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究并分析膝關節骨性關節炎運用艾灸與紅外線療法療效觀察。方法:選取我院自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典型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80例,將其作為臨床研究對象,隨機分成A、B兩組,每組均40例患者。A組患者采用艾灸與紅外線療法,即為試驗組;B組患者僅采用紅外線療法,即為對照組。分別觀察兩組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經不同治療方式后的臨床預后情況。結果:在經不同的治療方法2個月、3個月后,A組患者具有顯著療效的人數較B組患者低,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運用艾灸與紅外線療法對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治療有積極影響,值得推廣。
關鍵詞:膝關節骨性關節炎 艾灸 紅外線療法 療效
【中圖分類號】R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2-0381-01
膝關節關節炎的病理特點是對軟骨的慢性磨損,好發于中老年人,在發病早期癥狀不明顯,常常只表現為關節的僵硬與不適,在適當的活動強度下,暫時好轉。艾灸在治療各種疾病時均有不同程度的溫經通絡、消瘀散結的作用。近期研究發現在對患者進行紅外線治療時可達到鎮痛,消除腫脹,解除肌肉痙攣的效果[1]。療效是以某種方案為標準,制定另一種治療方案治療后相比達到的效果。我院針對膝關節骨性關節炎運用艾灸與紅外線治療后療效等問題,進行一系列臨床研究,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選取我院自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典型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80例,將其作為臨床研究對象,隨機分成A、B兩組,均40例患者,A組患者中男15例,女25例,年齡在63~87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5.2±4.5)歲,病程為3~6年,平均病程為(4.5±1.3)年。B組患者男14例,女26例,年齡在61~84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1.8±3.7)歲,病程為2~7年,平均病程為(3.8±1.5)年。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類風濕關節炎類型、病程長短等方面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2]。A組患者的主要操作步驟如下:患者出現嚴重炎癥時,先用非類固醇類抗炎藥(NSAIDs),醋氯芬酸腸溶片(江蘇吉貝爾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02027)、萘普生緩釋膠囊(江蘇恩華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60018)消炎后對患者進行艾灸治療,日一次,一次一個小時,一個月為一個療程,同時給予紅外線透照療法,每天一次,每次15~30分鐘,應注意觀察患者在艾灸是皮膚溫度切忌勿把皮膚燒傷。B組患者的主要操作步驟如下:與A組采取同樣方式進行消炎后,給予紅外線透照療法,每天一次,每次15~30分鐘,紅外線治療時注意燈和皮膚的距離。
1.3 觀察指標[3]。A、B兩組患者經不同用藥方式治療后第1個月、第2個月、第3個月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好轉情況及預后并發癥情況。
1.4 統計學處理。對文中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15.0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以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A、B兩組患者是否進行艾灸與紅外線合并治療后好轉情況。表1結果顯示,A組患者區別于B組患者在進行紅外線治療時合并艾灸治療2、3個月后,A組患者有明顯好轉的人數較B組患者多,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是膝關節常發生的一種疾病,主要對軟骨的慢性磨損,好發于中老年人,在發病早期癥狀不明顯,常常只表現為關節的僵硬與不適,在適當的活動強度下,適當好轉,但在劇烈運動時,可出現不同程度的的急性炎癥表現,此時需要及時休息和對癥治療。早期可以用外用藥物保守治療,加以理療減輕癥狀,但根據患者癥狀不同,采取不同的治療方法,癥狀嚴重者外用藥物加口服藥物和理療同時進行,并且堅持幾個療程,方有療效[4]。患有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患者進行艾灸也有好轉的趨勢,艾灸屬于中醫常見的療法中的一種,以艾絨為原料,將艾絨制成柱狀或是條狀,將其點燃后,熏熨或溫灼與患處,有直接灸和間接灸兩種,此法在治療各種疾病時均有不同程度的溫經通絡、消瘀散結的作用,不僅對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有明顯療效,且對很對疾病都有效果。紅外線治療是利用其波長的吸收和反射來達到治療效果[5]。適當的紅外線波長可以通過皮膚吸收,其他波長的紅外線則被反射,紅外線在照射皮膚時,產生熱效應,使病灶處溫度在短時間內升高,毛細血管和小動脈小靜脈擴張,血液在組織停留時間延長,物質代謝增強,還可以改善血液循環障礙,從而達到治療效果。本次臨床結果顯示,采用艾灸與紅外線療法對患者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療效顯著,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復發情況大幅度降低[6]。因此對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患者不宜只采用紅外線治療,一方面運用艾灸與紅外線療法不僅可以提高療效,另一方面,運用艾灸與紅外線療法較單純用紅外線治療療程明顯縮短。綜上所述,在對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患者進行艾灸與紅外線療法后有明顯積極的作用,而且臨床上尚未發現不良反應,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蘇佳燦,曹烈虎,陳維華,等.艾灸聯合手法治療膝骨性關節炎臨床療效觀察[J].同濟大學學報(醫學版),2009,30(5);79-82
[2]壬松,沈霖,肖琳.艾灸療法影響兔膝骨性關節炎軟骨細胞凋亡的效應[J].中國臨床康復,2006,10(39):55-58
[3]林海丹,何成奇.運動療法治療膝骨性關節炎臨床研究的國外研究進展[J].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2008,22(11):1389-1392
[4]孫嘉利,范建中,宋桂植,等.紅外線及磁場對兔膝骨關節炎軟治療療效與相關機制有較大的意義[J].南方醫科大學學報,2007,27(12):1851-1854
[5]蘇佳燦,曹烈虎,李卓東,等.艾灸治療膝關節骨陛關節炎臨床療效的病例對照試驗[J].中國骨傷,2009,22(12):914-916
[6]李艷玲.艾灸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臨床療效[J].中外醫療,2012,31(2):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