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用局部注射配合小針刀剝離法治療肱骨外上髁炎200例。結果顯示:經1次治愈164例,經2次治愈15例,經3次治愈3例,總治愈率達91% ;經3次治療好轉14例,占7% ;無效4例,占2%。臨床結果表明:局部注射配合小針刀確為一種治療肱骨外上髁炎的良好方法。
關鍵詞:局部注射 小針刀 肱骨外上髁炎
【中圖分類號】R-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2-0404-02
肱骨外上髁炎也稱網球肘,好發于長期反復用力活動肘部的人,如網球運動員、鉗工、廚師和家庭婦女,以往臨床多采用針灸,推拿,理療或手術療法等治療,效果不甚理想,我院自2004年1月~2012年10月采用局部注射配合小針刀治療肱骨外上髁炎200例,其療效滿意,且簡化了治療過程,現總結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本組患者共200例,其中男90例,女110例,年齡25~76歲,平均46歲。其中單肘患病192例,雙肘患病8例,病程1個月~3年。
診斷標準。①起病緩慢,一般無明顯外傷史,逐漸出現肘關節外側疼痛,并向前臂外側遠端擴散。②在上舉或屈曲胳膊時,甚至在拿很輕的物體都能引起疼痛。③難以完全伸直或屈曲前臂。④握物無力,不能提重物,嚴重者扭毛巾、掃地均覺痛。⑤肱骨外上髁處有敏感的壓痛。⑥Mills試驗陽性:伸肘、握拳、屈腕,然后前臂旋前,此時肘外側出現疼痛,即為陽性。⑦伸肌緊張實驗:握拳,屈腕,檢查者將手壓于患者手指背側做對抗用力的情況下,患者用力伸指,伸腕,發生肘外側疼痛為陽性。⑧X線檢查排除骨質異常病變。
1.2 手術方法。患者坐位或仰臥位,患肘半屈曲位置于治療臺上,醫者于患肘肱骨外上髁部找到壓痛點并用龍膽紫標記,局部常規碘伏消毒,鋪無菌巾,用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1ml+2%多卡因注射液1.5ml+生理鹽水2ml+維生素B12注射液0.5ml配成注射用液5ml,用5號注射針頭由標記點垂直進針直達骨膜,抽吸無回血后緩慢注入、注藥約0.5ml后稍后退,再將針尖到達伸肌腱淺、深部,緩慢注藥1ml,再將針后退拔出。用4號小針刀由出針點刺入,垂直進針,刀口與伸肌纖維方向平行,當小針刀接觸到骨面或病灶區域時,患者有明顯酸脹感。此時先縱行切割3~5刀,再橫向剝離2~3次,最后疏通伸腕肌,伸指肌總腱,有松動感即可拔刀。局部按壓3~5分鐘防止出血,用創可貼覆蓋創口1~2天避免沾水。一般一次即可治愈。如未愈,一周后再做一次治療,最多不超過3次。
2 結果
2.1 療效標準參照《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治愈:疼痛壓痛消失,持物無疼痛,肘部活動自如;好轉:疼痛減輕,肘部功能改善;未愈:癥狀無改善。[1]
2.2 治療結果。本組病例經1次治愈164例,經2次治愈15例,經3次治愈3例,總治愈率達91%;經3次治療好轉14例,占7%;無效4例,占2%。全部患者治療期間未發生感染等并發癥。
3 討論
肱骨外上髁是肱骨下端外側的膨大隆起部,屈肘成直角,可見肱骨外上髁明顯突出于肘外側面上,該部為前臂伸肌腱的總起點。橈側腕長伸肌、腕短伸肌、指總伸肌、小指固有伸肌、尺側腕伸肌的肌腱在環狀韌帶平面成為腱板樣伸肌的總腱止于肱骨外上髁骨面,在這里,微細的血管、神經束從總腱深處穿過肌筋膜或腱膜及深筋膜進入皮下組織,該神經束來源于橈神經。若做伸腕、伸指的動作時,就會對外髁產生比較集中的牽拉應力[2]。由于肘腕關節長期反復的不正確活動、外傷及風寒等因素,導致附著點處肌腱輕度撕裂、勞損和局部出血、水腫、機化等。在自我修復過程中,產生瘢痕、粘連,使分布于肱骨外上髁部的神經感受器產生刺激性反應,引起疼痛,久而產生無菌性炎癥,從而導致肱骨外上髁處壓痛及肘關節功能障礙。采用局部注射醋酸曲安奈德等物質,能降低毛細血管和細胞膜的通透性,減少局部滲出,更好地促使炎癥滲出吸收,為組織的修復提供良好的條件[3],同時阻斷了交感神經興奮所致局部供血障礙的惡性循環,使組織營養狀況得以改善,加速致害物質排除,增強組織抗炎能力,緩解了患處的無菌性炎癥的刺激。針刀治療既有中醫針刺療法的止痛通脈之功,又有西醫手術松解切除之功效,可以從根本上解除軟組織的瘢痕粘連及血管神經束的卡壓。同時,由于粘連松解使局部血液循環改善,降低局部致痛物質濃度,提高新陳代謝能力,促進病變組織修復。
4 典型病例
患者,45歲,關節外側間斷性疼痛8個月,經理療、針灸、局部穴位封閉、口服中西藥等治療無效,且日趨嚴重。查體:右肱骨外上髁處無紅腫,壓痛明顯,抗阻力伸腕試驗陽性。診斷:右肱骨外上髁炎。按上法行局部注射配合小針刀松解,當即患肢即感輕松,稍能活動,5天后復查已痊愈。半年后隨訪無復發。
5 治療注意事項
①壓痛點定位要準確。②操作者應熟悉局部解剖層次。③消毒嚴格,局部注射用藥量不宜過大,以免造成藥物局部沉積,使組織壞死和引發感染。④注射、松解手法應輕柔,一次松解范圍不宜過大,進針不宜過深。⑤治療結束后,應囑患者進行肘關節功能鍛煉,防止復發。
局部注射配合小針刀治療肱骨外上髁炎,方法簡單,療效好,尤其對病程長,多次治療療效欠佳者,更為適宜,不必再作擴大化的手術,且部位淺,無重要血管神經,若操作正確,不易引起副損傷。值得基層醫院推廣運用。
參考文獻
[1]ZY/TOO1.1~001.9—94,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S]
[2]程海龍.小針刀治療肱骨外上髁炎42例[J].云南中醫中藥雜志,2010年第31卷第8期
[3]馬的峰.綜合療法治療肱骨外上髁炎148例[J].中醫外治雜志,2010,1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