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關于中江兆民的研究主要涉及其哲學思想、政治思想及漢學對其影響等方面。中江兆民研究始于20世紀80年代,起步于對其哲學思想的研究,隨后逐漸擴展到其他方面。總的來說數量上是有所增加的,質量也有所提高,但視角還不夠豐富。總之,對于這樣一個在日本近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思想家來說,目前國內的研究還有其不足之處。
關鍵詞:中江兆民思想;研究
中圖分類號:B3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2458(2013)04-0021-05
國內對中江兆民的研究始于20世紀80年代。研究領域主要涉及其哲學思想、政治思想及漢學對其思想的影響等方面。研究成果在著作方面共5部,兩部是譯著:《一年有半·續一年有半》和《三醉人經綸問答》,另外3部是唐永亮的《中江兆民的國際政治思想》、《大家精要——中江兆民》及中日兩國學者共同編著的《日本近代十大哲學家》;論文方面,大約40篇左右。文章主要對近三十年來中國以及日本國內有關研究成果進行梳理、予以綜述,并總結其不足與薄弱環節,提出個人的拙見與展望。
一、“東洋的盧梭”——中江兆民
中江兆民(1847年—1901年),原名篤介,日本明治時期的政治家、哲學家、思想家,自由民權運動的理論指導者。兆民出生于土佐藩(今高知縣)一個下級武士家庭。1862年進入藩校文武館學習漢學和蘭(荷蘭)學。1865年赴長崎學習英學,后轉而學習法蘭西學。明治維新前后,兆民曾擔任過法國公使及領事的翻譯。1872年—1874年,兆民前往法國留學。回國后,在東京開辦了法蘭西學舍,介紹法國的政治、文學、思想,翻譯法國的著作,其理念是重視儒學的道德教化作用和教學的自由化。1881年,兆民參加了自由民權運動的政黨組織自由黨的活動,并出任《東洋自由新聞》的主編,從此直接投身于在野的政治活動。不過,他仍主要從事自由民主思想的理論宣傳活動。這期間,他用漢文翻譯了法國思想家盧梭的《社會契約論》,名為《民約譯解》。因此,有 “東洋的盧梭”之稱。除此之外,還翻譯了《非開化論》、《維氏美學》、《理學沿革史》,著有《三醉人經綸問答》、《平民的覺醒》、《國會論》等,先后主辦過《政理叢談》、《東方新聞》、《自由新聞》、《自由平等經綸》等刊物,發表了大量政論。1887年,因參加自由民權運動,與400多位民權派人士一起被逐出東京。明治憲法頒布后,兆民于1890年被選為眾議院議員。翌年,由于所參加的自由黨與政府妥協,兆民憤然辭去了議員一職。1901年4月,兆民被診斷出患有喉頭癌,醫生說他只能再活一年半。他以樂觀的態度在與病魔作斗爭的歲月里,寫下了《一年有半》和《續一年有半》兩部著作。1901年12月13日兆民逝世,終年55歲。
二、對中江兆民哲學思想的研究
中江兆民的哲學思想是中國國內對其研究較早且研究成果相對較豐富的領域。1982年12月12日,在河北大學舉行了紀念中江兆民逝世80周年的學術報告會。兆民的著作《一年有半·續一年有半》(1901)由吳藻溪先生譯成漢語,并于1979年在國內出版。其中《續一年有半》是兆民論述其哲學思想的一部著作。
20世紀80年代,學術界主要以其遺著《續一年有半》為中心,就其唯物主義思想進行了探討。兆民哲學思想的最大特征就是無神無靈魂思想。賈純在《中江兆民及其<續一年有半>》[1]中指出,兆民在《續一年有半》中論述了身軀和精神的關系問題,雖沒有直接提出哲學基本問題的字樣,但基本明確了物質第一性,精神第二性,而且看到了精神的巨大作用。由此可以說他在哲學基本問題上已經站在了唯物主義立場上。李今山在《中江兆民<續一年有半>的唯物論哲學思想》[2]一文中,對《續一年有半》一書中所體現的作者的唯物主義自然觀和徹底的唯物主義無神論給予了高度評價,并探討了兆民唯物思想的發展過程。畢小輝在《中江兆民哲學思想初探》[3]中論及了兆民哲學思想形成的歷史背景、階級屬性及來源,指出其哲學思想雖然有缺陷,但所堅持的唯物論、無神論和可知論的思想原則即使在現在也是人類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此外,陳增輝在《中江兆民的唯物主義形神思想》中,華國學、楊孝臣在《論“中江主義”在日本哲學史上的地位》中也都肯定了兆民在哲學史上的地位。
