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對患者的心理護理,使患者情緒穩定,產生對手術有利的積極效用,以達到最佳的心理狀態,接受并配合手術的治療,為手術后的健康恢復打下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心理干預 心理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2-0305-02
隨著我國現代醫學模式的轉變和護理技術的快速發展,患者對手術室護士的要求越來越高,手術室護士如何對將患者的心理干預與常規護理相結合[1],通過對患者的心理護理,使患者情緒穩定,產生對手術有利的積極效用,以達到最佳的心理狀態,接受并配合手術的治療,為手術后的健康恢復打下良好的基礎是我們探索的重點。那么手術室護士該如何去進行適當的心理干預呢?筆者通過對近八年手術室工作的經歷總結和對患者的分析,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探討。
1 以患者為中心創造心理護理的必要條件
要想患者在手術中有一個平穩、積極、自信的心理,手術室護士自身心理的良好表現十分重要。作為一名手術室護士,面對患者,在患者身體、心理都處在低落的時候,如何通過護士的心理護理來改變這種狀態,以達到預期的護理效果,就對手術室護士和手術室環境提出了更高的條件要求。
1.1 手術室護士自身業務素質的要求。現代護理理論和實踐證明,護理學己不再是醫療的附屬,而是一門獨立的學科。護士必須經過正規的學歷教育,并通過醫院的嚴格考試,實務考核方可進入手術室工作。而且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護理知識也在不斷更新。手術室護士要不斷加強新知識的學習,特別是加強患者心理方面相關知識的學習,以勝任工作之需。
1.2 患者對手術工作環境的要求。由于患者在手術前往往處在一種緊張、憔慮、恐懼的心理狀態中,進入手術室后又對手術室的一切感到陌生和無助,要消除患者這些對手術不利的心理因素,手術室的工作環境非常重要。為了手術的安全,手術室盡量采用全封閉式的無菌式設計,各類手術儀器擺放有序,手術及護理人員操作熟練,給患者留下一種手術環境優良,主持手術的工作團隊經驗精煉,完全能任勝任且有把握將手術順利完成的好印象。從而使患者放松手術中緊張、憔慮、恐懼的心情,更好接受手術的治療。
2 以患者為中心展開心理護理
手術室護士通過與患者建立良好的溝通環境,手術前對患者進行的心理分析,并制定相應工作計劃,術中對患者用心護理,術后及時探訪和總結,使手術室護士隨時掌握患者的心理,真正做到的醫學心理與實際護理相結合,讓手術室護士的心理護理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
2.1 手術前手術室護士對患者的前期心理護理工作。手術前患者普遍存在著擔憂、焦慮、恐懼、睡眠不佳、食欲低下、對手術方案及風險存在疑慮等問題。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手術室接到手術通知單后,手術室護士要進行術前探視,首先閱讀病歷,全面了解病人的一般情況,包括病人的既往史、藥物過敏史以及各項實驗室檢查結果,注意有無異常。護士與患者交流要依據不同的病情運用不同的交流技巧,用恰如其分的語言進行面對面交流,指導術前的注意事項,如個人衛生及皮膚預備的重要性,要像對待親人一樣關心、安慰患者,主動與患者談心,通過細心的觀察,了解分析患者的顧慮,耐心聽取患者的意見和要求,使患者能夠正確對待疾病,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和對醫護人員產生信任感,解除其緊張情緒,讓病人在最佳的心理狀態下接受手術治療。
2.2 手術中手術室護士對患者心理護理。由于患者處于即將手術的緊張、憔慮狀態,術中心理支持顯得尤為重要,其目的可減少不良刺激,使患者處于良好的應激狀態。手術室護士要熱情地迎接病人進入手術室,在術前交談、溝通的基礎上,向病人介紹手術室的環境,消除病人由于陌生帶來的拘束、恐懼感。同時說明手術麻醉與術中必要時需配合的注意事項。手術中不說與手術無關的話,在討論病情時,對有可能引起不良結果和不便讓患者知道的病情,要注意講話的方式、方法、場合,以免加重患者的精神負擔。正確使用非語言交流方法,如良好的面部表情、關懷的目光、恰當的撫摸,以示對患者的關愛和心理安撫。必要時可根據病人的喜好和病情許可,播放輕音樂,以減輕病人的緊張和恐懼情緒,給予病人親人般的關懷和體貼。當病人進入麻醉狀態時,護士應給予周到的關懷,各項護理工作做到穩、準、輕、快。手術結束后,手術室護士要安全護送患者回病房,向病房護士交待手術中的情況和注意事項并做好交接班。護士對患者病情不得隨便議論,要維護患者的自尊以保護患者的自尊心。
2.3 手術后的探訪和總結。手術后對患者的探訪其實也是對患者的一種心理護理,一般在手術后2-3天里由手術室護士對患者進行探訪和問候,了解患者術后的一般情況,就患者的不適給予安慰和解釋,消除患者對手術實施的疑慮,其目的是使患者真正感受到手術室護理人員真誠的愛心與呵護,讓患者對手術放心,對治療滿意。另外通過探訪,征求及詢問病人對手術室工作的意見和建議,收集有關手術操作、麻醉、手術體位、術中護理帶來的后續效果的資料,從而對手術期心理護理做出客觀評估[2]。總結手術室心理護理中的成功經驗和存在的不足,為以后的工作打下扎實的基礎。
3 加強與患者家屬的溝通促進對患者的心理護理
一般來說,對患者熟悉的人莫過于患者的家屬和朋友,最值得患者信賴也是患者的家屬和朋友。手術室護士可以通過與患者家屬和朋友的溝通,讓患者家屬和朋友參與進來了解手術的情況,患者家屬和朋友再配合手術室護士來對患者打氣,讓患者對手術充滿信心,從而減輕患者對手術的擔憂和恐懼感,且不失為對患者的一個較好的心理護理方法。
總之,手術室護士對患者的心理護理要達到一個最理想效果,消除手術患者的恐懼與焦慮是心理護理的關鍵。通過手術室護士自身過硬的護理技能,對患者實施術前、術中、術后的心理護理,有效地降低和消除患者的焦慮和恐懼,對促進患者的身心健康,促進疾病的早日康復非常重要,這也是手術室護士心理護理的最終結果。
參考文獻
[1]劉向紅.支持性心理治療及行為干預在社區慢性病管理中的作用[J].中國全科醫學,2002,5(1):49
[2]成翼娟.整體護理實踐.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