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關節鏡與行脛骨高位截骨相結合,對于治療早期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并內翻畸形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10年3月31日~2011年4月1日,來我院治療的早期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并內翻畸形的患者64例,將患者平均分為兩組觀察組A與觀察組B,兩組患者的年齡分別在(45.4±16.5)歲,(50.6±20.4)歲。患者資料無顯著差異。結果:所有的患者的手術切口均愈合,沒有患者延遲愈合。患者的關節評分有一人為可,一人為良好,有62人為優,沒有患者為差。P<0.05,統計學有意義。結論:關節鏡清理+脛骨高位截骨對于治療早期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并內翻畸形有很好提高。
關鍵詞:關節鏡 脛骨高位截骨 早期膝關節骨性關節炎 內翻畸形
【中圖分類號】R-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2-0423-01
脛骨高位截骨術是一種用來治療膝關節關節炎的手術比較廣泛的方法。脛骨高位截骨可以矯正下肢負重力線,膝關節內翻畸形的患者,下肢力線經過膝關節內側,使得內膝關節軟骨磨損。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0年3月31日~2011年4月1日,來我院治療的早期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并內翻畸形的患者64例,男8例,女56例,將患者平均分為兩組觀察組A與觀察組B,兩組患者的年齡分別在(45.4±16.5)歲,(50.6±20.4)歲。
1.2 方法。患者采用仰臥位,采用腰麻,首先對患者進行關節鏡檢查,檢查軟骨和半月板等的情況,處理關節內病變,膝關節屈曲90°,髕韌帶外緣與腓骨小頭之間行膝關節前外側切口, 沿脛骨結節外緣弧向外側至腓骨小頭內側切開深筋膜, 剝離伸肌, 切除腓骨小頭關節面, 打開上脛腓關節,骨膜下剝離脛骨上端后方及前方軟組織, 分別插入骨膜剝離子, 保護后方的神經血管和前方的髕韌帶。脛骨關節面下2cm行近端截骨,截骨面與脛骨關節面平行, 保留對側中央處皮質, 厚約1cm。脛骨結節水平上按設計角度行遠端截骨。遠端截骨保留脛骨前方中央區的部分皮質骨, 不予切斷,對側骨質處理同近端截骨。取出楔形骨塊, 折頂將截骨遠端向近端的前內側對合,使保留的遠端部分前方的皮質置于近端皮質之前。兩枚鈦鎳記憶合金騎縫釘固定,不使用外固定。
1.3 療效評價標準。 優:患者的疼痛完全或者是基本消失了,關節的活動保持原有的活動度。步行距離≥1000m,能夠恢復正常的日常活動。良好:患者關節輕度疼痛,比手術前有所減輕,關節活動度接近90°,步行的距離≥500m,可以進行一般的家務勞動。可:患者的關節仍然疼痛,但是較手術前稍有緩解,關節的活動度>70°,步行的距離≥200m,不能恢復正常的工作,但是生活可以自理。差:患者的疼痛程度與手術前可能加重,關節的活動度<70°,不能離開拐杖,生活部能自理。
1.4 統計學方法。將所得數據錄入SPSS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采用配對t檢驗對觀察組A與觀察組B對患者治療前后變化的情況分析,當P<0.05時,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3 討論
關節鏡可以清除機械性刺激物,清除關節內的炎性介質,使得關節內環境被改變,同時也可以減少軟骨的進一步磨損,對于改善生活質量取得了好的效果。脛骨高位截骨可以矯正下肢負重力線,膝關節內翻畸形的患者,下肢力線經過膝關節內側,使得內膝關節軟骨磨損。所有的患者的手術切口均愈合,沒有患者延遲愈合。患者的關節評分有一人為可,一人為良好,有62人為優,沒有患者為差。P<0.05,統計學有意義。關節鏡清理+脛骨高位截骨對于治療早期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并內翻畸形有很好提高。
參考文獻
[1]張淑艷,張雪松,孫敬宜等.關節鏡清理+脛骨高位截骨內固定治療青年膝內翻型骨關節炎[J].中國骨腫瘤骨病,2008,7(4):235-237
[2]范智勇, 張旭輝.經關節鏡清理聯合脛骨高位截骨治療膝關節骨關節炎36例體會[J].實用醫藥雜志.2009,26(11):30-31
[3]SalzmannGM, Ahrens P, Naal FD, etal,Sporting activity after high tibial osteotomy for the treatment of medial compartment knee osteoar-thritis[J],AmJSportsMed, 2009, 2:312-3181
[4]LeeSC, JungKA, NamCH, etal,Theshort- termfollow-up results of open wedge high tibial osteotomy with using an aescula open wedge plate and an allogenic bone graft the minimum1-year follow-up results[J],ClinOrthopSurg,2010,1:4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