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R-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2-0455-02
護理安全是指在實施護理的過程中,患者不發生法律和法定的規章制度允許范圍外的心理、機體結構或功能上的損害、障礙、缺陷或死亡[1]。從廣義的角度和現代護理管理的發展看,護理安全還包括護士的職業安全,即在執業過程中不發生允許范圍與限度以外的不良因素的影響和損害。手術室作為一個為患者提供治療的特殊場所,其護理安全質量管理的優劣將直接關系到患者的生命與康復。因此,加強手術室護理安全管理,提高服務質量,有利于減少醫療糾紛。
1 安全隱患分析
1.1 護理人員因素。
1.1.1 違反規章制度,不按規程操作。很多差錯事故發生的根源是沒有嚴格執行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例如一些護士在為患者治療時,不認真執行“三查”、“七對”制度,造成執行醫囑錯誤,引發護患糾紛,甚至承擔經濟賠償;患者由于術前緊張及應用安定等鎮靜、催眠藥后,很有可能不能正確回答問題,護士未認真核對,易發生接錯或錯放手術間手術部位錯誤;醫務人員責任心不強,未嚴格執行查對制度,導致手術部位模糊,造成責任事故。
1.1.2 護士缺乏風險觀念,法律意識不強。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物質、精神生活豐富多采,人們對提高生命質量的期望值不斷升高,也給醫院收治危重病人帶來更多的問題,如有的危重病人在醫護人員的全力搶救下仍然死亡,對此有些家屬不理解,追究醫護人員的責任。因此,及時、有效地對護士進行風險意識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在接待病人時說話不謹慎,或在護理操作時動作不規范,隨便,應用儀器時不熟練,可能就會引發病人和家屬對治療效果不信任,從而引發醫療糾紛。
1.1.3 護理工作者責任心不強,業務不熟練。護送途中發生管道和引流管脫落,患者墜床,術后患者的X線片、CT片、手術衣褲等用物遺漏手術間。年輕護士經驗不足,緊急情況下應急能力差,易發生技術差錯。手術護理記錄單漏記、錯記、記錄不及時、涂改等都為護理糾紛埋下了隱患。儀器使用不當:手術室使用的電器設備越來越多,如高頻電刀。手術前未試機,沒有定期維修保養臨時出現故障,電刀電極固定不穩,造成脫落和污染?;颊呱砩嫌薪饘傥锲?,皮膚與升降臺或手術臺金屬直接接觸,均可造成電灼傷。
1.1.4 護理人員缺乏教育培訓。美國醫療機構評審聯合委員會在2000年對美國醫療缺陷的根本原因調查顯示,培訓和溝通不足是最常見的根本原因,超過50%[2]。隨著科技的進步,醫療上所應用的手術器械發生著很大的變化。由于護理人員長時間未接受新知識、新技術的培訓,導致在手術過程中不能熟練掌握手術器械的使用方法,致使醫療事故的發生。
1.1.5 缺乏護患溝通,語言使用不當。護理人員態度不好,缺乏溝通技巧或工作任務繁忙,解答問題時語言生硬或不予解答,沒有與患者及家屬進行有效溝通,導致患者誤解、反感甚至與患者及家屬發生沖突;醫務人員在手術過程中談論與手術無關的話題,可能影響患者的病情變化、預后和轉歸,嚴重者還可引起醫療糾紛。
1.2 管理者因素。
1.2.1 護理安全管理執行力不足。護理管理人員對自身要求不嚴,未認真履行管理者的職責,對工作中各個不安全的環節缺乏預見性,未及時主動采取針對性措施,發現和處理問題不及時、措施不當[3]。
1.2.2 護理管理者的法律知識缺乏 基于護理人才成長“晚熟性”的特點,決定了護理管理者年齡偏大,知識陳舊,法律知識缺乏,對護理安全隱患預見性差,對物品易疏于管理,從而導致手術病人出現藥品過期,搶救器材無法使用,造成安全隱患。
2 防范措施
2.1 病人的安全管理。
