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R-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2-0444-02
高血壓是在非藥物情況下測量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在我國隨著人們生活方式和膳食結構的變化,高血壓的患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高血壓是造成心、腦、腎等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探討高血壓的致病因素,對高血壓患者給予健康教育干預,對降低發病率有十分重要意義。筆者總結近年來,高血壓健康教育研究方面的新進展,旨在提高對高血壓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認識,探討新的預防治療及教育模式和思路,推進高血壓病防治和健康教育水平的發展,讓更多的高血壓患者從預防治療和健康教育中得到益處。
1 高血壓病的社區預防治療
高血壓病是一種以體循環動脈血壓增高為主的臨床癥狀群,是多種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及危險因素,影響重要臟器,如心、腦、腎的結構與功能,最終導致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迄今仍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1]。預防高血壓應從年輕人開始,預防重于治療。
1.1 首先對存在引起患病的危險因素,但未發生高血壓的人群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如戒煙、限酒、加強體育鍛煉,合理膳食,控制或減少發生高血壓的因素,以減少發病率。
1.2 找出將來可能要發生高血壓的人,即高危人群,在血壓沒有升高前進行預防。對整個社會人群進行預防,尤其是有明顯高血壓家族史者,或有發生高血壓傾向的人,如肥胖者。
1.3 盡量滿足患者的要求,主動與患者交流溝通,獲得患者的信任,鼓勵患者說出自己的不安和痛苦,解除顧慮和緊張情緒,介紹一些治愈的病例幫助患者樹立治療的信心,主動配合治療。
1.4 引導患者把注意力從自身疾病轉移到其他事情中去,通過培養良好的興趣愛好,如聽音樂、釣魚、散步、打太極拳等,使患者在生活中逐漸淡忘疾病的煩惱和痛苦,最終緩解負面情緒。通過對身體和心理的雙向調節達到控制血壓和降壓的作用。
1.5 服藥的依從性是提高原發性高血壓治療率和在此基礎上逐步提高控制率最有效的方法,也是改善生活質量即大幅度降低腦卒中發病率和死亡率最有效和最經濟的手段。
因此在社區衛生工作中,對居民及患者進行高血壓病的健康教育,強化自我保健知識,使居民逐步掌握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健康知識,對維護人民身體健康具有重要意義。
2 高血壓病的健康教育意義目的及模式
2.1 高血壓病健康教育的意義。高血壓病是嚴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常見病。高血壓病通過改變飲食結構,適當體育鍛煉,減輕體重,降低血脂,放松心情,保持良好情緒等得到很好的防治,對已經發病的患者,通過合理治療可以有效控制血壓,很好地預防并發癥的發生,從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因此,無論對醫務人員還是社區居民,甚至是高血壓病患者而言,正確合理的防治是一項長期工作。開展高血壓病健康教育,是居民及患者獲取高血壓病防治的基本知識,也是患者配合治療的一種途徑,是其它一切治療的基礎。
2.2 高血壓病健康教育的目的。
2.2.1 使患者與家屬及社區居民掌握高血壓病防治的基本常識,更好地配合社區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
2.2.2 對于患高血壓的患者,使其發揮主觀能動性,保證長期正規合理的治療,取得滿意的治療效果。
2.2.3 避免發生高血壓病急性合并癥,如腦出血等。因此要定期監測血壓、血脂,調整用藥種類及藥量。
2.2.4 使家屬掌握在特殊情況下的處理措施。如高血壓腦出血發生時,不要隨便搬動病人,應撥打120急救電話,并使患頭偏向一側,頭部用冰水擦拭或冰敷等。以防止腦部更多出血及嘔吐物阻塞呼吸道,使患者窒息死亡。
2.3 健康教育的模式。
2.3.1 健康教育是通過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有評價、有系統地進行全民性的社會教育活動,將有關衛生保健知識傳播給人們,幫助人們了解自己的健康狀況,認識危害健康的因素,使人們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和行為,自覺地采納有益于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減低或消除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從而預防疾病,促進健康,提高生活質量[2]。
2.3.2 社會干預是控制高血壓最有效的方法,健康教育是控制和預防高血壓病的重要手段,但對于高血壓病的健康教育迄今沒有一種公認的模式。為探討社區高血壓病患者最有效的教育方法,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011年1月至2012年3月做輸液治療的120例高血壓患者應用臨床路徑實施健康教育,效果滿意。方法:對照組采用傳統的方法,具體講解內容由醫生準備,現場發揮。按照臨床路徑進行健康教育,制定高血壓病患者的健康教育路徑表,健康教育質量考核教育評分標準;健康教育路徑的實施,根據患者的需求,按路徑表時間,反復講解,評估,教育,評價,直到達到最終目標。總結認為,建立健康教育路徑表實際上就是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的時間表和計劃表,利用患者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做治療期間進行健康教育,時間集中,健康教育不間斷,大大提高了健康教育效果。
3 健康教育對治療高血壓病的影響
高血壓屬于慢性終生性疾病,需要終身治療,以保證高血壓控制在一個良好的水平,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是治療的最終目標。健康教育可幫助患者有意識地改變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提高對疾病的認識,積極配合治療,從而延緩并發癥的發生,提高了高血壓病的綜合治療效果。
3.1 觀察健康教育后患者的血壓、血脂、體重變化。
3.2 觀察患者的飲食習慣、休息、鍛煉、良好的心態培養情況。
3.3 觀察患者堅持服藥、治療、門診隨訪情況。
3.4 對觀察到的資料進行分析,得出結論,指導健康教育更有效進行。
4 小結
高血壓病已成為嚴重危害生命和生活質量的疾病。健康教育的落實還需要社區醫護人員、家屬、患者三方面長期不懈的努力。在全人類中提倡和維護科學合理的膳食結構,鼓勵群眾積極參與各項體育鍛煉。通過社區衛生服務網絡,早期發現隱性高血壓患者實施有效的預防措施,使高血壓患病率大幅下降。對已經患有高血壓的人群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防止高血壓病的加重和變異,提高人們的生活、生命質量。
參考文獻
[1] 葉任高,陸再英.內科學[M].第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247
[2] 張秀玲.高血壓病社區治療.中華醫學研究雜志[J].2004,4(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