20世紀90年代末至21世紀初期,學術界對其哲學思想研究范圍有所擴大,開始出現論述兆民的哲學思想與中國古代哲學及典籍的淵源問題的文章。例如,吳曉華的《<莊子>對中江兆民哲學思想的影響》[4]一文認為,《莊子》的生死觀和相對主義唯物論對中江兆民的性格有著重大影響。由于時空不同,這種影響又帶有一定的復雜性。但是,《莊子》的某些觀點已經融入了兆民的意識,成為其思想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徐水生在《中江兆民與中國古代哲學》[5]中論述了莊子、孟子、荀子及范縝對兆民哲學思想的影響。徐水生認為,兆民揚棄了中國古代哲學,并將其運用于日本的實際情況中。此外,在20世紀80年代末,有的文章論及了兆民哲學思想與其政治思想的內在聯系。如,崔新京在《芻論中江兆民的哲學思想和政治學說》中指出:“中江兆民的唯物主義哲學思想,不僅為后來的幸德秋水、堺利彥、酒井雄三郎等人的社會主義政治理論提供了思想基礎,而且也是他自己的社會政治學說的哲學基礎”[6]。總的來說,國內對兆民哲學思想的研究多集中于其哲學思想本身,論述其哲學思想和他本人的其它思想的關系的文章較少。
三、對中江兆民政治思想的研究
中江兆民是一名政治家,所以政治思想是其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19世紀中后期,資本主義擴張大潮席卷世界,當時的日本正處于風口浪尖,對內要實行改革,對外要抵御列強的入侵,中江兆民正是處于這一急劇變動的時代。因此,作為政治家的他也不可避免的要直面日本國內發展走何種道路,對外又應采取怎樣的外交政策的問題。相對于對兆民哲學思想的研究而言,國內對兆民政治思想的研究則起步較晚,數量較少,且視角不夠豐富。20世紀80—90年代對兆民政治思想的研究基本上是空白①。進入2000年之后,才有少數有分量的文章及著作出現。
郭冬梅在《<三醉人經綸問答>中的民族民主思想》[7]中指出,在《三醉人經綸問答》一書中,既散發著兆民民主思想的光輝,同時也能窺測出其民族主義思想。“洋學紳士”、“豪杰君”和“南海先生”都有兆民的影子,有他的理想、現實與彷徨。唐永亮在《試析中江兆民前期國際政治思想》[8]和《試論中江兆民中期的國際政治思想》[9]兩篇文章中,探討了兆民以“道義”為旗幟的理想主義、和平主義以及后期向國權主義傾斜的政治思想。李含在《中江兆民的和平思想——以<三醉人經綸問答>為中心》[10]中論述了《三醉人經綸問答》中所洋溢的和平思想,并指出這種和平思想以小國主義為特征。同時,在兆民的和平思想中,不僅能看到近代西方的人權觀念,還能找到東方傳統的和平觀念。馮瑋在《西學:日本“明治憲法體制”的推進劑》[11]中指出,中江兆民的理論在建立明治憲法體制時的作用不在于提供指導,而在于提供壓力,明治憲法體制是在不斷彈壓自由民權運動的過程中建立起來的。何云鵬在《梁啟超與中江兆民民權思想管窺》[12]中對比了梁啟超與中江兆民的民權思想。認為,梁啟超主要從民權與君權關系的角度來強調人人有自主之權的必要性,其立意在于伸張民權而限制君權,進而達到變法圖強的目的;中江兆民的民權思想則直接與自由平等觀念相連,強調政府的職能在于保障人民的自由平等和增進人民福祉,這與西方啟蒙民主思想更加相通。何力群在《中江兆民的政治活動與政治思想研究》[13]一文中結合兆民的政治活動論述了其政治思想,這是其他文章所不多見的。
四、關于漢學對中江兆民影響的研究
兆民自幼就學習漢學,雖然后來接受了法國民主思想,但這絲毫沒有削弱他對漢學的熱愛。在其著作《一年有半》中,兆民隨便就能信手拈來中國古代的名言警句。最能體現兆民漢學造詣的莫過于其用漢語翻譯的《民約譯解》(即盧梭的《社會契約論》)。20世紀90年代,針對兆民與漢學關系的研究開始出現。王家驊在《中江兆民的自由民權思想和儒學》[14]一文中論述了兆民的民權思想和儒學的關系問題。作者認為,在兆民的思想歷程中,傳統與現代之間并未發生決裂,兆民并沒有把西方近代思想和儒家思想看作是格格不入的,不僅如此,兆民好像還找到了二者的銜接點。唐永亮在《試論漢學對中江兆民政治思想的影響》[15]中指出,作為東亞文化代表的漢學,是兆民汲取政治思想的重要源泉。孟子的民生思想、柳宗元的生人思想以及莊子無為而治的政治哲學思想都對中江兆民的政治思想產生了重要影響,且這些思想也是兆民接受法國民權思想的銜接點。劉岳兵在《從儒家思想看中江兆民自由主義的“東洋性格”》 [16]一文中論述了兆民的自由主義思想,從本末、體用、天人、心性、理氣等相關范疇,分析了兆民“東洋式”的自由主義思想的特點,可以說切入點非常細化,對中江兆民的思想進行了更加細致的研究。
五、日本中江兆民研究的現狀
在日本,中江兆民研究興起于20世紀50年代,一直受到日本學術界的廣泛重視,出版中江兆民研究專著三十多部、發表相關文章一百多篇。
