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觀察綜合物理康復治療腰椎椎管狹窄癥的臨床效果,為臨床總結治療經驗。方法:對本院2011年1月至2012年5月康復治療病人62例的臨床治療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臨床治愈42例、占67.74%,顯效17例、占27.42%,無效3例,占4.84%,總有效率為95.16%。結論:綜合物理康復治療腰椎椎管狹窄癥,療效滿意,療程短,可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關鍵詞:腰椎椎管狹窄癥 康復治療 中藥熏蒸
【中圖分類號】R-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2-0414-01
腰椎管狹窄癥臨床上多見于中老年人,患者因各種形式的椎管、神經管以及椎間孔的狹窄,及軟組織引起的椎管容積改變及硬膜囊本身的狹窄等,引起的以間歇性跛行為主要特征的腰腿痛及一系列神經系統癥狀的出現,是腰腿疼和下肢麻痹、行走無力的常見原因。2011年1月至2012年5月,我們對62腰椎椎管狹窄癥患者進行綜合物理康復治療,療效顯著。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2011年1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進行康復治療的非典型腰椎椎管狹窄癥患者62例,年齡25~68歲,其中在40~55歲占61%;病程10天至6年,病變部位以腰椎4~5和腰5骶1最多見。病例臨床診斷:根據病史、臨床癥狀和體征、X線照片及脊髓造影等診斷,所有患者都進行CT、MRI檢查確診。
1.2 治療方法。綜合物理康復治療:①手法治療,主要是按摩推拿,可緩沖肌肉痙攣,調整關節突扭錯,分離局部粘連;疏通經絡,緩解神經壓迫,去除或減輕對神經血管的激若,方法以魏氏手法為主;②干擾電療及微波療法,時間每次20分鐘,有改善血液循環,有利于消除神經根及軟組織的充血水腫,可以起到很好的止痛作用;③針灸療法,取足太陽和足少陽經穴為主,每天1次,每次30分鐘,10天為1個療程,其間間隔2天,共治療2個療程。④中藥熏蒸療法:根據中醫辨證,將本病分為腎虛型、瘀血型及風寒型三種類型。腎虛型患者熏蒸中藥用補腎壯筋湯加減,瘀血型患者熏蒸中藥用活血止痛湯加減,風寒型患者熏蒸中藥用獨活寄生湯加減。熏蒸治療,每次60分鐘,每天一次,連續15天為一個療程。經非手術療法治療無效的典型病例,應考慮手術治療。
1.3 療效標準。痊愈:臨床癥狀基本或全部消失,雙下肢肌力在4級以上,可以正常學習、工作。好轉:主要癥狀基本消失,雙下肢肌力在3級以上,基本恢復正常生活、工作狀況,但有時感覺疼痛或暫時需要減輕工作者。無效:經4個療程的治療癥狀無明顯改善或加重者。
2 結果
臨床治愈42例、占67.74%,顯效17例、占27.42%,無效3例,占4.84%,總有效率為95.16%。
3 討論
腰椎管狹窄癥是指多種原因所致椎管、神經根管、椎間孔的狹窄,并使相應部位的脊髓、馬尾神經或脊神經根受壓的病變[1],中老年人較常見,部位以腰椎4~5和腰5骶1最多見,是腰腿疼和下肢行走無力的常見原因。隨著年齡增長,腰椎間盤發生退變,骨質增生,韌帶增厚導致神經周圍空間變窄而受壓,患者在行走時,出現腰腿疼痛和下肢酸困、麻木、無力、間歇性跛行;患者行走較短距離,即感到下肢疼痛、麻木無力,越走越重,因而不能遠距離行走。臨床上,根據上述癥狀和體征,以及結合CT、MRI等影像學表現,一般可以確診。
目前治療方法以保守治療為主,一般通過休息、理療、按摩、服藥等保守治療是可獲得較好的療效的。本組觀察病例62例,采用手法療法和針灸、中頻及微波電療等保守療法,取得較好療效,總有效率達95.16%,與國內外較多報道一致[2,3]。雖然保守療治加中藥熏蒸治療腰椎管狹窄癥療效較好,但一定要到正規醫療機構接受治療,當保守治療無效或者病情癥狀加重時,應手術治療。保守療法時一定要注意,盡量不同時使用多種方法,并且按摩、針灸等手法要熟練,傳統的按摩療法強調以柔和為主,切忌腰部后伸、斜扳及擠壓等不恰當的手法和過于猛烈的運動,暴力按摩往往弊大于利。本院康復科配備有經驗豐富的中西醫結合康復師,物理治療、手法治療、針灸治療技術熟練,配備有較先進微波治療儀、中頻電治療儀等設備,經康復治療的患者療效顯著。同時,根據腰椎管狹窄癥的發病機理,還要注重患者的休息與功能鍛煉,疼痛嚴重者,臥床休息,以緩解癥狀,癥狀緩解后應配戴腰圍下床活動,酌情進行腰背肌功能鍛煉,以調節新陳代謝及鞏固療效。
采用手法療法、中頻(微波)電療后,再進行中藥熏蒸治療,能夠起到舒筋活絡、活血化瘀功效及補腎強筋的作用,對于迅速消除組織水腫、解除組織粘連及恢復椎管的有效內徑等,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結論綜合物理康復結合中藥熏蒸治療腰椎椎管狹窄癥,療效滿意,療程短,可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吳在德,吳肇.外科學.人民衛生出版社(第七版),2010.852
[2]王之虹.推拿大成.長春出版社,1995.766~768
[3]林永成.中西醫結合診療手冊,1989.679~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