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游戲是兒童的天性,在兒童作業治療中應用游戲可以達到治療的效果,同時促進了兒童情緒和腦的發育。
關鍵詞:游戲 兒童 作業治療
【中圖分類號】R-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2-0395-02
作業治療是應用有目的的作業活動促進患者身心功能康復的一種治療方法,是康復治療的主要方法之一。兒童作業治療是通過有目的的訓練、游戲或娛樂、集體活動促進兒童感覺和運動技能的發育,提高兒童生活自理能力,讓兒童在完成作業活動的過程中,達到恢復、改善和增強生活、學習及勞動能力的目的,為兒童的學習和走入社會生活搭建橋梁[1]。在兒童作業治療中非常重視游戲這種治療手段。
1 兒童作業治療的特點
兒童殘疾多表現出運動和協調障礙,部分孩子還有智力、語言障礙。殘疾兒童給家庭和社會帶來困難和負擔,但并不會危及生命,盡管有殘疾,但大部分的孩子都可以有快樂的人生。由于兒童在解剖、生理、心理和社會行為等方面都未發育成熟,其身體和心理的可塑性很大,他所需要的是獲得能力和技巧而不是恢復能力[2]。而游戲是兒童的天性,游戲是兒童時期的一項重要的日?;顒?,是兒童生長發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兒童康復強調治療-游戲-教育相結合,游戲是兒童作業治療的一個重要手段。
2 游戲的作用
2.1 游戲與治療。通過游戲可以激發兒童治療的積極性,由于游戲的趣味性,兒童能主動地參與到治療活動中。
2.2 游戲與教育。游戲活動是純粹的教育與真實生活的融合,有利于患兒將所學的技能應用到實際生活中。游戲使兒童經歷了豐富的生活內容,體驗了快樂,學會了靈活的思維。集體游戲活動還發展了兒童的社交能力,獲得了對集體的依附感和對自身的認同感[3]。
2.3 游戲與發育。游戲促進情緒和腦的發育。由于缺少社會集體生活殘疾兒童隨著年齡的增長易出現抑郁、煩躁,易激動和情緒波動的心理特點。游戲中兒童自然、放松、自主的活動有利于兒童不良情緒的釋放,有利于兒童健康人格的形成。游戲的趣味性吸引兒童的注意力,使大腦選擇性的接受和處理外界信息,有利于情緒的穩定和專注力的形成[4]。
3 游戲的選擇
年齡較小的幼兒游戲始于母子間的親子活動親子游戲,通過母親的聲音、微笑、手勢動作讓孩子回應。大一點的幼兒可以進行一些尋找發掘游戲,如捉迷藏,躲貓貓,觀察孩子的注意力。假裝游戲如過家家,給布娃娃妹妹穿衣等對于3歲左右孩子的思考能力、語言和創造力非常重要[5]。4歲左右的兒童可以幫助他進行一些社交集體游戲,如捉迷藏、下棋,跳格子,讓兒童開始學會怎樣與其他孩子一起玩,與其他孩子交流和分享玩具。學齡前的兒童進行的手工游戲,剪紙,折紙,繪畫,對于改善兒童手的協調性靈活性是很好的選擇。中國傳統的益智游戲如九連環、魯班鎖、七巧板不僅有利于精細動作的訓練更是開發邏輯思維的很好形式[6]。
4 游戲中作業治療師的職責
4.1 提供安全的環境。殘疾兒童存在運動智力等障礙,沒有正常孩子應有的安全意識,為了保證游戲中的安,增加他們的安全感,利于活動的順利進行,作業治療師就應為他們創造安全舒適的環境:如訓練行走,先把椅子、球等該項目訓練不需要的、存在安全隱患的物品易碎、鋒利的物品撤離現場。
4.2 角色的扮演。要讓游戲活動順利進行,作業治療師需要承擔多種角色。殘疾兒童由于動作笨拙,開始游戲時會很害怕,治療師要利用和孩子良好的關系鼓勵孩子加入到游戲中。在競技類游戲如下棋,作為對手的治療師要在適當的時候讓孩子輸或者贏。當孩子在游戲活動出現困難時不要馬上告訴孩子該怎么辦,而要激起孩子的好奇心,引導孩子自己解決問題。
4.3 動作指導。游戲要達到治療效果,動作必須正確,否則就達不到預期的效果,甚至會反過來加重癥狀。不論采用哪一種游戲活動,都必須遵循兒童發育規律如頭尾發育規律。游戲活動過程中還應盡可能地避免和矯正異常運動與姿勢,否則長期下去,這種異常運動與姿勢就會固定下來,癥狀逐漸加重[5]。作業治療師在兒童游戲活動中要注意觀察兒童動作姿勢是否正確,及時糾正;結合兒童的實際能力將游戲中的動作分析,指導患兒完成。
在兒童作業治療中運用游戲的治療方式可以改善患兒的情緒、有利于運動功能的康復,更有利于兒童智能的發育,可以提高兒童生活自理能力,為兒童后期接受學校教育和獲得社會職能,提高生命質量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王剛,王彤.臨床作業療法學[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5
[2]竇祖林.作業療法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
[3]Richard SJ.Human Brain Function [M].2nd Edition.. Florida:Academic Press,2006.178
[4]魏國榮.關于游戲在腦癱兒童康復治療中應用的調查和思考[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08,23(5):449-451
[5]俞珍.游戲融入腦癱患兒康復訓練的效果觀察[J].護理與康復,2011,10(5):441-442
[6]張晨,董洪英.中國傳統民間益智游戲在作業療法中的作用[J].中國康復,2011,10(5):382-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