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報道本院采用PLDD序貫四聯療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112例,JOA評分改善率92%。與國內文獻報道的單獨應用PLDD術的80%左右的治愈率相比,有較顯著差異。本文分析了影響PLDD術后療效的原因,采取針對性的治療措施,提高了PLDD術療效,并探討了其機理。結論:在應用PLDD術治療椎間盤突出癥時,根據患者致病機理,采取序貫聯合治療,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關鍵詞:腰椎間盤突出 經皮激光汽化椎間盤減壓術 硬膜外封閉 腰椎牽引
【中圖分類號】R-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2-0416-02
自2004年5月至2009年6月,我們采用PLDD序貫四聯療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191例,其中有完整隨訪資料者112例,療效滿意,優良率為92%,與國內報道的單純應用PLDD治療約80%左右治愈率相比,療效更佳。現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112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均為我院住院病人,其中男性79例,女性33例,平均年齡36.5歲(20~52歲),腰椎CT平掃均證實為包容性椎間盤突出。其中L4-5椎間盤突出91例,L5~S1椎間盤突出28例,其中同時2個椎間盤突出7例。JOA評分最高24分,最低13分,平均17.3分。
2 治療方法
首先是在C型臂或CT導引下經皮穿刺,將穿刺針穿入椎間盤,最佳進針位置位于相應椎間隙的后1/3水平處,側位穿刺成功后,轉動C形臂,調至正位透視,將穿刺針尖置于棘突水平髓核處,并進一步將激光光纖置入椎間盤的髓核中,使用波長為980nm的激光將髓核燒灼并氣化,以末端輸出功率15W、脈沖時間為1s、間隔時間為5s對髓核進行1點或多點激光減壓。操作過程中,當患者腰部有脹感時,用50毫升空針經Y型開關進行負壓抽吸,達到椎間盤減壓的目的,并使突出的椎間盤回納。每個椎間盤所給能量約為800~1000J(L3~4,L5~S1)、1000~1200J(L4~5),整個操作過程約20~30min。然后對患者進行硬膜外阻滯,以減輕患者神經根水腫及粘連,半小時后于電腦腰椎三維牽引床上對患者施用緩慢牽引,牽引距離50-65毫米,并酌情予以手法按壓,促進突出髓核回納,牽引完畢回病房臥床休息24小時,開始指導患者遵循循序漸進原則行腰背肌功能鍛煉,4天后可出院回家自行鍛煉,1月后回院復查。
3 結果
應用中華骨科學會脊柱學組腰背痛手術評定標準進行療效評價,其中優80例,良23例,差9例,總優良率為92%。1例效果差的患者因并發終板損傷引起腰痛加重,無其他并發癥發生。JOA下腰痛評分平均為26.5分,較手術前明顯改善,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
4 討論
經皮激光椎間盤減壓術(PLDD)采用激光脈沖汽化燒灼髓核組織,因為容積模量作用,能有效地降低椎間盤內的壓力,從而發揮治療作用。在實際的臨床工作中,PLDD的適應癥是很窄的,單純的PLDD治療的療效,Choy臨床報告,12年內使用Nd:YAG激光作PLDD518例,752個椎間盤的治療結果,成功率75%~89%,Liebler報道用Nd:YAG治療組333例,作兩年隨訪,成功率為70%,Nerubay報道CO2激光治療50例,2~5年隨訪,結果按Macnab標準評定,優良率為74%,黃祥龍等采用半導體激光器行經皮穿刺激光椎間盤減壓術(percutaneous laser disk decompression,PLDD)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100例,72例(占72%)取得良好的結果,說明其療效尚有待提高。存在著大量的患者,椎間盤突出的同時,合并有明顯的神經根炎癥水腫及粘連、非骨性椎管及側隱窩狹窄、腰背肌無力、輕度下腰椎不穩,對這些患者,單純的PLDD治療因無法解決致病原因,故而效果不佳,而開放性手術因其創傷大,費用高,痛苦重,后遺癥及并發癥多使患者難以接受。如何擴大PLDD手術適應癥,并提高其療效,使這些患者得到合理有效的治療,目前國內外文獻尚未見到成熟報道。
PLDD序貫四聯療法,在采用PLDD術的同時,輔以硬膜外注射及三維腰椎牽引治療,并指導患者進行系統的腰背肌功能鍛煉,經112例臨床驗證,優良率達92%,與國內報道的80%左右相比,療效更佳。其機理可能如下:椎間盤自身具有明顯的體積彈性模量特性,即很小的體積改變就可導致較大的壓力變化。硬膜外注射能通過局部用藥,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而減輕組織水腫,抑制間盤組織周圍的炎性滲出,抑制纖維細胞、結締組織的增生,松解神經根與周圍組織的粘連,并能抑制毒性物質的形成與釋放,減低周圍神經對Ⅱ物質的反應,從而消除神經根水腫,減輕神經根所受壓迫,解除脊神經根支配區的肌肉痙攣及疼痛。另外,一定量的液體注入硬膜外腔后可以產生一定的液壓,對粘連的神經根起到鈍性分離作用[1]。三維腰椎牽引一般能使病變椎間隙增寬1.5~2mm,牽引下由于突出間盤間隙被拉寬大,間盤內容積增加,故間盤內壓明顯下降。PLDD術后,由于病變的椎間盤已部分被汽化,此時形成的局部負壓更大,突出的髓核組織更易還納,牽引同時也利于解除神經根與周圍組織的粘連。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腰屈伸肌功能同時受累,腰伸肌肌力的下降甚于屈肌。腰椎間盤由于長期的負荷、勞損易于發生退變,從而導致腰椎間盤纖維環破裂,髓核以各種形式突出。主、被動運動訓練有利于改善血液循環、可促進腫脹消退、防止粘連、肌萎縮。非急性疼痛臥床期,各項主、被動運動訓練也同樣改善循環等作用。同時,主、被動運動訓練可通過脊柱后伸肌群的收縮使纖維環或后縱韌帶緊張,有利于突出椎間盤組織的還納,達到糾正脊柱內源性穩定失調的作用。所以,PLDD序貫四聯療法,不是簡單的幾種治療方法的相加,它是一種序貫治療,有重點、有順序,可以恢復腰椎的生物力學平衡和生物化學平衡,解除神經根機械壓迫和炎癥刺激,提高了療效,降低了復發率,是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較規范、安全、可靠的非手術療法。
參考文獻
[1]李世平,劉永志,劉迎春.PLD術配合硬膜外封閉及骨盆牽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J].頸腰痛雜志,1999,20(1):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