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總結重癥支氣管哮喘的護理措施和護理體會,為類似病例的臨床護理干預提供指導。方法:將2010年1月至2012年1期間收治的60例重癥支氣管哮喘患者所謂本次研究的對象,所有患者均給予藥療、氧療、心理、環境安置、飲食等綜合性護理,觀察臨床護理干預效果。結果:全部患者經過8d至20d的住院治療之后均痊愈出院,臨床效果令人滿意。結論:綜合性護理干預措施能夠有效加快患者的康復進程,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增強患者的恢復信心,提升患者的健康水平。
關鍵詞:重癥支氣管哮喘 臨床護理 護理體會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2-0343-02
重癥支氣管哮喘會導致患者嚴重呼吸困難與肺功能衰退,而且通常無法通常常規的治療方案進行治療。重癥支氣管哮喘一般在發病之后采用常規治療方案之后無法改善病情甚至出現病情惡化情況,能夠在很短時間內進入到危重狀態,進而會因為呼吸衰竭死亡。對于重癥支氣管哮喘患者而言,除了給予必要的臨床治療之外,對患者進行了綜合性的臨床護理干預,臨床效果顯著,現將有關資料和體會整理報告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2年1期間共收治重癥支氣管哮喘患者共60例,其中男性36例,女性24例;病程最短3d,最長20d,平均12.5d;住院時間最短平均住院時間8d,最長20d,平均13.5d。誘因,精神緊張5例,勞累8例,急性支氣管炎12例,吸入刺激性氣體15例,上呼吸道感染20例。所有患者均給予藥療、氧療、心理、環境安置、飲食等綜合性護理,觀察臨床護理干預效果。
1.2 護理方法。
1.2.1 藥物治療護理。對患者正確使用喘康速氣霧劑,指導患者應該先呼氣,而后慢慢深深吸氣,在吸氣的過程中噴出藥霧,并保持幾秒鐘的屏氣狀態,而后慢慢呼氣,通常每次使用吸入一兩口藥霧即可,每天使用三次至四次。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因為常見的氣霧劑一般均是β受體興奮劑,如果吸入藥霧過量則非常有可能導致心律紊亂進而誘發猝死,因此對于心功能不全患者必須慎用;另外,使用氣霧劑的治療效果變差時或者成人心率超過每分鐘140次時,則要停止用藥;在治療過程中要嚴格掌握氣霧劑的使用劑量,一般不超過每周10ml。
1.2.2 維持電解質平衡。因為患者常常會因為攝入困難、大量出汗、呼氣延長等問題而讓患者體內丟失大量的水分和電解質,因此必須要對患者每天給予2500ml至3000ml的大劑量靜脈輸液,并在靜脈輸液的過程中給予電解質平衡狀態監測,及時糾正補充劑量。
1.2.3 大劑量激素使用干預。靜脈注射或者靜脈滴注大劑量氫化考的松或者是甲基強的松,因為這兩種要在治療重癥支氣管哮喘時比較常用,所以必要對藥品的實際作用和不良反應有一個清晰的了解,避免出現激素濫用的問題并由此引發各種不良后果,對于患者用藥之后的消化道變化、神經變化以及精神變化給予密切的關注,如果出現不良反應必須要給予立刻停藥等對應處理。
1.2.4 支氣管解痙劑使用干預。作為一種治療重癥支氣管哮喘時比較常用的藥品,氨茶堿的血液濃度不同則所導致的不良反應的程度也有差異,一般而言,如果氨茶堿血液濃度超過20μg/ml,則患者便會出現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如果氨茶堿血液濃度超過30μg/ml,則患者便會出現心律失常、抽搐等較為嚴重的不良反應。靜脈注射0.5g氨茶堿+50% 20ml GS時需要嚴格控制用藥的速度,通常而言,要求藥液的注射速度高于10min,并嚴格遵醫囑監測氨茶堿血濃度。
1.2.5 飲食護理。重癥哮喘發作期間也是急性營養消耗期,患者體內的水分、蛋白質等大量消耗丟失,如不設法及時給予補充,勢必影響治療效果,因此,我們與營養師及家屬聯系,提高飲食治療的認識,根據患者的飲食愛好,配制水分含量較多的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食譜,特別強調新鮮水果蔬菜的攝入。同時向患者解釋合理飲食對增強抗病能力的重要性,鼓勵患者盡自己的努力多進食進好食。
1.2.6 加強重癥哮喘患者的夜間觀察及護理。喘持續狀態常有夜間加重或突然死亡的特點,其機理尚未完全闡明,可能與哮喘患者植物神經不穩定有關。另外,夜間護理人員少,護理質量下降亦為重要原因。因此,對于重癥哮喘患者夜間應有專人護理,并安排護理技術嫻熟的責任心較強人員護理。
2 結果
全部患者經過8d至20d的住院治療之后均痊愈出院,臨床效果令人滿意。
3 體會
重癥支氣管哮喘患者機械通氣的護理應是隨著無創輔助呼吸機的更新換代的發展而發展,努力研究不同類型的無創機械通氣的臨床應用及護理方法是今后的發展方向。護理人員應不斷努力掌握新技術新方法,嚴密觀察病情變化,科學準確記錄各種信息數據,為臨床決策提供依據。總之,綜合性護理干預措施能夠有效加快患者的康復進程,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增強患者的恢復信心,提升患者的健康水平。
參考文獻
[1]李雪娟,李雪峰.急性腎小球腎炎患者的護理體會[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0,(10):102-103
[2]趙文霞,杜如宇.蛛網膜下腔出血的護理體會[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5,(18):158-159
[3]閆妍新,郗少芳.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患者的護理[J].華北煤炭醫學院學報,2011,(02):1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