婦心理,結合現代護理學模式,做好產婦的心理護理工作。良好的心理可加強醫療效果,穩定產婦的不良情緒,可促進順利分娩,順利哺乳,確保母嬰健康。我們通過提高護理人員道德素質、營造溫馨病房環境、加強醫患溝通等措施穩定產婦情緒,收到滿意效果。
4.3 提倡人性化護理。隨著護理模式轉變,我們護理人員更加關注自身服務需求的滿足情況。“以人為本”的人文護理理念貫穿整個護理過程,把整體護理與人性化的護理結合在一起。剖宮產圍手術期更加需要優質的服務,為保障產婦手術前后心情的放松愉悅,我們采取“人性化護理模式”,熱情與產婦及其家屬交談、耐心細致的詢問、主動幫助她們解決各種問題、親切溫暖的相送。要求整個護理團隊不斷提高服務質量,增強技能熟練度,提高語言溝通技巧。同時,改善產房、病房環境,制作各類精美的宣傳教育手冊,營造溫馨的住院環境,拉近了我們與產婦之間的距離。
參考文獻
[1]吳紅芳.護理干預在剖宮產圍手術期的應用[J].中國醫藥指南,2010,8(26):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