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分析閉合復位經皮鎖定鋼板內固定聯合關節松動術治療下肢復雜骨折康復效果。方法:選擇于2010年5月-2012年8月在我院骨傷科接受治療的下肢復雜骨折患者102例,隨機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1例,對照組通過閉合復位經皮鎖定鋼板內固定治療,觀察組患者在術后聯合關節松動術的康復治療,隨訪調查兩組患者的康復情況。結果:術后對患者隨訪觀察1-12個月顯示觀察組患者骨折的平均愈合時間為(11.5±3.5)周,對照組患者骨折的平均愈合時間為(17.4±4.2)周,差異顯著(P<0.05);同時觀察組患者下肢功能恢復的優良率高于對照組,分別為92.2%和82.4%,差異顯著(P<0.05)。結論:閉合復位經皮鎖定鋼板內固定聯合關節松動術治療下肢復雜骨折效果顯著,促進骨折愈合、利于下肢功能的恢復和預后,具有十分重要的臨床意義。
關鍵詞:下肢復雜骨折 閉合復位經皮鎖定鋼板內固定 關節松動術 康復效果
【中圖分類號】R-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2-0397-01
下肢骨折在臨床骨科中占的比例較高,主要包括脛腓骨骨折和股骨骨折,患者主要表現出兩肢長度不一、踝膝關節功能削弱、疼痛等,給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不便,同時給患者家屬增加了重大的負擔。然而部分的下肢骨折患者會出現下肢長骨的多段粉碎性骨折(下肢復雜骨折),臨床上對于其治療方法多樣,然而存在下肢功能的恢復不理想、預后差等缺點,故如何有效治療下肢復雜骨折患者、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受到廣泛關注[1]。本文選擇于2010年5月-2012年8月在我院骨傷科接受治療的下肢復雜骨折患者102例作為研究對象,旨在探討分析閉合復位經皮鎖定鋼板內固定聯合關節松動術治療下肢復雜骨折康復效果,具體信息如下。
1 一般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對照組中男性26例,女性25例;年齡介于19-76歲,平均年齡(35.2±10.3)歲;其中脛腓骨骨折37例,股骨骨折14例;骨折原因:交通意外18例,跌傷19例,壓砸11例,其它原因3例;觀察組中男性28例,女性23例;年齡介于21-75歲,平均年齡(32.7±9.8)歲;其中脛腓骨骨折34例,股骨骨折17例;骨折原因:交通意外20例,跌傷16例,壓砸10例,其它原因5例;所有患者均為下肢長骨的多段粉碎性骨折。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骨折類型、骨折原因、病情等一般資料上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對照組通過閉合復位經皮鎖定鋼板內固定治療,觀察組患者在術后聯合關節松動術的康復治療,具體方法如下:
1.2.1 閉合復位經皮鎖定鋼板內固定治療[2]。開始手術前通過牽引讓骨折一定程度復位和起到消腫作用,硬膜外麻醉。在骨折線的近遠兩側,各做一個3—5cm長小切口,最好不要將骨折區域顯露來避免骨折部位血運和軟組織的破壞;經C臂X線透視檢查牽引復位效果理想后,利用長度適當的鎖定鋼板,與兩切口間所做的肌肉下隧道插入接骨板,再用1枚普通皮質骨螺釘臨時固定骨折遠端,使鋼板與骨干貼附,并保持與骨干約2mm距離,經檢查骨干復位理想后可使用鎖定螺釘固定,并將臨時固定的螺釘更換為鎖定螺釘,完成接骨板的固定。再次X線透視證實骨折對位滿意,固定穩妥,沖洗切口,常規放置引流管后關閉切口。
1.2.2 關節松動術。在患者坐位或者臥位狀況開始進行關節松動術,力度由小到大,逐漸接近關節運動痛、運動受限的角度,同一角度和單一手法的使用每次應控制在1min內,Ⅰ、Ⅱ手法適用于疼痛為主,Ⅲ、Ⅳ級手法適用于以僵硬為主;對髕骨分別作沿縱軸上下推動及橫向的內外側推動3min,分別作股脛關節、脛距關節的長軸牽引、前后向滑動、后前向滑動、側方滑動、旋轉擺動等各1min。
1.3 功能評判標準。優:治療后患者兩肢的長度相等,膝關節、踝關節能夠正常屈伸,X線的檢查顯示解剖對位;良:患者兩肢的長度不等,患肢縮短約0.8-1.2cm,膝關節、踝關節屈伸范圍減少8-12°,X線的檢查顯示解剖對位較好,骨折部位成角<10°;差:患者兩肢的長度相差較為顯著,膝關節、踝關節屈伸范圍減少>12°,X線的檢查顯示解剖對位不理想。
1.4 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 結果
術后對患者隨訪觀察1-12個月顯示觀察組患者骨折的平均愈合時間為(11.5±3.5)周,對照組患者骨折的平均愈合時間為(17.4±4.2)周,差異顯著(P<0.05);同時觀察組患者下肢功能恢復的優良率高于對照組,分別為92.2%和82.4%,差異顯著(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X±S,n%)
組別例數優良差優良率(%)平均愈合時間(周)對照組512022982.4%(42/51)17.4±4.2觀察組513215492.2%(47/51)*11.5±3.5* 注:*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近些年,隨著交通事故、工傷等頻發,下肢骨折的發生率不斷上升,患者主要表現出兩肢長度不一、踝膝關節功能削弱、疼痛等,給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不便,同時給患者家屬增加了重大的負擔。臨床上通過牽引保守治療不僅存在療程長、疼痛度高、預后差,故臨床應用較少。
結果顯示閉合復位經皮鎖定鋼板內固定聯合關節松動術治療下肢復雜骨折康復效果優于單獨閉合復位經皮鎖定鋼板內固定治療,一方面在于閉合復位經皮鎖定鋼板內固定能夠保證固定的穩定性而不影響骨折端的活力,也可以能夠在骨折塊間產生應力刺激從而促進骨痂形成、加快愈合;關節運動術[3]是一種無痛伸張運動,促進關節囊與韌帶的伸張,能夠提高關節活動度、減輕關節疼痛,對于攣縮肌肉、肌腱的修復亦十分有效,從而促進愈合、預后。
本次研究發現閉合復位經皮鎖定鋼板內固定聯合關節松動術治療下肢復雜骨折效果顯著,促進骨折愈合、利于下肢功能的恢復和預后,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羅飛,萬忠,徐永寧,邱劍鷹.帶鎖髓內釘治療下肢長骨多段骨折的體會[J].中國現代醫生,2009,11(3):61-62
[2]趙海生,徐耀增,耿德春,楊月舟.鎖定加壓鋼板治療肱骨中上段骨折療效觀察[J].蘇州大學學報(醫學版),2008,11(02):315-316
[3]涂小華,宋奇志,陳玉萍.關節松動術在膝關節功能障礙的應用[J].現代醫藥衛生,2006,8(20):3099-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