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喉癌 氣管切開 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2-0317-02
喉癌是耳鼻喉科常見的惡性腫瘤。目前對喉癌的治療仍以外科手術切除為主。氣管切開是喉癌手術患者維持呼吸通道的重要治療方法。因此呼吸道管理是喉癌手術后護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對喉癌的治療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對37例喉癌患者術后的呼吸道護理進行了回顧性分析,療效滿意,報告如下。本文對19例喉癌患者術后的呼吸道護理進行了回顧性分析,療效滿意,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回顧性分析我科2009年10月-2012年3月,我科共收治喉癌患者19例,男14例,女5例,年齡46-75歲,平均55歲。全部患者術中均行氣管切開術。其中行全喉切除術12例,均為氣管造瘺術,喉部分切除術7例,平均留置氣管套管時間18d,帶管出院。
2 護理
2.1 術前常規護理。術前對患者進行全身常規檢查,記錄生命體征;術前日抽血做血交叉配血,以備術中急用;術前控制原發病;如血壓高者予以降壓治療,慢性支肺氣腫患者予抗炎平喘藥物應用;對吸煙者勸其戒煙,并訓練深呼吸,指導咳嗽及床上大、小便。術前備皮、插胃管、導尿管。
2.2 術后護理。
2.2.1 體位護理。患者麻醉清醒后為了減少頭痛,常規采取去枕平臥位,術后6-8h改半坐位,抬高床頭30-50°,可降低傷口處張力減輕疼痛,有利于呼吸并促進引流。患者翻身要保持氣管套管在正中位,避免對氣管的刺激而引發嗆咳或套管脫出。術后1-2d鼓勵患者下床活動,避免褥瘡及肺部并發癥發生。
2.2.2 飲食及口腔護理。喉癌氣管切開患者在術后7-10d內暫時不能經口進食,除了靠靜脈補給營養外,還需要鼻飼流質飲食來維持全身的營養狀況。鼻飼流質飲食應清淡為主,富含維生素和蛋白質,食物溫度在37-40℃,每次喂食量不超過200ml,間隔時間不少于2h,每天鼻飼6-8次。在鼻飼前應徹底翻身、拍背、吸痰,鼻飼后1-2h內盡量不吸痰,抬高床頭30-45°[1],以免導致嗆咳和嘔吐。保持口腔清潔是減少術后感染和防止咽瘺的重要環節。術前3d用復方硼砂溶液漱口,4-6次/d,并告知患者注意口腔清潔,飯后及時漱口、刷牙。術后每天行口腔清潔護理2次,防止病原體下移引起呼吸道感染或嗆咳后吸入性肺炎發生。
2.2.3 保持呼吸道通暢:密切觀察呼吸情況,如呼吸頻率、幅度,同時嚴密觀察血氧飽和度等,根據血氧飽和度調節氧流量,當血氧飽和度<0.90,予以低流量吸氧,及時報告醫生對癥處理,>0.90可間斷吸氧[1]。喉癌患者由于痰液多不能自行咯出,容易阻塞氣管引起窒息危險。掌握正確的吸痰方法,是做好氣管護理的一項關鍵技巧。吸痰時動作要輕柔,調節好負壓,選擇大小適中的一次性吸痰管,插入套管內12-14cm,輕輕地將吸痰管置入,左右旋轉,邊退邊吸,持續時間不超過10s,吸痰時間不超過5min,吸痰時發現呼吸加快時,立即拔除吸痰管,加大流量吸氧,待好轉后再吸,直到無痰鳴聲[2]。
2.2.4 氣管切口的護理:切口周圍皮膚和呼吸道分泌物常成為切口的感染源,必須保持切口局部清潔、干燥,并根據分泌物多少、敷料清潔程度決定換藥次數,臨床常用的無菌紗布墊沒有預防和治療切口處感染的作用,而藥物性氣管套墊具有預防和治療切口處感染的作用。
2.3 預防誤吸誤吸是喉癌術后引起肺部感染的原因之一。食物反流導致誤吸多見于聲門上水平部分喉切除的患者。因水平部分喉切除破壞了喉體生理功能的完整性,使喉的括約肌保護功能部分或全部喪失,進食會發生不同程度誤吸。
2.4 氣道護理。氣管切開的患者失去濕化功能,易產生氣道阻塞、肺不張和繼發感染等并發癥[2]。除了要保持病室內適宜的溫度和濕度外,充分氣道濕化可以起到稀釋痰液,預防氣道粘膜干燥,防止痰痂形成,保持呼吸道通暢的作用。我院采用霧化液,每2-6h行霧化吸入1次,每次霧化吸入約15min。并間歇向氣管內滴入濕化液(生理鹽水加入抗生素和化痰藥物),1次/15-30min,1-2ml/次,使患者痰液可以輕松排出。最后套管口覆蓋雙層濕紗布,既起到濕化作用,還可防止灰塵吸入。
2.5 拔管后護理:對喉部分切除術者,術后留置氣管套管10-14d,拔除氣管套管前,先用橡皮塞子堵塞內套管48h,密切觀察呼吸,無呼吸困難者可拔除氣管套管,拔管后用蝶形膠布固定氣管切口處,囑勿自行撕脫,并繼續觀察呼吸有無異常。對全喉切除術后患者,需帶管出院,應做好出院前指導工作。
2.6 心理護理:由于喉癌患者喉切除術后通常產生一種缺陷心理,表現為絕望、恐懼、孤獨、失群、憤恨、愛發脾氣等不良的心理狀態,這時護士應運用心理學知識對其進行心理護理,采用多種形式經常接觸患者,多給予患者關心和體貼,盡可能滿足患者的生理、心理、社會要求,做到減輕或消除患者顧慮,幫助患者建立生活信心,正確對待疾病,達到有利于術后康復的良好心理狀態。
2.7 出院前健康教育。①囑患者注意休息,避免勞累,合理飲食,適當進行體育鍛煉。②預防呼吸道感染,一經發現呼吸道感染,積極治療。③帶氣管套管出院的患者,指導患者及家屬學會氣管套管自我護理方法。④指導家屬了解患者的思想動態,在生活上給予更多的關心與支持,使之樹立與疾病斗爭的信心。⑤指導患者定期復查,1月內每周1次,以后每2-3個月復查一次,并學會自檢,如發現出血、呼吸困難或頸部淋巴結腫大者,應及時到醫院就診[3]。
3 體會
通過對我院19例喉癌患者氣管切開術后的護理,我們認識到,只有從心理護理、一般護理、氣道護理、健康教育等多個方面對患者進行整體化護理,才能促進患者早日康復,同時降低術后呼吸道并發癥的發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張玉蓮,胡風標.血氧飽和度監護在氣管切開護理中的應用.中華護理雜志,1997,32(20):112
[2]高艷軍.外科氣管切開術后患者的護理[J].中外醫學研究,2010,8(2):127-128
[3]姜玉曉,王立.氣管切開術后呼吸道的護理[J].中國現代護理學雜志,2010,7(8):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