著作方面。小島祐馬的著作《中江兆民》[17]可以說是戰后第1部中江兆民傳記。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報告《中江兆民の研究》[18]一書從兆民與自由民權,兆民的哲學思想、政治思想、經濟思想等角度對中江兆民進行了全面考察。松永昌三在其著作《福譯諭吉と中江兆民》[19]中對兩位思想家做了對比。書中對比了二人的生涯,對比了慶應義塾和法學塾,對比了二人對亞洲的看法等。小林瑞乃在其著作《中江兆民の國家構想》[20]中論述了兆民的國家建設理念。
論文方面。西尾陽太郎在《明治二十年における中江兆民——三酔人経綸問答をめぐる諸問題》中以兆民的著作《三醉人經綸問答》為切入點展開了論述。柳田富雄論述了兆民后期向國權主義傾向的問題。松永昌三在《中江兆民の自由観——富者の自由から貧者の自由へ》中以兆民的自由觀為視角展開了論述。米原謙論述了在法國留學的經歷對兆民民主思想的形成給予了何種影響。江藤正顯則以文學為切入點,論述了兆民的思想和杜甫的思想的關系問題。宮村治雄在《“東洋のルソー”の政治思想 : 中江兆民再考》中論述了兆民對盧梭思想的繼承與改造。
六、不足與展望
通過對國內中江兆民研究的梳理和追溯,我們見證了學術界取得的成果,也發現了一些問題。直面這些問題,對于今后推進中江兆民研究的進一步發展是尤為重要的。目前中江兆民研究的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有以下幾點。
首先,研究領域比重不均衡。國內中江兆民研究偏重其哲學思想,關于其哲學思想的論文大約占據了全部論文的近一半[21]。兆民是一位政治家,其政治思想是其各種思想的核心,哲學思想是伴隨著其政治思想的萌生、形成、扎根這一過程產生和形成的,所以其政治思想理應是對其研究的重點。日本方面,對其政治思想研究的論文占了一半以上。兆民的政治思想不只是對日本,甚至是對世界;不只是對當時,甚至是對現在都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其中有值得探討和深思的地方。
其次,研究視角不夠豐富和細化。這主要是和日本中江兆民研究對比看出的問題。國內中江兆民研究的視角相對較大,都是從一些大的方面入手研究。日本中江兆民研究的視角比較豐富且細化。涉及其經濟思想、平民主義、人道主義、民族主義等,甚至有文章單拿出其著作中的某一句話來展開論述,這些都是很細微的切入點,值得國內學者借鑒。
第三,有些文章對兆民的定位過于偏頗。有些學者在研究兆民時沒有聯系當時的歷史背景,只憑借兆民的某些話就把他定位成“軍國主義思想家”。 例如,葉成林在其《<三醉人經綸問答>是日本“大陸政策”的重要理論依據》[22]中,根據兆民的《三醉人經綸問答》一書,尤其是書中主人翁之一豪杰君的議論,“不知是在亞洲還是在非洲(我一時忘記了),有一個大國(我一時把它的名字忘了)。它,國土非常遼闊,資源極其豐富。但它又非常衰弱。我聽說,這個國家雖有百萬余軍隊,但雜亂無訓練,一旦危急毫不頂用。又聽說,這個國家雖有制度,卻宛如沒有。這是一只極肥的上供用的大牲牛。這就是天賜給小國使其果腹的食餌。為什么不快去割取一半,或割取三分之一呢?……把該國的一半或三分之一割取過來為我國所有,我們將成為大國”[23]。根據這種主張向外侵略的想法,斷定中江兆民是陰險的、丑惡的,并認為其鼓吹侵略中國。但是縱觀兆民思想,是否真如豪杰君之意,還值得進一步研究、商榷。的確,兆民生涯后期有向民族主義轉向的傾向,這也的確能從其話語及對中國的態度上窺測出來。但是,如果不明晰他這種轉向是什么使然的,單單批判他的轉向,甚至是直接就把他的立場說成是“狹隘的民族主義立場”的話,是有失公允的。
第四,日本方面中江兆民研究的不足之處。前面已經提到,日本中江兆民研究起始時間早,研究領域及研究視角十分豐富。但是,關于他對中國的認識的研究非常少。在日本近代國際關系史中,中日關系始終占其主流。中江兆民作為一名政治家,不可避免地要對中國產生自己的認識。那他對中國究竟持有怎樣一種認識?是始終如一的?還是有變化的?如果有變化,又是什么使然的?從這些問題中,也能窺探出其政治思想。
綜上所述,中江兆民是日本明治時代重要的思想家,他的思想即使在現在也依然散發著光芒,依舊是人類寶貴的精神財富。我們研究他,首先要結合當時的歷史背景,在此基礎上深入理解其所言所行,真正讓人們了解這位日本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
[ 參 考 文 獻 ]
[1] 賈純. 中江兆民及其《續一年有半》[J]. 外國問題研究,1981(3):78-82.
