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R-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2-0457-02
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臨床對輸液的要求越來越高,輸液泵因其能精確控制輸液速度和輸液總量,并能對輸液過程中的氣泡、阻塞等異常情況進行檢測而得到廣泛應用。輸液泵作為一種急救輸液設備,不僅需要最基本的輸液功能,而且涉及臨床輸液安全。為了使輸液泵在臨床安全使用,我們要對輸液泵的安全應用進行管理。
1 輸液泵的臨床應用
特殊藥物應用情況。
(1)常見的應用微量泵注入血管活性藥物,如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硝酸甘油、利喜定等。
(2)高濃度大劑量補鉀。
(3)持續注入阿托品治療有機磷農藥中毒。
(4)用于ICU重癥及術后病人鎮靜鎮痛。
(5)用于急危重癥病人持續胰島素治療。
(6)顱高壓的病人使用甘露醇。
(7)止血和抗癌藥物的使用。
2 輸液泵臨床使用的注意事項
我院配備使用的輸液泵約20臺,為YBDS-11A,上海三峰愛德華電氣有限公司制造。分別在門急診、ICU、RICU、病區等使用。
2.1 為了使輸液泵正常準確的工作,使用時不可將產生高頻電流的裝置,如手機、除顫器等與其接近,否則會導致輸液泵工作異常。我們要積極做好患者和家屬的溝通,配合治療工作。
2.2 輸液過程中護士應定時檢查滴入速率,以確保液體持續以設定的速率輸入。
2.3 在使用時避免將輸液泵控制的輸液器與另外手動滾動夾控制的輸液管路連接,以免影響輸液的精確度和報警功能。
2.4 禁止使用輸液泵輸入血液、血漿、血小板等血液制品。
2.5 輸液泵的表面要經常擦拭干凈,每次使用前,應先檢查備用電池電量是否充足,各項功能是否正常,如開機、關機、自檢等。
3 輸液泵臨床使用中常見的不安全因素
3.1 操作不當。
3.1.1 暫停使用時處理不當,再次打開輸液泵時即有大量藥物瞬間進入體內,引起一系列后果。
3.1.2 在發生靜脈回血時,不考慮所用藥物,用快速推注來處理回血,短時間內進入體內的藥量可增大,產生嚴重不良后果。
3.1.3 應使用與輸液泵專用配套的泵管[1]。
3.1.4 需要同時輸注多種血管活性藥時,不同類藥物用單獨的血管通路。
3.2 藥液外滲。原因為護理人員未做好輸液巡視。通常情況下,如輸液過程中發生液體外滲至皮下,則隨著輸液部位的腫脹、局部壓力的增高,液體輸注速度也會變慢甚至停止。而輸液泵是以線性蠕動泵為動力源,當藥液外滲時,機器仍在正常運行,若護理人員巡視不及時、觀察注射部位不仔細,就可能發生藥液外滲。
3.3 儀器故障。
3.3.1 空氣報警失靈。輸液泵上設有1個氣泡傳感器,當管道內有氣泡通過時,則發出報警聲,并停止運行,這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安全保護功能。
3.3.2阻塞報警失靈。輸液泵上設有1個壓力傳感器,當遇到針頭阻塞、泵管打折、泵管調節器未打開等阻塞現象時會立刻報警。
3.3.3 蠕動塊磨損或施力彈簧彈力變差。正常情況下,任何時候都會有一蠕動塊把輸液泵管安全擠壓,在蠕動間歇時不會有液體滴下來,由于長時間使用后,蠕動塊有一定的磨損或施力彈簧彈力變差,會使某一位置出現“漏液”現象,即在輸液泵蠕動中的間歇停頓時,有液體往下滴,這種計劃外滴液會致輸液速度精度不夠。
4 輸液泵的安全管理
4.1 加強護理人員的安全意識。護理人員對臨床中使用輸液泵的患者應有高度的事故防范意識。
4.2 設定專人保管,定期培訓護理人員。由專人保管,輸液泵投入臨床使用后,廠家應對其進行使用培訓,了解儀器功能,掌握儀器操作步驟及注意事項,并定期聯系院器材科工程師對空氣、堵塞、傳感器的靈敏度和輸液精度進行維修校準。組織護理人員學習輸液泵相關知識,熟悉輸液泵的工作原理、操作程序及注意事項。
4.3 護理人員熟悉輸液泵的報警原因及處理方法。聽到輸液泵的報警聲應迅速處理,從患者、輸液管道、輸液泵3方面積極尋找報警原因,及時排除故障。
4.4 嚴格執行“專用、配套、獨立”的原則。輸液泵的電源插座專機專用且要妥善固定,不能置于地上,輸液泵的輸液泵管專用配套,輸液泵控制的輸液管路要獨立使用。
4.5 保持嚴謹的工作態度。儀器使用前必須測試,護士應經常巡視,觀察儀器運行情況,查看液體滴注是否通暢、管道內有無氣泡、注射部位有無紅腫、輸液泵顯示屏上的時速是否與正在滴注的藥物所要求的時速一致等,更換藥液時要仔細查對輸液卡上的速度,及時準確地進行調整,設置及操作后應再次核對、查看。
4.6 輸液泵的維修管理。器材科設專人負責醫療急救設備的維修與保養工作,定期對輸液泵的各項技術參數進行維修校準,更換易損易耗件,并做好詳細的維護保養記錄。對于正在使用的輸液泵,若能現場立刻解決故障,方可繼續,否則應立即停止使用。而對于未用的輸液泵,也應以最快速度修復,并能確保輸液安全。
參考文獻
[1]王溪.進口輸液泵配用國產輸液管中的輸液精度問題[J].中國醫療器械雜志,2007(3):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