2.1.1 完善規章制度,嚴格執行操作規程。執行護理規章制度是護理安全的基本保證,是各項護理工作的標準和依據,護理業務水平也是護理安全的一個重要方向,要有計劃的組織學習業務知識,反復訓練、靈活掌握,巧妙的把各項制度用到護理工作中來。嚴格執行“三查七對”,嚴防差錯事故發生。搶救器材及藥品必須齊全、完好,做到定人保管,定位放置,用后及時補充,以保證搶救工作的順利進行。在用藥過程中,不可隨意簡化操作程序,不可存在絲毫的僥幸心理,不可憑主觀經驗和估計行事,不可忽視操作中的病情觀察,不可忽視每一查每一對。抓好科室各項薄弱環節,對已發生的差錯進行科室討論,批評教育,吸取教訓。
2.1.2 多元知識培訓。強化安全意識培訓,定期進行安全管理信息通報;加強法律知識、專業知識、心理學、人文學科知識的學習;重視“三基”培訓,進行急救技能和突發意外事件應急演練;鼓勵護士自學提高學歷,通過提高護士觀察力、臨床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對一切可能引發護患糾紛及差錯事故的細節加以防范,做到防微杜漸。
2.1.3 加強護患溝通。樹立護理職業的神圣責任感,增強自信心保持良好的護患關系可以降低糾紛的發生率。建立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尊重患者自身的權利,即能給患者溫暖,又能給患者安全,關愛是患者康復的精神支柱,通過體貼入微的服務,從而大大提高醫院的服務水平。醫院和科室也要對護理人員的工作給予肯定,樹立愛崗敬業的先進典型,關愛護理人員的生活,進一步激發護理人員的工作熱情。
2.1.4 增強護理人員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及綜合知識水平。護理管理者應有計劃的組織護理人員培訓,根據畢業不同年限制定學習目標,進行理論與實際的考核。注重基礎知識培訓提高護士的理論知識和專科技術水平。同時要求護士進行心理、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的學習,拓寬知識面,提高綜合知識水平,滿足患者的身心需求。通過不斷的學習,視野更開闊,技術更熟練,護理質量明顯提高。
2.1.5 加強護理安全檢查??剖页闪⒆o理安全檢查小組,制定護理安全檢查制度和職責,每月進行安全檢查,及時發現護理安全隱患,使護理差錯消滅在萌芽狀態。對檢查中出現的問題及時指出,并責令其立刻進行整改。每月召開一次安全例會,對出現的各類護理差錯事故進行討論、分析、整改[4]。
2.2 護理人員的職業防護措施。作為護理管理者應有計劃、有目的、定期的組織護士學習法律知識,并結合具體案例進行講座,做到警鐘長鳴。使護士在護理工作中,重視每一環節可能潛在的法律問題,加強法制觀念,以法規范自己的行為,以法服務于病人,以法保護自己,從而明確法律責任及自己的權利和義務,做到知法、懂法而不違法。在護理工作中預防針刺傷及工作間和各種儀器的噪音。加強麻醉廢氣的管理,正確使用消毒滅菌劑和化療藥物,以減少對護士自身健康的傷害。引導護士保持積極向上的愉悅心境,注重培養護士對挫折的承受能力,鼓勵其擺脫心理困擾,以更大的熱情投入工作。
3 小結
護理安全管理是保障病人生命安全的必備條件,是護理質量的生命線,是護理服務質量的關鍵。作為手術室護士,我們要認清形勢、擺正位置、明確任務,樹立風險意識,加強防范,加強自身修養,加強工作責任心,落實護理管理制度,監測重要環節,抓好護理人員的安全教育,應用科學的管理手段,運用現代管理方法,使護理安全管理制度化、標準化、規范化,切實為病人提供安全、放心、滿意的優質服務,最大限度地保證患者安全。
參考文獻
[1]王萍.護理安全管理[J].中國醫學創新,2009,6(3):46-47
[2]韓曙光.醫院的安全文化與醫療安全[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04,20(3):129—131
[3]朱靈芝.探討臨床護理活動過程中常見的護理安全問題[R].中國中醫藥資訊,2009,1(3):116-117
[4]陳芳.從護理差錯事故中加強護理安全管理[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08,5(9):833-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