[2] 李今山. 中江兆民《續一年有半》的唯物論哲學思想[J]. 東岳論叢, 1982(3):68-72.
[3] 畢小輝. 中江兆民哲學思想初探[J]. 延邊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1982(1):64-71.
[4] 吳曉華. 《莊子》對中江兆民哲學思想的影響[J]. 蘭州學刊, 2009(10):19-22.
[5] 徐水生. 中江兆民與中國古代哲學[J]. 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8(4):25-29.
[6] 崔新京. 芻論中江兆民的哲學思想和政治學說[J]. 遼寧大學學報, 1989(6):11-14.
[7] 郭冬梅.《三醉人經綸問答》中的民族民主思想[J], 外國問題研究, 1996(1):19-22.
[8] 唐永亮. 試析中江兆民前期國際政治思想[J]. 日本學刊,2007(2):133-144.
[9] 唐永亮. 試論中江兆民中期的國際政治思想[J]. 日本學刊,2008(6):104-160.
[10] 李含. 中江兆民的和平思想——以《三醉人經綸問答》為中心[J]. 日本問題研究, 1982(1):7-13.
[11] 馮瑋. 西學: 日本“明治憲法體制”的推進劑[R]. 北京:北京論壇——文明的普遍價值和發展趨向,2008.
[12] 何云鵬. 梁啟超與中江兆民的民權思想管窺[J]. 延邊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0(4):31-35.
[13] 何力群. 中江兆民的政治活動與政治思想研究[D]. 長春:吉林大學, 2011.
[14] 王家驊. 中江兆民的自由民權思想和儒學[J]. 世界歷史, 1994(3):38-44.
[15] 唐永亮. 試論漢學對中江兆民政治思想的影響[J].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 2008, (4).
[16] 劉岳兵. 從儒家思想看中江兆民自由主義的“東洋性格”[J]. 哲學研究, 2002(12):56-59.
[17] (日)小島祐馬. 中江兆民[M]. 東京: 弘文堂, 1949:26.
[18](日)桑原武夫. 中江兆民の研究[M]. 東京: 巖波書店, 1966:17.
[19](日)松永昌三. 福澤諭吉と中江兆民[M]. 東京: 中央公論新社,2001:34.
[20] 小林瑞乃. 中江兆民の國家構想[M]. 東京: 明石書店, 2008:185.
[21] 聶長順. 明治日本“文明開化”風潮下的儒學[J].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6):17-22.
[22] 葉成林.《三醉人經綸問答》是日本“大陸政策”的重要理論依據[J]. 重慶社會科學, 2006(11):74-78.
[23] 中江兆民. 三醉人經綸問答[M]. 滕穎, 譯. 北京: 商務印書館, 1990:35.
A Review on Chomin Nakae in China
ZHANG Xiao-yuan1, SONG Yang2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Hebei University, Baoding, Hebei, 071002)
Abstract: The study of Chomin Nakae mainly focuses on his thought of philosophy, politics, as well as how he was affected by Chinese culture. The study about him, which began in 1980s, started with his philosophical thought and spread gradually to other aspects. Generally speaking, the number is increasing, and the quality is improving, but the coverage of the study is not enough. In brief, for a thinker who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Japanese modern history, our study does have its deficiencies.
Key Words: Chomin Nakae’s thought; research summary